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电费选择对用电企业成本控制的分析与研究

2017-11-23魏利平

祖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魏利平

摘要:目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有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管理、技术等诸多自身因素的影响。在项目立项前,缺乏对电费构成、电价政策的了解,造成用电管理线条粗放,以致盲目报装与实际用电负荷不相称的主变、配变。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甚至濒临停产。从而在市场竞爭中失去先机。为了不输在市场竞争的起跑线上,下面就现行电费的构成,从实际出发,简单分析中小企业如何降低电费支出,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发展。进而合理选择大工业用户均需执行的两部制电价(即基本电价可按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进行计算)。通过这两种计算方式的对比,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确定中小企业基本电费按需量计算是灵活、简便可行的。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两部制电价 基本电费

一、原因分析

目前内蒙古电网内按变压器容量计算的基本电价是19元/KVA,按最大需量计算的基本电价是28:元/KW。在日常用电中,基本电费一般采用按变压器容量计算,因其简朴易行,用户也轻易接受。但是目前电力营销业务中这种计算基本电费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用户变压器数目众多,启停频繁时,需要做大量的用电检查工作去监督与管理,也容易造成容量电费的少收或漏收。

第二还有往往采取变压器容量计算基本电费时的用户,基本上是高耗能用户,而且往往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过负荷生产。对电网的稳定构成很大的影响。

第三事故停电、检验停电、计划限电等情况时,用电客户没有用电,期间未占用供电设备容量,但不扣减基本电费。已经有不少用户多次提出不应收取停电期间的基本电费。造成用户的不理解,产生用电纠纷。

二、解决方法

第一基本电价与客户的最大负荷有着直接的关系,客户的设备利用率或负荷率的高低与客户每月的平均电价成反比,可鼓励客户节能增效。有利于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电网负荷率和终端电能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电力系统保持良性发展。

第二采用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可减少供用电双方之间的纠纷,科学准确地记取用电客户从电网获取的用电需量,正确合理的计算基本电费。

第三合理选择确定变压器容量。首先,很多中小企业在项目确定后,对其用电缺乏必要的规划。对以后电费发生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没有根据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配套安装变压器容量,而是盲目的报装大容量电压器。从而发生不必要的容量电费。其次,变压器运行方式单一,没有把生产变压器和动力变压器合理分开,缺乏灵活性与可靠性。当受自身生产情况和市场原因,连续生产的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就造成容量电费的浪费。第三要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保留合理的备用容量。可以保证变压器需要暂停时不多支出容量电费。第四应当合理的安排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或负荷率。这样就会降低每月应付电费的平均电价。

第四加强无功补偿,改善用电功率因数。在《供电营业规则》中对用户实行基本电费的同时要求用户的用电功率因数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相应的规定了《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鼓励用户为改善功率因数而增加投资,用户可以从功率因数高于标准值时,电力企业所减收的电费中得到经济补偿。回收所付出的投资。并获得减少动力费用开支降低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而往往中小用户在投资时侧重眼前利益而忽略利益的长久性。没有及时地进行无功补偿,从而造成功率因数过低,发生过高的力率调整电费。加大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负担。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造成了功率因数低,根据统计异步电动机所耗用无功功率总和一般占工业企业全部无功功率的60%以上,变压器占20%以上。而且二者在空载或轻载运行时所耗用无功功率更大。因此要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才能提高功率因数。

2.电容器补偿装置投切方式不当。很多中小企业在采取人工补偿措施时,尽管安装了并联电容器,然而有些用户为了投切简单,所以将电容器投切容量装置设为固定式的,从而造成用电高峰时欠补偿或低谷负荷时过补偿,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功率因数的预期目的。因此,宜采用新技术补偿装置,随负荷波动自动调整投切容量。实现动态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两部制电价中,按最大需量计算基本电价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对于供用双方都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便于查询。从而彻底解决主观人为漏收基本电费的可能。重要的是,在电力改革日趋向售电侧纵深的的今天,供电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实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投资成本会延伸扩大两部制电价的实施范围,就目前产业政策调整频繁,中小企业生产也需相应灵活适应。因此基本电价按最大需量计算,可促使用电客户在使用电能上“量体裁衣”,节能用电、降本增效。从而,促使供用双方达到共赢。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民营企业
基于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背景的高职成人教育改革
中小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理财困境与解决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