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7-11-24邓芳丽李宣霖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身体状况护士护理人员

邓芳丽 李宣霖 骆 宁 张 健

调查研究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邓芳丽 李宣霖 骆 宁 张 健

*Correspondingauthor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对某三级医院38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总体得分为(3.12±0.71)分,其中“质量改善”得分最高为(4.04±0.92)分;“民主运营和成长的机会”得分最低为(2.80±0.96)分。回归分析显示,身体状况是护理人员感知工作环境的预测因素。结论医院应关注护理人员身体状况,制订促进健康的干预措施,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护理品质。

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认知感;影响因素

The total score of nurse perception work environment was 3.12±0.71, with the highest score in term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4.04±0.92 and the lowest score in "Democratic oper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2.80±0.96.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hysical condition was the predictive factor of nurses′ perceptive work environment.ConclusionThe hospita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urses′ physical condi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ir health, so as to construct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nursing quality.

工作环境是指在组织中活动的人们清楚认识或隐约察觉到的,对个人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团队价值观、规范、习惯和气氛等。研究[1-3]表明,给予信息、资源、支持、学习与发展机会的工作环境,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护士感知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缓解职业倦怠、降低离职率、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预后[4-6]。本研究旨在了解某三级医院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8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在医院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理人员。排除标准:未完成岗前培训的护理人员;连续休假时间≥6个月者;护士长或护理管理者。

1.2 研究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护龄、职称、婚姻、身体状况等。②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7]。该量表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护理管理教研室研制,由2名有日本留学经历且精通日语的医学专家对日文版的量表各自进行中文翻译,共同商榷后确定中文版初稿,再另请2名精通日语的医学专家进行逆向翻译,原文作者菅田勝也教授对逆向翻译稿进行审核,最终确定了该量表中文版。经内容效度及信度评定,此量表适用于我国护理人员的调查。该量表共29个条目、5个维度(权限的偏颇、质量改善、专业发展、同事关系、民主运营和成长机会),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分别表示“不符合”“有一点符合”“某种程度上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权限偏颇的4个条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反向记分。以上条目得分越高,表示感知的工作环境越好。

1.3 调查方法

在征得医院同意后,委托各科护士长发放问卷。将问卷装入信封,问卷首页附指导语、研究目的及知情同意书,告知研究对象调查表在完全自愿的原则上填写,调查结果及信息仅用于科学研究,不会泄漏给他人。共发出问卷450份,回收410份,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85.56%。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双人录入,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28.06±6.29)岁;护龄1~36年;中专或职高11人(2.86%),大专241人(62.60%),本科及以上133人(34.54%);护士178人(46.23%),护师138人(35.85%),主管护师64人(16.62%),副主任护师5人(1.30%);未婚174人(45.19%),已婚205人(53.25%),离异5人(1.30%),丧偶1人(0.26%);患病4人(1.04%),身体较弱11人(2.86%),身体一般122人(31.69%),身体良好248人(64.41%);上夜班人数为298人(77.40%),不上夜班人数为87人(22.60%);均为女性。

2.2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现状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其中“质量改善”得分最高,民主运营和成长的机会得分最低。

表1 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认知感各维度得分情况

2.3 护理人员感知工作环境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以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总分为因变量,以护理人员的年龄、护龄、资格、职称、是否上夜班、婚姻状况、学历、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表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状况是护理人员感知工作环境的预测因素(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注:R=0.230 ,R2=0.053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现状

本次调查中,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得分为(3.12±0.71)分,中等偏上,处于“某种程度上符合”的水平,表明工作环境还没有得到护理人员的充分认可,在管理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5个维度中,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质量改善、专业发展、同事关系、权限的偏颇、民主运营和成长的机会。其中质量改善得分最高,民主运营和成长机会得分最低。质量改善所属条目有“这所医院中施行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护理部正在为提高护理质量而努力”。这个维度得分较高说明该院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活动”的开展,医院更加重视医疗护理质量的管理,实现了“患者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民主运营和成长机会主要是指在医院的运营管理中,护理人员的意见是否会被采用以及护理人员是否有机会继续深造或晋升,该维度共包括14个条目,所属的条目有“即使对上级,也有自由发言的氛围”“被公平地给予晋升机会”“有机会接受对自己有益的教育或进修”“被给予取得新资格或参加进修等拓展职业生涯的机会”“工作人员的意见在医院的方针或决定中有所反映”等内容。这个维度得分较低表明临床护理人员在参与医院的决策、管理以及外出学习、晋升的机会较少,说明该院护理人员的地位较低,没有受到领导的重视,医院的运营和管理多由院领导和科主任共同决策,护理人员鲜有机会参加,这与大多数医院的调查状况相同[8-9]。目前护理人员通常被看作是医生的助手,参与医院的管理事务(尤其是医院上层的管理事务)比较少,护理管理者在整个医院管理系统中的话语权非常薄弱,甚至作为护理管理最高级别的护理部能真正行使决策权的事务并不多。医院的一大部分工作人员是护理人员,且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所以医院运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发现最早、最多的也是护理人员。今后随着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实施,护理人员才是医院的固定人员,希望医院管理者能充分认识到护理人员在医院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在医院的决策及运营方面能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另外,护理人员晋级的机会也较少,护理人员职称的编配不合理,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聘用职数指标仅占护理人员总人数的2%。现在护理已晋升为一级学科,护理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希望国家能适当提高护理人员高级职称的聘任职数指标,有利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及护理学科的发展。

3.2 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状况可以影响护理人员感知的工作环境状况,身体状况越好的护理人员所感知的工作环境得分越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与工作环境息息相关。美国国立安全研究所的调查[10-11]表明,在全世界的职业中,护理行业因工作环境造成的护理人员腰、肩、背疼痛及心功能障碍、流产等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另有研究[12]显示,30%~50%的护理人员有抑郁、强迫以及焦虑、烦躁等现象。医学是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职业,繁忙的工作使得护理人员学习深造的机会有限,知识的匮乏使得部分低学历护理人员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生存环境容易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

护理人员是医院的核心力量,其健康状况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前提,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建议:①医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建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包括学习深造、晋升、晋级机制,建立良好的管理支持体系;②医院应关心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意识,如每年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全面体检、组织多样化的文体活动;③建立职工保健按摩中心,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建立职工心理舒缓中心,做好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④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数量,减少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的现象;⑤强制护理人员执行带薪休假,提高护理人员的幸福感,努力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护理人员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护理人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 Freire C M F D C, Azevedo R M M. Empowering and trustful leadership: impact on nurses' commitment Personnel Review,2015,44(5):702-719.

[2] 刘闻捷,蒋晓莲.四川省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疲溃感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4):68-70.

[3] 史妍萍,马伟光,侯淑肖,等.河北省综合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现状及与护理质量安全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05-307.

[4] 冯慧,薛雅卓,李季.泰安地区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48-450.

[5] Poghosyan L, Clarke S P, Finlayson M, et al. Nurse burnout and quality of care: Cross-national investigation in six countries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010,33(4):288-298.

[6] 顾李妍,张玲娟.磁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02-605.

[7] 邓芳丽,张健,菅田勝也.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3-5.

[8] 刘闻捷,曹晓翼,蒋晓莲.四川省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11-1214.

[9] 刘可,尤黎明,陈少贤,等.中国医院护士组织支持的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09-1011.

[10] 李洁,黄秀红,张朝霞.护士焦虑与腰背痛的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2012,34(22):3516-3517.

[11] 崔敬爱,金永哲.临床护士肌肉骨骼疾患与工作压力源相关性.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0,33(2):120-122.

[12] 涂玲,张新庆,李映兰.我国护士群体身心健康现状及分析.医学与哲学,2012,33(6A):51-53,73.

Nurses′ perceptive work environ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ENGFangli*,LIXuanlin,LUONing,ZHANGJian.

TheNo.1People′sHospitalofChenzhouinHunanProvince,Chenzhou423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nurses′ perceptive work environ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 general tertiary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motion.MethodsTotally 385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practice environment scale of the nursing work perception.Results

Nurses; Working environment; Perce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湘南学院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16XJ68)

423000 湖南郴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芳丽,E-mail:dengfangli305@163.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6.028

2017-04-24)

猜你喜欢

身体状况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论医学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心理关怀研究
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感觉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