APP下载

“空巢”家庭之惑:孩子早早留学后我们该怎么办?

2017-11-25李钰编辑风火轮设计李阳

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低龄空巢留学生

记者_李钰 编辑_风火轮 设计_李阳

“空巢”家庭之惑:孩子早早留学后我们该怎么办?

记者_李钰 编辑_风火轮 设计_李阳

为什么留学生家长会出现焦虑心理?究其原因,其一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其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在作祟;其三是家长本身没有调节好心态;其四是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存在问题;其五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期待。

还记得热播剧《小别离》中的情景么?即将去美国读高中的朵朵,在机场和父母告别时,先是在妈妈怀里撒娇,难舍难分,出发时间到了就笑着和爸妈告别,一路小跑着进了海关,只留下在一旁还没反应过来的父母,愣在那里。刚送走孩子,朵朵爸妈就仿佛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一方面担心孩子能否适应陌生国度的生活,会不会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一方面曾经照顾管理孩子的时间闲了下来,不知道该做点什么,甚至产生了想要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

“空巢”家庭留学家庭中瑕不掩瑜的现实

有人将子女在外工作学习,父母在家独居的情况称为“空巢”家庭。近年来,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在很多独生子女的留学家庭中,“空巢”家庭提前到来。中国式家庭很多都把孩子放在首位,一家人为孩子的学习、交友、升学操心。当家中唯一的孩子远离家庭,到海外求学,没有人在身边叽叽喳喳制造麻烦的时候,家长反而不适应了,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在留学这条路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适应情况,而且要关注留学生家长的心理状态。

低龄留学,近几年已成为留学市场的大趋势,有留学专家认为,低龄留学群体为18岁以内,出国读高中、初中、小学的留学生群体。据微信公众号留学心理程创始人Queenie向《留学》记者介绍:“留学家庭中,低龄留学家长更容易产生焦虑现象,其中,初高中家长最为常见。”

究其原因,其一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其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在作祟;其三是家长本身没有调节好心态;其四是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存在问题;其五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期待。

“过度的担心,只会适得其反”

独自一人去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家长担心是正常的,尤其对于低龄留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很多都没有离开过父母,进行独自生活的经验。只身在海外是否能照顾好自己的起居生活,人身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是否能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建立健康的人际圈,在遇到危险状况时是否能够应付处理等……细思极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数不尽可以去担心的问题,但是仔细想来,这些担忧也并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海外生活,反而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压力。根据留学心理程大量的咨询个案看,家长将近1/3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有些担忧在家长看来是忧,在学生眼里未必如此。比如欧洲近期频频爆发恐怖袭击,美国校园学生失踪,持枪袭击频发等现象,在家长眼中可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担心孩子在海外的人身安全问题。但是据《留学》记者曾经采访的美国、英国在读留学生表示身处在那样的环境之中,也并未感受到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反而是父母把此事看得太重。安全隐患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可能发生,父母应当以平常心对待留学生在海外的安全问题。

还有些父母担心子女在外的独立自主能力,然而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学业,独立人格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样重要。家长不要担心孩子遇到困难,这正是他们在成长,在进步。既然已经同意孩子远走高飞,不如再放开双手,让他们自由翱翔。

放开控制的双翼做“民主型”家长

一名中国妈妈因为某天没联系上在康奈尔大学就读的女儿,越洋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地打。到最后,女儿的老师、同学都被“骚扰”了一整天,女孩很无奈,她只是不想被父母逼得太紧。

不得不承认,中国家长是很强势的,很多家长在国内还企图通过了解孩子详细的行踪,左右孩子的行为。《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显示低龄留学家庭普遍呈现出“三高”特点,即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具备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较好教育背景以及经济实力,使这部分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对于子女的教育有想法,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子女的未来保驾护航。

“这部分家长通常控制欲望较强。根据以往的经验,控制欲强的家长更容易出现留学焦虑心理。”Queenie老师告诉《留学》记者说,“向我咨询的家长以女性职场精英居多,她们通常有主见有能力,在各自的职业领域有所建树。事业有成,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让她们更自信于自己的成功经验,也希望将这种经验传授给孩子,即使孩子已经远走他乡,去到新的环境,仍然希望指导影响孩子,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道路,解决出现的问题。”

然而当他们发现孩子不在身边,不能了解孩子所经历的事情,也不能再对孩子的生活进行“指导”时,这种什么都做不了的挫败感以及对孩子控制权的丧失都容易引发焦虑情绪。还有一些家长甚至放弃了原本光鲜亮丽的工作,跟着孩子去海外“陪读”。然而海外的陪读生活,更像是孩子生活上的保姆,每天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饮食,至于学业上的事情,或者孩子遇到的问题,他们仍然一无所知,也帮不上忙,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也会引发控制欲强的家长的焦虑心理。

心理专家张久祥老师将留学生家长分为三种类型:控制型、依赖型和民主型。控制型的家长希望掌控孩子所有的信息,每个时间点在做什么,学习生活遇到的各种情况;依赖型的家长希望孩子每天给他们报平安;民主型的家长则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一切帮助,包括经济以及情感方面,但如果没有需要,他们则会相信孩子能够处理新环境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比于控制型和依赖型,民主型的父母更应该被学习。大多数家长都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进行预估,然而只有少部分家长能够做到相信孩子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他们遇到的危险和困难。即使解决不了问题,这个过程也正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留学生活意义之所在。

孩子在外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原有重心偏离后的生活重建困难

“朵朵妈说想要再生一个孩子,是典型的分离焦虑。”Queenie向《留学》记者解释道,“除了分离焦虑外,留学空巢家庭还有可能面临婚姻危机。”

曾经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夫妻关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很可能被掩盖住,甚至因为孩子的原因,选择“为了孩子,我忍了”。然而当孩子离开家庭,重回二人世界的夫妻,很可能使那些摩擦重见天日,甚至自动将矛盾升级。另外,低龄留学需要较高的经济投入,为了保障孩子读书的经济来源,很多父母在孩子走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当中,甚至有些家庭会因为高薪工作而前往别的城市,从而造成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的局面。长时间的分居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此外,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出国的阶段正是妈妈更年期到来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女性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情绪。妈妈身边没有子女的陪伴,如果丈夫恰好也不能很好的安抚妻子的情绪,也可能会影响夫妻生活的和谐稳定。

另外,对于常规的留学生家庭,孩子出国深造是短期的增长见识,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过程,最终孩子还是会回到父母身边的。然而低龄留学生,随着语言和文化的融入,选择继续在国外工作甚至定居的可能性更大,最终由“小别离”变为“大别离”。长时间处在不同的环境中,父母的孤独和无依靠感会更加强烈,这是低龄留学家庭较容易面临的问题。但是父母也要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逐渐羽翼渐丰,原有家庭状况不断革新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对于低龄留学生来说,来得更早一些。

“中国式家庭都是将孩子放在第一位,工作、社交等事情都可以适当的为孩子让步。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以后会渐渐远离原本的社交圈,放弃部分娱乐活动。孩子出国后,曾经的生活重心偏离了,原有的社交圈还未重建,很容易产生无所事事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如若调节不好,很可能影响到在海外求学的学生。”Queenie告诉《留学》记者。比如,有些家长全天候地关注海外的学生动态,力求做到“随时保持联系”,频繁地询问孩子行踪的行为,不仅搅乱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不利于孩子在海外建立新的交际圈。在孩子努力适应新环境的时候,父母也应当为孩子做出表率,积极调节心情,重新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将时间和精力分配到工作和生活中,找回曾经为了孩子而放弃的私人生活和娱乐项目。

与父母沟通并非第一位的“适度联系”是常态

有些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孩子出国以后与自己的沟通变少了。刚出国的时候可能每天都会视频,后来逐渐变为一周两三次,再后来一周一次甚至两周一次。视频的时候孩子有时也用“嗯”“啊”“是的”等简单的回答敷衍。沟通的减少,让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做,有些父母会因此而产生心理焦虑。“孩子长大了,和父母减少联系是正常的状态。”Queenie告诉《留学》记者。

电话联系的频率降低不一定是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联系,很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国外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圈,有了新的情感交流渠道,对于留学生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根据留学心理程的调查显示,留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排在首位的是一起留学的同学,其次是曾经国内的同学,然后才是父母。因此,当孩子遇到问题,没有及时和父母分享是普遍现象。

沟通不在于时间与频率,而是每次的沟通是否有效,父母应当根据孩子在国外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联系沟通方式。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

长大的过程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对孩子保持信任与适度期待

不得不承认,投入重金送子女出国读书,父母对他们是有期待的,曾经在国内成绩优异,几乎全部90 分以上的孩子,父母同样会期待将这种成绩上的优异性延续到海外的学习之中。然而国内外评分的体系和标准不同,欧美国家的学生能够拿到70多分已经算是很优秀的了。然而父母可能会觉得才这么点分,你平常都干嘛去了,有没有认真学习。国外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比如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演讲才能等,而不是单纯的通过成绩判断学生优秀与否。

当问到低龄留学家长应当如何调整心态为留学生做好后备力量时,留学心理程的老师建议道:家长应当和孩子保持距离,保持关心和关注,同时也要给予他们空间让孩子自由成长。另外,理解孩子长大的过程是远离家长而非靠近,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学会适时退出。给予孩子信任和理解,要相信孩子遇到问题时,通过自己的判断能够处理得当。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节情绪,找回自我,当出现担忧焦虑心理时,先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再采取行动。

猜你喜欢

低龄空巢留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人民日报: 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树上有一个空巢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空巢生日不孤独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低龄留学当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