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上“绣花的功夫”

2017-11-24艾广明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11期
关键词:马掌绣花功夫

◎文/艾广明

用上“绣花的功夫”

◎文/艾广明

古往今来常用绣花来代表工作的精细,尽管现在绣花的手艺已很少用到,但“绣花的功夫”依然受到重视和提倡。“绣花的功夫”并不限于针线活及手工劳动,其体现的工作态度、创造力和工匠精神值得广泛运用,多少工作与绣花情理相通!对于领导工作,人们往往觉得领导是抓大事的,做琐细的工作不太重要。有的领导干部做事粗疏,不究细处,不拘小节,自以为具体细微的事情有别人呢!很多人觉得领导工作用“绣花的功夫”是少之又少的。形成这样的认识往往是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所导致,缺乏深入的思考,其实领导工作与其他工作比起来,“绣花的功夫”是经常用得着的。

领导要统筹全局,抓大事,但也不能不理小事,不注意工作的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是全局的组成部分,大成果可能是小事积累而成。大事、小事区分是相对的,小事很可能转变为大事。西方有个著名传说:国王在奔赴战场前,马夫向他报告说他骑的马马掌上少了一颗铁钉,国王并未在意。可在战场上就是因为少了一颗铁钉,马掌脱落了,战马跌翻在地,国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瞬间土崩瓦解。敌军趁机反击,俘虏了这位国王。在被俘那一刻,国王痛切地喊道:“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人们熟知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小细节酿成大问题。故事里国王没理睬属下的报告,忽略了马掌钉。再深究一下,马掌钉的事必须得国王亲自过问吗?马夫、钉马掌的人为什么不负起责任来,非要请示国王临阵定夺?他任用的属下为什么责任心不强,没有养成严谨的作风?属下们有相互监督的机制吗?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进一步说明道理:领导自己不应该忽略细节、小事,更要严格要求下属做事认真,用制度防止细微的懈怠!

事业发展越来越宏大,也越来越精细。宏大和精细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统一在事业中。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精细的要求。“绣花的功夫”本来是成就事业必需的一方面本领,不管你是否钟情于此,成功都缺不了做事的细致。比如建设楼房,先要建成框架,建筑封顶后再干安装、装饰的细活。表面看来“绣花的功夫”只是后来才用到,实际上不同的建设阶段都用得上。室内装修犹如绣花,需要精雕细刻,力争完美,而操作吊车运输钢材、混凝土,算得上粗活,可吊车司机操作的精确性也可用绣花来比,绝不可粗心大意。事业必然有精确性的要求,绣花一样的细致活比比皆是。领导干部处于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岗位上,怎么能缺少“绣花的功夫”呢?

不同的职业担负不同的任务,“绣花的功夫”有各自的特点和着力之处。领导干部用到“绣花的功夫”不一定非得亲自“穿针引线”,一切亲力亲为。有的领导对工作细节过问不多,放手让下属、员工来做,但领导干部要掌握大局,清楚工作的动态,敏锐觉察问题的苗头,自有一番“绣花的功夫”。虽然不是直接干细活,但不等于做事就可以粗枝大叶。领导干部重在围绕自己担负的职责,区分工作的巨细,既大局在胸,也要虑事细密,对策周全;既要放手于人,相信下属能绣出“最美的图画”,自己也要有点“绣花的功夫”。倘若领导干部对工作只是粗枝大叶抓一抓,下属、员工们也一概如此,这还能办得了什么事情!

人的性格、脾气有所不同,但在应对和处理重要问题时,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思想政治觉悟、工作能力等基本因素。一些人把自己工作不认真归于脾气急躁、办事毛糙,往往是避重就轻,回避自己责任心差、工作不够努力。用到“绣花的功夫”,首先应该用的是绣花的工作态度,即耐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劳苦。工作要像绣花一样,把精力、聪明、情趣灌注进心灵,发挥到行为上。

猜你喜欢

马掌绣花功夫
松鼠绣花
马掌
下“绣花”功夫:让古都洛阳换新颜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六有”平台见证四川脱贫“绣花”功夫深
热斯坦街上的敲打声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