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做好经济工作

2017-11-24张启元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实体供给

◎文/张启元

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做好经济工作

◎文/张启元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了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基本脉络。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大局,就是指经济政策要稳、经济运行环境要稳、经济社会预期要稳。经济增长率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寻求稳健的增长率,保持经济运行稳定。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定老百姓的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政策透明度,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国际环境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国际政治经济“黑天鹅”事件频发,美元大涨、海内外国债大跌、人民币贬值,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经济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冲击。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强调“稳”字当头是非常科学合理的。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行稳是致远的前提。中国经济首先需要稳住阵脚,才能更好地应对冲击。改革发展稳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久久为功。

“稳”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知难而进、奋发有为、以进促稳。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赢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去杠杆方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降成本方面,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方面,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强国富民的根基,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实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体量大、产业丰富,在多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交出了亮丽成绩单。但不容忽视的是,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困扰着实体经济。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的发展趋势,如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让经济结构更合理、发展基础更稳更实,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做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地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基础性制度首要解决的是它的定位问题,就是住房的本质属性是居住,是其使用价值。尽管它也带有一定的资产属性和投资功能,但最主要的是居住属性,是要解决老百姓“住有所居”的问题。有了明确清晰的定位,还要保持住房政策的稳定性,让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既注重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又支持自住型的住房需求;也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考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亿新市民落户城市后的住房建设用地问题。针对不同城市市场分化的状况,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通过有效增加供给,缓解热点城市的住房供需矛盾,从更宽广的视角解决特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政策措施要避免一刀切,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和润滑剂,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位置,切中了经济工作的关键。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但股市、债市、汇市波动以及非法集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

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不能贸然收紧,也不能太过宽松,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免加剧实体经济困难和激化债务金融风险,或者出现加杠杆和放大资产泡沫。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处理好金融杠杆链条,要在银行表外业务、交易所场外市场、新型金融业态领域加大监管创新,切实防控金融风险。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讲师团)

本栏编辑/白华鲜 邮箱/baihuaxian809@qq.com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实体供给
知识图谱的候选实体搜索与排序①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供给侧”何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