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11-23赵晓娜

黑龙江史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外语马克思主义

赵晓娜

(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关于新时代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赵晓娜

(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新形势下外语院校在重新考量中国和世界关系、紧密结合中国的学术研究和世界的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外语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成为了当前新时期我们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语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学科与科学的关系,有计划的进行一级学科点的设计,进而将学科制度建设贯穿于整个学科建设中,最后科学的规划学科建设的队伍组合,以此达到加强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

新时代;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九大报告明确写出世界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学术界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显著增多,西方中心论逐渐消亡。我们应该将中国的学术研究和世界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新形势下外语院校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重新考量、中国的学术研究和世界的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都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外语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成为了当前新时期我们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语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

以笔者所在外语院校即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大连外国语大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多年来,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校自身的特色优势,为国家相关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有条不紊的迈向东北亚、走向全世界。首先,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日、英、俄、韩四个专业一直是学校特色优先发展专业,专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共拥有10个语种,近两年面向“一带一路”还将开设 4-5个语种、23个非外语专业,构建了本硕博省属外语培训战略,拓宽了国际视野,瞄准面向东北亚专业建设,推动了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高效整合。其次,大连外国语大学积极开展面向东北亚的学科群建设。整合日、英、俄、韩及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各学科,全力保障“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博士培养项目实施,遴选博士生导师8人。近5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0次,聘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20场,博士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学术研讨会63人次。出版学术论文集2部。2017年,东北亚研究中心成功在教育部备案。再次,大连外国语大学面向东北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派往日俄韩三国留学的中国学生400余人,接收来自三国留学生700人次,三国外教数量30余人,同时在三国各设有1所孔子学院。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位、俄语中心、中国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平台为开展三国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平台。

学校发展战略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和经验:通过学科的建设带动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学术梯队、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整体的进步。2015年7月28日,中宣部召开“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纳入中央推进理论创新“四大平台”。在“四大平台”建设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着力强化理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人才培养上的基础性作用。必须统一归口到独立设置的二级组织机构管理。因此,大连外国语大学从自身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响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决定,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即2008年5号文件)精神,于2017年6月建立了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机构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这个二级机构的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大连外国语大学独立设置的这个二级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组织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重要的学科平台。把独立设置的二级机构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样做,将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将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获得学科授权后,如何进行建设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质量如何等问题凸显出来。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学科与科学的关系,有计划的进行一级学科点的设计,进而将学科制度建设贯穿于整个学科建设中,最后科学的规划学科建设的队伍组合,以此达到加强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

一、学科与科学的关系

“学科”的本义是代表知识的门类和学问的科目。学科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自身的规定决定了学科的建制,科学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学科的划分以及学科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在科学与学科的相互关系中,学科是第二义的、被决定的,学科的建设是为了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相反。人们常说的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来建设学科,最基本涵义应该是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来谋划学科的建设,使得以规范化为目标的学科建设能够通过制度、组织、设施等方面有效地保障和促进科学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方向和基本要求作出言简意赅的说明。如指出: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外语院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应遵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发展规律,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来谋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并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导师的定位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界定,导师队伍需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明确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学术分工,尽快进入学科的前沿阵地。学科建设的确需要一个过程,扎实有效的培养出新学科的专门人才。导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主动的认识新学科,熟悉新学科,建设新学科。外语院校应该遵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科学规律,不要将六个二级学科点全面铺开,而是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突出重点的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招生规模和目前校内导师实力等实际情况集中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几个二级学科,而把其他几个二级学科作为学科点自身的特色和特长加以设置,突出外语院校特色和十九大以来外语院校制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尽快设置以加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外传播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相关二级学科点。导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科研究方向,需要根据学科建设的总体设计在几年时间里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学科研究方向上,做出成果,做出经验。同时需要导师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学科建设的实质在于科研工作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导师应该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这种研究不仅包括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发展史研究,而且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外语院校应该鼓励思政教师加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切实加强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

学科制度建设是学科建设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围绕学科制度的主要内容如学科规范制度、学科课程制度、学科梯队制度、学科培养制度、学科管理制度等进行的建设学科制度建设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学科规范形成以后,它还将随着学科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只要学科存在,只要学科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加强学科制度建设要重视学科制度的外在建设,更要重视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以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促进外在建设。国内有学者把学科制度建设分为内外两个方面。社会舆论制度、政府支持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期刊和基金设立制度等,是学科制度外在建设的内容;学科划分制度、学科规范制度、学科课程制度、学科梯队制度、学科培养制度等,则是学科制度内在建设的内容。学科制度的内外建设划分,对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加强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应在加强学科划分、学科课程、学科梯队、学科培养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学科规范制度建设学科规范制度主要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和人才培养规范。这是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学术研究尽管不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但却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学术研究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的规章制度和个人行为准则,是进行学术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这是人才培养规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外语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时,应该始终坚持我们要尽可能的坚守本学科的共同信念与承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同时坚决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研究功利化、庸俗化的倾向。学术共同体保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敬畏与学术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的首要的价值承诺。二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中立化”与“客观化”立场。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属性与意识形态特征。采取“中立性”与“客观性”的态度将严重弱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功能与价值属性;采取“纯粹学术”的立场,则可能将马克思主义锁进书斋,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属性。

四、科学规划学科建设的队伍组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队伍组合,主要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学科建设队伍要以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为主体,避免出现在学科队伍中存在过多与本学科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师的现象。如何确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队伍主体,与整个学科建设方向的把握关系重大。目前在不少学校的队伍组合中,真正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只是一部分力量,而且在这部分队伍中,还不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这种情况,既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自身的建设,也使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不能同步推进。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对学科建设队伍进行科学规划,没有把学科队伍的主体真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教师。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在学科队伍不规范的情况下,学科建设本身难以走上正轨。外语院校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应该注重将学科建设队伍的主体落实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中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应该成为学科建设队伍中的主要成员,避免出现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相脱节的现象。否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不能得到学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学科建设也会因为失去自身服务的对象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建设,也背离了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衷。强调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结合,实质是要使这两支队伍能够更好地融合和贯通,这样才能做到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外语院校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首先是要把本学科真正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不要建设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其次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避免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防止出现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培养其他学科的研究生的现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在正处于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很好的形势,特别是有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有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的有力领导,还有参与本学科建设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广大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近几年学科建设奠定的良好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定能够建设好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科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外语院校肩负为国家培养新时代高层次外语人才、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化的光荣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学科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

[1]陈占安.关于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要求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2]靳辉明.当前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3]顾钰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4]张雷声.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5]佘双好,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建设现状与特点分析 [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4).

[6]武东生.“学科”规范化的依据在“科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7]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赵晓娜,女,1983年2月出生,法学博士,讲师。现任教于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辽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员,兼任大连市哲学学会监事。

2016年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XJJS55)

猜你喜欢

理论课外语马克思主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