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2017-11-22李洪

未来英才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

李洪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目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诚信事件、邻里纠纷、药食安全、公共事故、质量问题、宗教冲突、恐怖事件、环境污染、家庭问题、教育问题、政治生态、封建迷信、黄赌毒等问题频频在媒体曝光,如果不加以制止、引导、教化,会产生连锁爆炸式反应。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因此应当就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化解道德问题,复苏公民道德生命力是极其紧迫的。本文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心学视域;公民道德;建设

习主席数次的提到王阳明心学。在两会讨论时还说,我们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王阳明的“去心中贼”“我心自足”、“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从人心、从人的改造出发思考社会、政治改革、社會风尚等问题,因此借鉴王阳明心学理念进行中公民道德建设既有重大现实意义,又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一、公民道德建设内涵

“公民道德”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自我教育。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对象。公民道德建设是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石。

1、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新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使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道德观受到冲击,加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建设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社会精英道德自律薄弱。在我国的当代社会里,存在着三大主要社会精英阶层,

[1]一是以官员为代表的权力精英,二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三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资本精英。社会精英是社会高度关注和效仿的对象,如果他们不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就会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巨大的破坏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制假售假现象一度蔓延,成为全社会的公害,打击假冒伪劣,倡导诚信经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诉求。十八大报告列举道德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时,特别强调了诚信缺失现象,提出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任务。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抬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

第二,缺乏“四德”教育氛围。新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使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道德观受到冲击,加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严重缺乏“四德”教育氛围。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公肥私四处蔓延,索、拉、卡、要,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行业不正之风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社会环境的道德支撑乏力。一是缺乏信仰和精神支撑;二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投入不足;四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中文化教育认识不足;五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撑。道德是一种软约束。道德作用的发挥,除了精神的支撑外,还需要行政力量或法律手段的保障。

第三,网络心理道德问题凸现。在信息时代,网络不仅成为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虚拟世界的形成。由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使道德的外在约束弱化,由于网络立法和监管缺位,不仅使现实世界的道德问题转移到网络世界中来,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自身的道德问题。有些人道德心理失去平衡。主要表现为:不良信息随意传播;网络版权极易受到侵犯;网络隐私受到挑战;网络道德暴力出现;网络色情泛滥;网络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等,网络世界成为道德的重灾区。网络失范已经对现实道德生活秩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实质上是现代心理问题,一些人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心理变态,坑蒙拐骗横行,诚信丧失。为了谋取不义之财和私欲,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良心和信誉。

二、王阳明心学中的道德思想

王阳明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三不朽”的圣人。在当时他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理论,为敦化民风,巩固当朝的统治基础,维护国泰民安指明了方向。如今在国家倡导公民道德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国公民应该寻找古圣先贤治理国家、教化民风的有益经验,提升公民道德休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社会、社区、行业、家庭、个人的道德修为,从而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形象,并择机完善公民道德建设的体系。王阳明心学思想主要观点如下:

1、心即理的教育本体论[2]。所以他缕缕强调心的主宰作用,此处的“心”是指道德理性。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他要求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追寻身心的本源,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更不能将读书视为提高个人素质、培养道德观念的唯一途径。

2、知行合一的道德认识论。“知行合一”是王阳明以道德带动知识,在实践中完善人格、修养身心的重要理论支持,被其视为“立言之宗”。他的理论的根本点在“心即理”,是心和理将人的思维意识和行动联系在一起,而知行合一则是对思维和行动的进一步要求,保障了人的思想道德活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王阳明道德教育旨在唤醒人们内心的善。

3、致良知的道德本体论。在王阳明看来,人类的一切理想智慧都发自于本然之良知,良知是能昭明天理、自明善恶的最高的道德本体,致良知就是要克服私欲对良知的蒙蔽,因为心外无学,致良知就要向内心用功,这要求我们必须忠于自己的良心。这实质上强调以道德修养为主,忠于内心。endprint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转型期的我国道德建设尤其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尤其王阳明治理南赣地区的方法就是其心学的实践,在当时取得了极大成功,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可效仿王阳明心学思想。大力倡导学习并树立典型榜样,加大奖惩力度,制订乡规民约,健全监督和评估指标,规范公民道德建设。

三、王阳明心学思想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选择及对策措施

新时期加强公民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观念确立上、行为规范建立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领导表率、四德教育、心理疏导都是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要素;把公民道德教育的建设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1、社会精英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第一,社会精英要做人民群众的道德模范。王阳明所谓的“心即理”即是主张:心是人的主宰,心最重要的是道德理性。社会精英的所言所行都会影响到老百姓,因此其心性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德不厚者不可為官”;好“官德”才能育好“民德”。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社会精英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坚持“德是才之资”的德才标准,把道德素质差,作风恶劣、以权谋私、缺乏“官德”的投机分子清除出干部队伍。因此领导干部学习阳明心学具有战略长远的意义。

第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五阳明“内圣外王”之道,是安身立命之道,更是历代的为官之道。

2、加强四德教育,推进社会公民道德德建设。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分别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建设和谐、文明、富强、民主的国家指明了方向。现代政府将最基本的社会公民道德概括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以上所述与王阳明的道德思想不谋而合,阳明心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人生的终于目标“止至善”,并通过“致良知”来实现,王阳明鼓励个人应该负担起社会责任,践行“知行合一”,而且强调“事上磨练”,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自己的学说。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里,家庭美德的核心应该是“孝”,这是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是受其家族文化的渲染,其世祖、祖父都将“孝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甘愿为尽孝而摒弃功名利禄[3]。王阳明所倡导的职业道德换做今天的话讲便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王阳明通过举社学、立乡约等方式来维系当时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两点相辅相成,一个强调内在的抵制,一个强调外力的约束,内修外力并行共同起作用。王阳明大兴社学的行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放在今天就是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道德思想,树立典型模范,鼓舞人们主动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在乡约中,王阳明力图通过相互监督,达到至善的目的,这一点强调了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互相监督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约束力和公民整体素质。

因此,通过学习阳明心学,践行“四德”,提升个人品德,构建和谐家庭、本分做事、立争建设和谐社会,进而推进社会公民道德德建设。

3、加强网络管理,强化心理疏导。切实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扫除网络道德盲区,净化网络道德环境。网络是新生的生活领域,发展迅速,我们对它的研究还不够,不仅存在着技术本领恐慌,也存在着道德恐慌。要深入分析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网络立法以强化网络治理与管理能力。同时,切实增强网络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网民应当树立对信息真实性的责任意识、对他人隐私权的保护意识、对他人文化权益的尊重意识。

良好的心态营造和谐的氛围。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必须效法古代圣人,着重开导人的良知,恢复其本心。人活着就要有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给别人留下知识、文化,要给别人留下真诚、关爱、亲情和友情,就要培养良好的心态。因此每个公民要有学习的心态、有感恩的心态、有坚持的心态、有积极的心态、有真诚的心态、有自信的心态。同时要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活动,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关系。

当前,我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聚正能量,[4]提出了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的十二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其中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该说就是我们旨在培育和践行的公民道德准则,也是当前进行国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家意志、核心价值观和人民的意愿与王阳明心学提倡的良知高度吻合。“我心自足”,“我心光明”就是国家星星之火,具有逻辑合理性和现实正当性,这与王阳明心学思想高度吻合,因此学习王阳明心学思想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 黄明理姜迎春郭榛树.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4(02).

[2] 穆润宽.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 崔雪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J].教育文化论坛,2017,9(01).

[4] 赵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武汉纺织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建设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公民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研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力量 第七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宣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