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的学术回响
——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暑期学术考察侧记

2017-11-24苏世奇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5期
关键词:傣族学术音乐

苏世奇(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田野的学术回响
——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暑期学术考察侧记

苏世奇(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文化需求,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音乐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由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发起,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缅边境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学术考察”于2017年8月11日~8月15日如期展开。此次活动邀请了浙江音乐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群艺馆、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曲靖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等省内外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受邀专家大都长期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的学术研究工作,并在该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本次活动得到了云南省群艺馆殷海涛研究馆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驻会干事杨倩老师以及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吴永坤摄影师的全程协助以及考察点所在文化馆(站)、传承艺人的大力配合,为学术考察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殷海涛老师的周密协调下,使得本次活动超出了预计的学术目标。

考察团主要围绕中缅边境傣族地区乐器的制作、乐舞的传承、乐种的流变等方面展开。先后考察了傣族象脚鼓的制作流程,架子孔雀舞、象脚鼓舞、马鹿舞、白象舞、山神舞的表演以及傣族章哈、布朗族弹唱、傣族传统乐队组合等傣族聚居区较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

乐器的制作

乐器作为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重要的器物,在生产、生活等相关场合起到信息传递和文化沟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傣族地区流传的各种鼓乐更是起到了通神娱人的特殊功效。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申波教授,近年来在云南鼓乐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采风途中,申波教授就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族群的鼓乐分布区域、鼓乐场域的文化内涵、傣族宗教仪式中的音声个案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为考察团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8月11日下午,考察团抵达景洪市勐罕镇曼孙满村考察了象脚鼓的制作技艺。制作师傅向考察团展示了鼓身、鼓面的制作工艺以及用糯米团进行象脚鼓音色调整的整个过程,最后进行了象脚鼓的演奏。在对鼓的音色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为取得良好的音色,民间艺人用一团事先准备好的糯米粘在鼓皮中央,粘上、取下反复调试,名曰“喂鼓”。寓意鼓是有灵性的,只有它吃饱了,地里的庄稼才会五谷丰登,人们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在这一简单的过程中实则反映出傣族同胞万物有灵的淳朴信仰和人神共生的哲学情思。

考察现场,各位专家先后对鼓的形制、演奏方法、适用场合、用乐禁忌等展开深度访谈,并一一做出详细记录。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孟凡玉教授更是“现身说法”,在把握住鼓乐的特殊规律之后与民间艺人进行了合奏,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同时,在现场制作与演奏的过程中,不时招来各方游客驻足观看,人们不断惊叹于制鼓师傅的技艺之高和对传统文化的那份虔诚。于是,纷纷挑选心爱的象脚鼓带回家去研习或作为工艺品装点家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这看似简单的商品交易背后,实则透露出传统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传播与文化变迁。

乐舞的传承

孔雀作为傣族人民心目中吉祥、幸福、聪明、智慧的象征,其相应的文化符号也投射在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在傣族众多的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应属孔雀舞,它以优美的舞姿和良好的寓意赢得人们喜爱,在群众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8月12~15日考察组一行先后前往勐海县勐遮镇曼燕村、勐马镇勐马村勐马小寨、贺哈小组等地考察了架子孔雀舞的传承情况。考察组成员围绕道具的制作工艺、表演时空、表现形式、传承谱系、传承现状等内容与民间艺术家展开了深入的对话,获得的了田野考察的一手资料。考察组发现不同区域的同一舞种,在道具的制作、表演的程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8月14日、15日考察组在孟连县孟连镇勐梭村、勐马镇贺哈小组考察了不同区域马鹿舞的传承情况。马鹿舞作为傣族地区的传统舞蹈样式之一,主要反映人兽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应用到喜庆的节日及祭祀场合进行禳灾祈福,保吉纳祥。不同地域的马鹿舞由于人们审美的差异,同样表现出诸多的不同。

同时,考察团专门以勐马镇贺哈小组为文化个案进行了全方位的学术考察。该村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山神舞、傣刀舞、马鹿舞、孔雀舞等传统舞蹈样式,为该村特色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据该村村长岩帅介绍,本村2016年成立了贺哈布梵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公司有50余人,先后到北京、重庆、缅甸等地演出,同时接待到贺哈参观的来宾。所得收入部分用于公司运转,部分用于演员分红,公司成立一年多来,盈利20余万元,维持了公司的基本运营,传承了民族文化。

随着国内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这种借助于现代运营模式、民众自发的文化传承方式将会把民族文化引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并将持续关注。

乐种的流变

8月11日,考察组一行抵达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景洪市,得到景洪市文化馆玉坦馆长的全程陪同及章哈国家级传承人玉光老师的大力配合,聆听了不同类型的章哈演唱。

章哈作为傣族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誉为“傣族生活中的盐巴”,足见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传统的章哈多以傣族历史故事、传统文学、风俗礼仪等为其重要内容,在赕佛、婚丧嫁娶、贺新房、丰收礼仪等重大场合均有演唱。据玉坦馆长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行音乐的涌入,傣语流行歌曲也大量出现,章哈出现了流行化、通俗化的倾向。加之随着老一辈章哈歌手的逐渐老去,傣族民间章哈传唱之风已经远不如从前。为了传承章哈艺术,他们先后组织了多期章哈艺人培训班,并且将章哈艺术引入旅游园区进行展演,进而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艺术现象。在这一过程中,为适应旅游展演,章哈艺术的演唱内容、演唱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8月14日,考察组一行前往勐海县打洛镇曼芽村考察了布朗弹唱的传承情况。考察团一行来到布朗弹唱国家级传承人岩瓦洛老师家里,与岩瓦洛老师及其家人就传承情况进行了交流。

据岩老师介绍,随着国家对布朗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他们专门建立了布朗族文化传习所,到目前为止附近村寨在他那学习布朗弹唱的先后大约有五六百人,其中不仅有布朗族学生,还有其他民族的学生,在传授过程中由于布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全凭口传心授,导致传承效率很低,他们也正在探索新的传承方法。器乐的传承方面,县文化部门交由昆明的乐器厂按照布朗叮的发音原理批量生产了大量的乐器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但据岩老师介绍乐器的形制与以前相比有了改变,使用起来音色更加丰富,做工也更加优良了。随后,岩瓦洛老师为大家表演了传统的布朗弹唱,赢得了各位专家的阵阵掌声。岩瓦洛老师还以布朗族传统的《敬酒歌》为例为大家教唱,让各位学者感受传统布朗民歌的意蕴。

岩瓦洛老师的女儿、女婿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也已经是布朗弹唱的出色传承人了。他们不仅为考察团表演了传统的布朗族弹唱曲调,还表演了创新后的曲目。他们以布朗族音调为基础,结合流行元素创作出的新的作品更具有了时代的气息。在对他们的访谈中,考察团重点就他们在传承、创新方面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进而了解了作为“我者”的价值观和文化追求。不知不觉已近深夜,学者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访谈态度,让经常接待采风任务的驾驶员都格外感动。

交流与回观

一周的考察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8月15日晚,考察团一行抵达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就此次学术考察的相关内容展开研讨,会议紧紧围绕“传承与传播”“艺术形态与生态”以及“中缅边境乐舞艺术的当下意义”等方面展开。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会长、《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申波教授担任此次会议的学术主持,考察团成员逐一进行学术发言。

首先,来自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的苏世奇副教授就此次学术考察中他所关注的民间音乐传承与传播的时空问题展开了论述。他认为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始终围绕人们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充盈这一核心而存续。作为基础研究当然应关注于民间艺术的存续机制,而作为应用研究则应尽可能和我们的国家战略和学者的文化担当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学术研究体现当下意义和文化价值。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苏毅苗副教授(博士后)从此次考察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乐舞特征等方面进行讲述,并且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对此一区域进行更多的关注,以研究促教学,实现研究、教学的良性互动。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董瀚副教授作为长期在国外留学的归国人员,结合自己在国外多年的求学经历谈了考察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认为只有建立良好的主、客体关系才能为我们学术考察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展开提供基础的保障。

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的杨英老师则将重点关注到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现状问题上面。认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正确引导非遗传承人积极、有效地进行文化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李树琼副教授则将大家的注意力带到了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以及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系问题上。她认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我们看到传统的不断流逝与变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如何利用好流行音乐的载体,有机融合传统音乐元素可以成为下一步关注的问题。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音乐文化研究》《浙江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孟凡玉教授(博士后)从民间艺术展演形态与文化生态的问题、资料搜集、整理、论证等问题、傩艺术中的面具与孔雀舞面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讲述。认为考察虽然结束,但是下一步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资料查阅、逻辑论证甚至再回到田野的工作,进而对考察对象有一个更深入的研究。同时,浙江音乐学院的朱洁琼副教授、孟珠老师也对此次考察中的传承与流变问题、下一步的研究规划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宏伟教授更多地关注到研究的现实意义问题。他认为音乐作为“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艺术形态,如何在跨界族群的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扩大中华文化的辐射力,构建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一带一路”,进而体现我们学术研究的当下意义应当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云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系主任张岚副教授则认为民间音乐文化的持续影响力涉及民间音乐文化的保存与开发、社会效益等诸多问题。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必然趋势,但如何传承则是关键。在互联网+、多媒体的时代,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把现代科技介入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当中,以一种人们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传承主体、客体的相关行为,进而使民间音乐文化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王凤莉副教授结合自己的专长——云南民歌演唱,讲、唱结合,生动地讲述了她对此次调研的深刻印象,并就接下来她急需要引入课堂的傣族章哈、布朗弹唱等艺术类型进行了讲解,重点论述了民歌进课堂的路径、方法与注意事项。

云南艺术学院黄凌飞教授则从音乐的重构问题、对田野考察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黄教授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提升团队的整体学养,进而把大家的学术研究推向纵深,并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路径,得到了考察团队的一致认可。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申波教授从个人考察的认识出发,分别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乐舞现象与宗教的关系、非遗传承的当下意义等几个方面做了简要地总结。认为首先对传统文化的重构问题我们要持一种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其次,在傣族地区宗教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对傣族地区的学术研究中,宗教问题不容忽视。再次,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对当下政府的需求和民众生活的关系应成为我们此次考察不容忽视的问题。

最后,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召集人,代表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做了总结发言。他对参与此次学术考察的省内外专家以及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对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以及各级文化馆(站)、民间艺人的大力配合表达了真诚的谢意。认为本次采访的顺利完成,体现出音协服务会员,做实事、抓热点的工作态度。依托这样的机会,一定会产生一批学术成果,为云南“一带一路”学术研究,音乐如何实现人、心相通提供文本的数据。

夜已深,但大家的热情不减,在热烈的掌声中申波教授宣布此次学术考察圆满结束,期待来年的再相聚……

猜你喜欢

傣族学术音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音乐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