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背景下“新三农”的适应能力研究

2017-11-22彭万勇金盛刘宇荧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

彭万勇+金盛+刘宇荧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关键在于传统动能的加速改造和新动能的培育壮大,而动能的转换、动力的接续须要以限制因子的精准破除为前提。靶向老农、新农、知农之“新三农”的主体特征,从认知及能力水平上选取认知、胆识、知识、农技、资讯、资金、教育等7个观察点,系统分析辨判“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非适应性。结果表明,老农认知的守旧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缺失、新农认知的保守与农事跟风生产的盲目、知农认知的偏激与资源整合能力的欠佳成为“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根源性的限制因子。靶向所存在的问题,精准识别“新三农”的主体特征,从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精准培训教育效果、建立扶持发展基金、建立职业农民保障体系、发展农业服务外包等5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限制因子的破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限制因子辨判;“新三农”;主体特征;破解对策;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志碼: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9-0045-05

收稿日期:2017-07-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6XJY011)。

作者简介:彭万勇(1981—),男,重庆永川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及农技推广研究。E-mail:64995300@qq.com。

通信作者:金 盛,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与农村扶贫研究。E-mail:50541698@qq.com。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农业领域一些重要部门或关键环节的调整能否持续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能否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关键在于传统动能的加速改造和新动能的培育壮大,而动能的转换、动力的接续,不仅须要牢牢把握形成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切入点、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根本着力点、促进绿色发展这个重要关切点、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本立足点[1],还须要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能力,例如持续提升农民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内涵、目标任务等认知层面的适应性,持续增强农民对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能力提升层面的适应性。唯有如此才可从认知革新与能力提升等方面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并且有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适应性的新型职业农民,方可基于农民适应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农业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基于内生动能的培育与接续不断走向深入。

1 问题的提出:“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性 农业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提出,要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养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规划》不仅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及其实现方式,而且隐含着对老农、新农、知农之“新三农”职业农民培育细分的问题,即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具备丰富农业生产实践和精耕细作传统经验的老农,通过吸引发展一批志在沃野且立志返乡创业的新农,通过培养储备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知农。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主体细分来辨明培养主体的特征, 并在个体特征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靶向需求、对症施策,以实现对老农的改造与提高、对新农的吸引与发展、对知农的培养与储备,实现“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适应能力,才能基于主体的细分实现培育的精准靶向,培育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不同的生活际遇造就了老农、新农、知农鲜明的个体特征,或传统精耕细作、经验丰富但认知守旧,或资金充裕、热情充沛但农事一知半解、跟风生产显著,或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能力但无资源禀赋,这显示出“新三农”在观念认知与能力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体征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进一步表征出适应性的较大差异性,进而不同程度上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顺利推进的限制因子。因此,基于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需求,对农民主体进行精准分类识别,并以之为基础进行能力靶向培育或改造提升,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关键环节。

2 问题的诊断:“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非适应性辨判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活动的过程,其中农业生产的经济再生产是指构成生产关系的人,使用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人类生活所需产品的过程[3]。因此,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人的认知及素质情况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济再生产的绩效。因此,为精准识别现阶段“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限制因子,2017年6—8月,本研究借鉴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理念,考察了重庆永川、大足、荣昌,四川泸县、大邑县等5个地区10个镇87人的日常农业生产生活情况,其中,老农23人,新农40人,知农24人。所采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之“望”是指观察“新三农”日常农业生产行为习惯及其作业方式,“闻”是指听取区域村民对被观察对象的综合评价,“问”是指与被观察对象交谈采集信息,“切”是指在汇总“望、闻、问”信息的基础上综合研判被观察者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在为期约3个月的观察期内,本研究分类识别并采集到了大量信息,被观察对象及地区间的差异性综合研判汇总如下:

第一,老农适应能力分析。老农是指一直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并以农业产出作为唯一或主要生活来源,且具备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精耕细作传统的一类农民群体。这一群体整体年龄偏大、体能欠佳,对现代农业科技认知能力薄弱或缺失,但对农耕却抱有极大的热情,加之精耕细作经验丰富,长期以来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体力量,对粮食连年增产及农业农村的发展贡献巨大。正如《求是》评论员所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4]。老农内生的自给性和封闭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已经较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的新要求,较难作用于供给体系提升质量和效率,原因在于老农受限于传统认知的囹圄,农事生产目的主要在于满足自身对量的需求变化,而对质的满足则认知缺失,这种认知进一步诱导其摒弃了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关注、学习及接纳,这也是农业生产质量走低、三量齐高、价格倒挂等供需矛盾存在的原因之一。endprint

由表1可知,老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最大限制因子根源在于其认知的守旧与观念的落后,如在产业价值理解、产业角色与目标定位、生产方式选择、产品销售等方面综合表征出传统农业强烈的自给性与封闭性特质,这种认知进一步传导诱使老农既不想也不敢多途径融资规模化经营、品牌化推广、市场化生产,而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循环之中。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5],它是对事物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是对办什么事以及怎样办好事的理解和认识。简而言之,只有人的思想认识到位了,行动才能精准发力四两拨千斤。因此,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在内的各项工作,其发展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认知及思路去看待问题破解难题,并以什么样的责任意识和意志品质去定位角色以持续获得发展动能。老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能力的提升,必须着重于老农认知匮乏问题的破解,首先必须切实强化对老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科学文化知识、国家方针政策等认知的革新与能力的培训,长此以往老农农业生产能力素质的提升才具备了可能性,才可能着眼于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绿色生产方式的推行、新产业新业态的壮大、科技创新驱动的强化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主要任务而转型农业生产方式,才能确保老农既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的宣传者,又成为传统农耕精华与现代科技的田间实践者,逐渐成长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农民、社会服务型农民的中坚力量,进而不断激活农业农村的内生发展动能,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助力农业供给侧提质增效。

第二,新农适应能力分析。新农是指曾经生活在农村或根在农村而后又离开农村的一类人群,如创业成功或进城务工致富者,或挤过高考独木桥事业有成者等。这一类人群或有知识有文化,或有远见有胆识,或有资本有人脉,其共同的特征是胸怀乡愁志在沃野,想返乡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作用于供给侧改革的优势明显,但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限制因子也是明显的。

由表2可知,一方面,与老农凭体力、凭劳动的自给自足不同,新农更显著的价值在于能借助其积淀的资源禀赋实现价值增值或价值再造,因而其价值实现过程无论是作用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还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均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新农虽根在农村或曾经生活在农村而根源于农,但基于求学、务工、经商等因素而又离农所产生的对农事生产一知半解的实际,显示新农具有不同生活境遇产生的多属性认知及能力特点。因此,新农作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适应能力提升的方法,与老农的作用方法相比,既有趋同也有相异。首先,趋同点仍然必须着眼于新农认知层面的革新教育。尽管新农一定程度上去除了老农浓厚的自给性和封闭性,但是农民意识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认知,农事生产跟风的盲目,如农业生产不顾及生态效益而唯利是图,农业技术或模式的选择认识不到位,及至生产类别的选择忽视市场需求而跟风明显,因此须要进一步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引导他们,加快推动新农适应供给侧改革特点的认知革新进程。其次,鉴于新农的关注点在于农产品或服务固有及其衍生附加值边际效益最 表1 老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主要限制因子

观察点存在的问题认知(认知守旧,观念落后)(1)老农带有显著的草根性,既有朴实吃苦的特點,也有残留的农民意识,表征为缺乏产业角色定位意识,满足于自给自足;(2)农业产业价值认识模糊,停留于自身吃饱饭、穿暖衣层面,农业安民功能意识浓厚,缺乏对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综合的辨判;(3)农事生产安排以区域资源禀赋及传统农耕习惯为基础,缺乏面向市场需求组织农事生产的意识,农业发展方式呈现粗放型;(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固守传统,且固执己见,现代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落后;(5)农产品销售随行就市、随波逐流,通过产业设计与规划提升农产品价值的认知缺失;(6)产业类别局限于种植业或养殖业,种植、养殖的类别及品种的选择遵循传统,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及农业科技的进步不敏感;(7)传统精耕细作认知与“石油农业”认知相互渗透,既坚守了传统农耕的精华,也被动吸纳了“石油农业”的不足;(8)在优质不一定优价的当下,老农还停留于重农产品数量的发展阶段,没有意识到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化以及产品与市场的渠道关系胆识(谨小慎微,畏手畏脚)(1)因土地制度切割形成的小农经济体制,在一些方面羁绊了老农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胆识,表征为规模化发展意识薄弱,土地流转意识淡薄,致农业经营规模化缺失,且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与抗风险能力低;(2)新方法、新工具、新模式、新品种导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畏手畏脚,怕失败、输不起致其裹足不前;(3)剩余农产品,即便是专营商品化农产品仅通过利益让渡的方式在产业链中分享劳动收益[6],获取环节性收益,并规避风险,不敢迎头闯市场获得更多的环节性收益;(4)寄希望于非农收入养家糊口而放弃农耕,但又不敢真正放弃农民身份而失去安身立命的稻草,致使农业兼业化明显,并长期存在知识(知识贫瘠,眼界狭隘)(1)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欠缺;(2)眼界狭隘,生活呆板农技(农技低下,能力贫困)(1)因循守旧传统农业技术,现代种植、养殖技术短缺,农业生产主要靠手工劳动,效率低、产出少;(2)农林牧渔不同部门之间物能有效整合技术缺失,表征为整合食物链、产业链等多环节多部门的接口技术缺失资讯(信息闭塞,辨判困难)(1)口口相传式的原始市场信息传播方式使老农对市场变化预判能力低,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盲目性,致使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明显,缺乏显著的新颖性;(2)农资购买信息不畅,农产品销售信息闭塞;(3)先进的农业生产作业方式获取信息不畅;(4)资讯短缺致其认识与操作各类市场的能力低下,力不从心并丧失发展机遇;(5)信息闭塞致其如何将自身的农业发展定位于整体市场结构中并获得一定份额的能力低下资金(资金短缺,融资无门)(1)自有资金有限,不能应对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2)融资能力较差,渠道不畅;(3)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路径不明,或资质不达标教育(学历低下,培训短缺)(1)被观察对象中45%的老农受教育水平止步于初中,55%的老农小学毕业,有高中、大学教育背景者为0,表征出受教育水平的低下;(2)职业培训覆盖面过窄,所观察的老农中仅有5%的人接受过农技培训,且培训无系统性、持续性,功效不大endprint

表2 新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主要限制因子

观察点存在的问题认知(认知保守,观念滞后)(1)新农既有朴实吃苦的特点,也有残留的农民意识,同时间或表现出浅层次的现代性,表征为产业角色定位意识模糊,农业生产以挣钱为价值导向,缺乏对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综合的辨判与关注;(2)农事生产安排以区域资源禀赋及自身能力为基础,缺乏面向市场需求组织农事生产的意识,或者意识薄弱且力有不济;(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固守传统明显,少量有现代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构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4)农产品销售随行就市、随波逐流,通过产业设计与规划提升农产品价值的认知能力不强;(5)产业类别不再局限于种植业或养殖业,但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低,且种植养殖类别及品种的选择跟风明显,对市场的需求及农业科技的进步敏感性偏低;(6)传统的精耕细作认知与“石油农业”认知相互渗透,既坚守了传统农耕精华,也被动吸纳了石油农业的不足;(7)在优质不一定优价的当下,新农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但没有意识到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化以及产品与市场的渠道关系胆识(谨小慎微,跟风明显)(1)新方法、新工具、新模式、新品种导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跟风明显,基于技术、模式等元素有差别化地开发农业产业谨小慎微;(2)商品化农产品通过利益让渡的方式获取环节性收益并规避风险是常态,而不敢迎头闯市场获得更多的非环节性收益;(3)多产联动发展胆识缺乏,与关联产业缺乏有机联系,前后关联度及分工协作水平低,致劳动效率低,交易成本高知识(知识面窄,眼界受限)(1)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市场拓展知识、处理生产经营与销售信息知识;(2)信息化、精准化技术知识短缺农技(农技偏低,能力欠佳)(1)生态农业节水节能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特种肥料施用技术、物能循环利用等现代种养殖技术短缺,仅有传统农业技术和低层次的现代农业技术;(2)农林牧渔不同部门之间物能的有效整合技术缺失,表征为整合食物链、产业链等多环节多部门的接口技术缺失 资讯(信息不灵,入市困难)(1)具备区域市场供需信息的获取及预判能力,但更大范围内资讯的获取及辨判力不济,易致供需失调,市场风险增加;(2)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能力较弱;(3)整合所得信息,如何将自身的农业发展定位于整体市场结构中并获得一定份额的能力偏低资金(资金匮乏,融资单一)(1)自有资金有限,不能应对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2)融资能力不强,渠道单一教育(学历偏低,培训短缺)(1)所观察对象中,33%的新农接受过高中教育,65%的新农是初中毕业生,有大学教育背景者占2%,显示出受教育水平整体性依旧偏低;(2)职业培训覆盖面过窄,所观察对象中仅15%的新农接受过培训,使产业的引导与培育水平低下,且有針对性的咨询与辅导缺失

大化的开发利用,而不在乎或将忽略低层次劳动力价值的获取,或者偏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产前提供优质种子、生态肥料、安全农药及可降解农膜,产中提供耕种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产后提供销售、运输、加工服务等。提升新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性,须侧重于其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农业政策的宣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热点的解读、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模式的培训等,即既要注重认知的革新,更要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这与老农认知革新达成后才可介入能力素质的培训不同,在较短时间内双管齐下,才能最大化新农对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持续提升其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力。

第三,知农适应能力分析。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涉农专业全日制毕业生134 780人,其中研究生19 443人、本科生59 796人、专科生55 541人,2015年涉农本、专科毕业生达到117 208人,比2014年增加了1 871人,呈现显著的增长态势[7]。正是这一类人群的增加,造就了一大批知农奔赴希望的田野。由此可见,知农是指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服务的全日制涉农或非涉农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含研究生),这一类人群不仅有知识、有文化,而且创新能力较强、眼界宽广,具备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投资者和农业经营的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他们将成为农业生产先进科技的示范者和现代农业的引领者,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坚力量。尽管知农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明显,但也存在农事生产或服务实践经验短缺、资金与人脉等各要素资源积累不足的劣势。

由表3可知,与老农、新农相比,知农的认知更具科学性,能力素质更具现代性,这对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知农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如认知偏激进、胆识既瞻前顾后又妄自尊大,并存在学科知识面偏窄、资源整合能力偏弱、实践经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大批涉农及非涉农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涌入农业领域的背景下,切实强化知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时代发展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与老农、新农适应能力提升方法不同的是,知农适应能力的提升除了新知识、新方法、新政策的培训及宣讲外,还更应侧重于对知农生产生活外部环境的营造,如建立创业扶持发展基金、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总之,不仅要从农业生产角度帮扶知农,还要从生活层面化解知农的后顾之忧,消解其农地所承担的保障功能远远大于它的生产这一功能认知,建构土地的固定性和保值增值功能成为农民最好的风险保障这一认知[8],才能让知农安心扎根希望的田野,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基于这一中坚力量的牢固支撑而不断深入发展。 表3 知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的主要限制因子

观察点存在的问题认知(认知现代,倾向激进)(1)农事生产安排以区域资源禀赋及自身能力为基础,面向市场需求组织农事生产的意识须要进一步提升;(2)执着于现代农业技术及模式的运用与构建,但忽视了对传统农耕精华的有机架构;(3)重书本知识的实践,俯身倾听老农意见的意识偏低,存在传统的即为落后的,现代的即为先进的偏颇认知;(4)吃苦耐劳的品质逊色于老农,自我定位于脑力劳动者的角色,对农事生产各环节亲力亲为的把控程度不够胆识(瞻前顾后,妄自尊大)(1)现行制度下,知农躬耕希望的田野不能消除其对目前及未来的不安及担心,身心羁绊于诸如社保、住房等重大社会命题的解决,徘徊于向左还是向右的彷徨中,而不能全然放开手脚从事农业生产;(2)在现代农业技术及模式运用与架构上具有先天的热忱,但是排斥传统农耕精华,易致技术或模式水土不服知识(学科专一,知识短缺)(1)传统的农耕精华知识缺失;(2)侧重于某一领域知识的掌握,系统的产前、产中、产后之三产融合发展的知识短缺农技(农技较强,能力较高)受教育背景的限制,知农专业知识各有侧重,或精通种养殖技术,或擅长市场营销与经营管理,或通晓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或熟练农产品递次加工技术,但具备三产融合发展的复合技能建构不完备,表征为对产业间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物质技术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与理解[9] 资讯(信息闭塞,辨判困难)(1)具备区域市场供需信息获取及预判能力,但更大范围内资讯的获取及辨判能力不济;(2)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能力较弱;(3)依据所得信息,如何将自身的农业发展定位于整体市场结构中并获得一定份额的能力偏低资金(资金短缺,融资单一)(1)自有资金有限,不能应对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2)融资能力欠佳,渠道不畅;(3)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路径不明,或资质不达标教育(针对性弱,培训短缺)(1)被观察对象中,71%的知农接受过中专教育,21%的知农接受过大专教育,8%的知农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2)职业培训覆盖面过窄,被观察知农中仅21%的人接受过培训,且培训无系统性、持续性,功效不大endprint

3 问题的破解:增强“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新三农”适应性提升的着力点应基于其主体特征的细分与辨判,明显体征出各有侧重的特征,如老农侧重于现代农业技术认知的革新与能力的提升,新农侧重于实用农技应用能力的提升,知农侧重于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提升“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能力?如何持续性地增强“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向影响?这不仅是农业农村提质增效工作须要通盘考虑的问题,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限制因子破解的当务之急。实践中,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开展以农民职业素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现代农业创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是增强“新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能力的基本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本研究认为“新三农”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既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给予引导,也须要有充裕的资金予以支持,还须要有健全的保障体系加以支撑,以及实用农业技术的内化培训实践,才能实现对老农的提升、对新农的吸引、对知农的储备,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基于“新三农”培育措施的落地成长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

为健全培养体系,本研究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助力“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适应能力的提升。

第一,广泛宣传,营造“新三农”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舆论氛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墙体广告、宣传栏、村委会公告栏及横幅等宣传阵地,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要义、目标任务、实现方式及重大意义等内容的宣传,确保宣传内容入耳更入心入脑,使“新三农”基本建立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的认知,做到农事生产方向性正确、目的性明确,成功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洪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基层干部或农村能人的影响力,建立起网格化的“一村一员一课堂”宣传体系,重点宣传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以及农作物和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以此强化“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知及实践能力。

第二,靶向“新三农”的主体特征,构建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首先,要贯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田间学校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体系,以之为载体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晋级认定办法,构建互补性强受众面广的农民农技培训教育平台;其次,要广集人才,聘请、抽调一批高层次专家组建专家师资库,同时聘请农村致富能人、产业带头人、农村合作经济领办人组建乡土师资库,作为“新三农”培训讲师,既强调培训的顶天性也深化培训的立地性;最后要开展好跟踪服務,特别是要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确保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农、新农、知农均能通过培训掌握基本的生产及经营技能或关键技术,并能作用于农业生产以促进其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

第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扶持发展基金,构建有利于“新三农”谋事创业的财政支农体系。建议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划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扶持发展基金专项,获得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的“新三农”可以选择规定时间内按比例偿还扶持资金,或通过认领指导发展3~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式作为扶持资金抵偿条件。一方面,扶持基金可以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将资金导向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聚集并放大星火燎原的效应,带动一大批想谋事创业的“新三农”致力于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培育并增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能。

第四,建立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保障体系,解决“新三农”的后顾之忧。对认定为合格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三农”,建议依据其晋级级数(折合接受培训教育及农业生产实践情况评定级数)分类纳入城市居民社保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偏重主体需求进行社保制度设计。如老农侧重于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制度安排,新农、知农侧重于农村宅基地购买权的开放及五险一金社保体系的覆盖与完善。

第五,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充分发挥外包承接方的优质资源对“新三农”的引领示范作用。首先,要通过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的建设,而聚焦现代农业有针对性地扶持壮大农技外包服务供给主体,并探索建立适应“新三农”及农技服务供给主体发展要求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机制,着力提高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耦合政府、农业科研院所、农民民间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以及涉农企业等多元服务主体资源禀赋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效能,进而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其次,要针对“新三农”科技增收能力偏低、市场经营能力欠佳、专业生产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借助农技外包承接主体优质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使“新三农”在接受农技外包服务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变革传统认知,促进其现代农业生产综合素质的增强。

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及至国家各种惠农、支农政策组合拳效应的显现,农业领域成为了创新创业的沃土,不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形势喜人,“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亮点纷呈,而且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正改造着一批老农人,催生了一批新农人,吸引着一批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加入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形成了极具活力的“新三农”,为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一背景下,持续增强“新三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能力,则是现代农业动能成功转换、动力有效接续的关键,农业领域的重要部门或关键环节的调整才能持续深入推进,进而随着自身的和社会的其他条件的改善,我国农业也就不再是弱质或低效产业[9]。以“新三农”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支撑力量,推动着农业的现代化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而对“新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能力的提升,必须抓好抓牢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汪 洋.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J]. 农村工作通讯,2017(7):5-8.

[2]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7-01-22)[2017-07-28]. http://www.moa.gov.cn/zwllm/ghjh/201701/t20170122_5461506.htm.

[3]王冀川. 现代农业概论[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求是》评论员. 做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J/OL]. (2017-03-31)[2017-07-28].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7-03/31/c_1120707432.htm.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94.

[6]卢 勇. 现代农业产业设计经营与管理[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698.

[8]程 佳,孔祥斌,李 靖,等.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与农地流转关系研究——基于京冀平原区330个农户调查[J]. 资源科学,2014,36(1):17-25.

[9]杨文钰. 农业产业化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沈友娣,卢美英,桂婷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路径探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50-52,57.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