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化学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

2017-11-23耿溶泽

祖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化学

耿溶泽

摘要:“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有效创设情境能较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创设 教学情境

高中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能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对教学的促进,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有效教学理论层出不穷,都对情境创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肯定和推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是说作为教师,你每节课的实施是否给学生搭了“脚手架”了呢?工地上,工人们凭着“脚手架”平稳有序地完成了一系列高空作业。这个“脚手架”对于学生吸取新知识来说,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给他们提供了具有一定认知难度的学习项目,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新的经验。真实情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宏观背景,必须包含真实的事件或问题。由于它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主张教学以真实的事例为基础,所以又称情境教学。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教学是一种意义学习与指导性教学,意义学习最重要的要素是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是自我发起的,如果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无效甚至负效的。

二、问题的分析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设置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的。这一教学情境必须与学习主体相适应,同时对学习主体产生有效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主动建构,并在此情景中对学习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背景、学习条件等有所了解。一般而言,教学情境是贯穿于课堂活动始终的,其包含三个维度的要素,即“情”“景”“境”。其中“情”为第一个维度,教师运用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心向产生激发,进而创设适当的情绪背景,进而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更加投入。“景”为第二个维度,化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师通过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知识所表达或蕴含的事物含义及其相关背景进行再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感性与理性、实际与理论、形象与抽象、旧知与新知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及其矛盾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境”为第三个维度,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建构性知识资源,同时获得有关的学习组织形式以及时空条件等。

三、问题的解决

(一)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设置导入情境,一定要引发学生的注意

在“学习氮肥生产和使用”案例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课的引入,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不翼而飞的化肥。农民张大伯家买来一车化肥,放在仓库里,出于下雨,仓库漏水了,化肥被浸湿了,张大伯把化肥晒在了水泥场上,晚上收时发现几了几袋,谁偷了化肥呢?毫无头绪,后来上高中的小明揭开了谜底。通过本节课学习,相信,你也会知道谁偷了化肥。所以,每节课的开始最关键,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师获得学生的注意之后,教学学活动才真正开始了,导入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激励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本案例中从化学学科角度出发,以小故事导入引发了学生注意,效果较好。本案例也可以趣味实验导入、科学家背景导入都是不错的选择,导入情境设置的方法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最有效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一定要激发学生思考

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案例课中,教师说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第18页的交流与讨论,请思考,如何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学生脱口而出“过滤”。这样的回答显然过于简单,没有深度,那么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对原有知识有一个提升呢?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仔细想一下,分离和提纯有何区别?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何?学生讨论后,得出大致步骤为:溶解、搅拌、过滤、蒸发。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问“蒸发,是蒸发结晶还是蒸发浓缩?适用性如何? 过滤,如何过滤?过滤后滤渣表面干净了吗?如果不干净,如保洗涤?如何判断洗涤干净……”如此一步一步激发学生思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同时,设置问题情境,对于教师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目的是引发学生从不疑到有疑的转变,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导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真正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技巧。

(三)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设置生活情境,要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

在案例课“物质的分散系—胶体”教学中,新教材上胶体的知识要求老教材有所降低,不再要求掌握胶体的性质如电泳、凝聚等,只要求学习胶体的判断以及胶体的简单应用。如何让这简单的内容更有生活趣味呢?教师进行了以下尝试。尝试一:预先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饮料,在课堂上用手电筒或电子笔测试是否为胶体,引发学生兴趣。尝试二:收集“树林中的阳光”图片配上虫鸣鸟叫交响乐,学生很有启发,胶体到液溶胶延伸到气溶胶。尝试三:模拟生活中的烟雾环境,将少量燃烧着的纸放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用激光笔照射。本案例课教学中充分體现了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课程改革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可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对学生的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强美凤,魏爱民.高中化学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2]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7,(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