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17年总目录

2017-11-21

老区建设 2017年24期
关键词:研究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吴永明(第22期)

试论如何在“四个伟大”格局中不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刘弋涛(第22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四个关键”胡春晓 邱国良(第22期)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刘清荣(第22期)

新时代,续写新跨越 李志敏(第22期)

新时代思想开创新世纪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熊文瑾(第22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体会刘金爱 谢 珈(第22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一次思想上的对标和看齐 吴永明(第24期)

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饶 晶(第24期)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找寻军转人生的幸福密码甘卫东(第24期)

愿做80年代“好后生” 程文燕(第24期)

唯入尘寰历甘苦,始信丛中另有天魏烈刚(第24期)

用四个“热爱”点燃青春梦想 熊文瑾(第24期)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与奉献 于龙广(第24期)

学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感悟 黄贝如(第24期)

知青岁月:习近平民本思想的源头活水陈 涛(第24期)

奋斗的青春最宝贵 汪 琼(第24期)

岁月当歌,人生七年 余忠阳(第24期)

【思想政治研究】

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若干思考——重读《共产党宣言》何兵兵 江晨颖(第2期)

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融入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探究——以瑞金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为例许德辉(第2期)

论新时代践行人民宗旨观的价值取向王海宁 何建华(第4期)

论《资本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当代价值宋青励 蔡东伟(第4期)

充分发挥党员民主监督的作用王 勤 余文祥(第6期)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王大圩 曾 铭(第6期)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 珍 王红光(第8期)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思考汤 丽 彭程宇(第10期)

探析当前高校系党支部理想信念教育能力新常态建设朱天济(第12期)

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三个维度段艳丰(第12期)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解读姜木枝(第14期)

浅论“四个全面”理论的科学性 雷 扬(第14期)

党建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 杨新红(第14期)

中国特色党际协商民主的发展现状与完善路径廖家财(第14期)

影响大学生村官心理和谐的因素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 余秀华 刘宸利(第14期)

大数据环境下学校精神助推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基于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探究詹建英 李玉龙(第14期)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视角下“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调查与思考——以Y县二都镇白槎村为例杨泽娟 程杨松(第16期)

苏区时期闽西青年工作与团的建设作用和特点蓝茶金(第16期)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探析刘婷婷(第16期)

试论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和实现路径彭 慧(第18期)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蒋尊丽 陈世浪(第18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六字方针”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 万思敏 龙瑞全(第18期)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模型研究李道淦 蒯海章(第18期)

政治参与的风险及边界: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回应 任嫦勤(第18期)

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思考彭杏龙 何兵兵(第18期)

大数据时代思想教育的微传播新路径赖晓琴(第20期)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以抚州市乐安县为例 梅辉和(第20期)

试论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中的主体作用 王 伟(第20期)

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高校加强纪律建设的路径探析邓幸俊(第20期)

关于学习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若干思考何兵兵 彭杏龙(第20期)

中央苏区党建经验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启示孟 颖(第22期)

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与责任探讨罗时善 徐 凌(第22期)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动员力提升路径研究赖晓琴(第22期)

井冈山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研究燕玉霞(第22期)

论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哲学解读与实践路径凌征福(第22期)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视域下中国梦的实现探究黄 珍 蒙慧芬(第24期)

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大学为例廖声丰 马韶华(第24期)

【“三农”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亟待实现“四大转变”程杨松 白自玲(第2期)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叶星星 姜 昱 黄 俊(第2期)

喀斯特山区土地流转的当代价值分析温 浩(第2期)

试论转型期中国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柏来任(第4期)

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朱佰颖 虞新胜(第6期)

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合作供给钟裕民 曹国平(第8期)

农村污染治理研究——基于环境代际正义的视角金玲霞(第8期)

供给侧改革视阀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闽东三村的实证考察郑 勇 黄雪丽(第10期)

村干部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条件分析——基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研究视角赵翌彤 邰秀军 刘 欢(第10期)

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刘晓丽(第10期)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为例高 玫 余永华 戈 丹(第12期)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提升的测度与阐释熊淑萍(第12期)

【纪检研究】

国企纪检干部如何履行好监督执纪之责的几点思考李千友(第14期)

【反腐研究】

浅析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法 陈大林(第12期)

【反贫困研究】

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视角下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研究孙根紧 丁志帆(第2期)

法治保障视角下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吴 彬(第2期)

科教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内动力汪晓莺 姚益军(第4期)

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实施路径及优化建议张春美 韦晓梨(第6期)

打造贫困女生教育扶贫的“江西样板”——关于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调查和思考上官涛(第6期)

金融支持国定贫困县 (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郭伙生 冯振中(第6期)

综合幸福问卷在高校贫困生中的应用分析燕玉霞(第6期)

结对扶贫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基于对山西省J县的调查发现傅鹏娜 龙文华 罗 琦 陈 蓉(第8期)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江西乡村民宿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靖安县三爪仑乡为例林 芸 吴 静(第8期)

打造雨露计划的“江西样板”——遂川县教育扶贫的调查与思考上官涛(第8期)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江西实践与启示——以吉安县“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为例刘清荣 刘忠林(第10期)

边远山区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以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为例林 芸 黄筱蓉(第12期)

陕北革命老区城乡居民脱贫致富调查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刘 琦 李志江(第16期)

构建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胡冠男(第16期)

乡村振兴视角下赣南苏区乡镇精准扶贫对策研究——以赣州市信丰县小河镇为例朱俊华 陈秀莲(第20期)

双向对流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实践与探讨——基于三亚市精准扶贫实践的思考陈冠铭(第22期)

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治贫方略的启示高莉娟 杨 超(第22期)

【历史学研究】

清代晚期的九江关及其商品流通廖声丰 廖剑南 刘生文(第2期)

略述南康知府翟溥福 阮浩衡(第6期)

浅论抗战前贸易统制思潮 杨福林(第8期)

史前东亚人种演化历程浅论子 扬 林伟龙(第10期)

法哲学视角下茶陵县工农兵政权的创建——纪念茶陵县工农兵政权成立90周年张曙光(第12期)

多视域的南蛮国地望考曹 毅 曹 莉 曹传松(第12期)

【文学研究】

刘辰翁交游词中的十六友人小考吴万和 王胜奇 董 宁(第14期)

【法学研究】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和分析何 露(第2期)

自媒体给行政执法带来的影响及其思考王广灿(第2期)

高速公路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举措浅析刘婷婷(第8期)

比较法视阈下流域生态补偿的路径选择彭光华 苏雄华(第12期)

基层综治在创新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以X县级市为例 谢德城(第12期)

江西生态立法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谢 丹(第14期)

浅谈地方立法引领推动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熊文瑾(第16期)

浅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刘 丹(第16期)

乡镇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梁丽华 尹嫒琳子 程喜中(第16期)

公民经常居住地认定的法律思考——从一个管辖异议案例说起周 丹 王玉珍(第16期)

农民工就业的法律援助及保障机制的完善思考单森林 俞志翀 陈 罡(第18期)

浅论代孕医疗行为导致的现实困境及法律分析——以“私人订制龙凤胎案”为视角熊文瑾(第20期)

【社会学研究】

流动人口、身份认同与城市包容:从纸质媒体看珠三角代耕农的社会角色向安强 高 婷 梅 畅 安 宓(第2期)

江西老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工作的阶段式方法高红英 冯寿林 胡坤敏 李亚丽(第2期)

南昌市公共自行车困境成因与破解之策邱安民 胡杨成(第2期)

衰落抑或复兴:农村发展现状之思——从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谈起曹世红(第2期)

社会触动的过程及其特征解析 朱振亚(第2期)

南昌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凌 丽(第2期)

内容分析法视角下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分析与政策建议陈 燕(第2期)

海南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现状研究张 琴 黄彩云(第4期)

试论“关系契约说”与“社会交换论”的契合梅 畅(第4期)

关于健全高速公路行业案件查处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的思考 李千友 王 伟(第4期)

后税费时代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选择与发展研究(上) 傅 琼 练 艺(第6期)

浅论赣县传统客家婚俗的变迁陈俊伶 樊凌云(第6期)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赣县传统客家婚俗肖 康 高国连(第6期)

后税费时代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选择与发展研究(下) 傅 琼 练 艺(第8期)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广场舞社会功能分析仰和芝 张余慧(第8期)

关于共享单车的道德思考 张 慧(第8期)

生态文明中的公平正义 唐予佳 吴小龙(第10期)

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及测度 熊淑萍(第10期)

社区广场舞扰民问题管理办法研究赖光金(第10期)

少数民族预科生择地就业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预科生择地就业的重力模型建构梅 畅 包姗娜 朱兆标 黎润恒(第10期)

论乡村的封闭与新乡贤的困境 邹心平(第16期)

简谈社会资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伍翠翠(第16期)

英美新三国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及借鉴——以农村空巢老人医疗服务为视角张贤木 聂志平(第18期)

【经济管理研究】

江西省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分析张 维 周 明(第4期)

内陆核电项目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建议措施——以江西省核电项目为例张 帆 罗志红(第4期)

后福岛时代世界核能产业发展论述雷 芳 娄思卿(第4期)

生态文明视角下江西省核能发展战略研究邱卫林 郑玉玉(第4期)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熊诗丽(第4期)

宜春市成为赣西三市中心城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研究叶星星 黄 俊(第4期)

智慧城市下鹰潭市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研究曹桂香 吴 玮(第4期)

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张 慧(第4期)

做强做大袁上万绿色经济区的思考叶星星 黄 俊(第6期)

禁伐政策背景下武宁县林农收入增长的路径探索王明锋(第6期)

关于石化企业效能监察的思考 钟 宏(第6期)

基于激励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 黄 珣(第6期)

江西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郑素芳 马 勇(第8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研究黄筱蓉(第8期)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赖光金(第8期)

江西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马 杰 吴翠霞(第8期)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风能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程星星(第8期)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与对策黄国华 戴 军 钱春燕(第10期)

赣江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定价和政府规制研究张 玉 穆璐璐 熊国保(第10期)

基于DEA的江西省采矿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尧志祥 邹晓明(第10期)

抚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研究王玲玲 周佩玲(第10期)

企业设备管理的历史变化及其理念特点涂 珊(第10期)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前的现状及建议曾 雯(第10期)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分析涂海丽 黄国华 乐 业(第12期)

技术创新系统分析及演化研究沈世超 沈克慧(第12期)

基于农产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公众参与农产品监管博弈关系研究 李智刚(第12期)

江西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 玉 熊国保 马智胜(第12期)

浅谈设备维修的备件库存管理 涂 珊(第12期)

江西冷藏货运SWOT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秦 明(第12期)

国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实践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丁宝根 邹晓明(第14期)

公共危机治理视角下邻避效应的机理分析及应对举措——以江西省彭泽核电项目为例张 帆 罗志红(第14期)

矿业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穆璐璐 熊国保 张 玉(第14期)

抚州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研究黄 晨 宋月婵(第14期)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与防范舒飞燕 贾泽丽(第14期)

跨境货代行业发展的要素分析 秦 明(第14期)

江西省宜春市洪塘镇庄溪溶洞旅游开发与利用付晓刚(第14期)

新赣商融入“一带一路”的思考黄 俭 肖学农(第16期)

新常态下江西省能源形势和能源需求预测王玲玲 马 杰(第16期)

新常态下江西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黄 晨 宋月婵(第16期)

住房租赁的需求与供给分析——以深圳和福州的对比分析为例陈 颖(第16期)

发展乡镇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秦 明(第16期)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老字号品牌升级分析林 芸 肖学农(第18期)

江西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对策涂海丽 黄国华 赵园妹(第18期)

江西特色小镇建设的制约因素及PPP模式的应用章临婧 丁德良(第18期)

江西省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徐细凤 余浩宇(第18期)

县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探索——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资溪县为例李小红(第18期)

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互动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张 维 张 帆 周 明(第18期)

抚州市能源消费因素贡献分析及节能对策研究马 杰 董筱宁(第18期)

抚州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张 燕(第18期)

从后发优势角度看江西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以抚州市为例 李 娟(第18期)

关于临川温泉景区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黄鹰西(第18期)

基层税务机关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刘 颖 胡小荣 黄晓慧 涂 鹏(第18期)

科技创新驱动江西省经济发展转型分析黄国华 涂海丽 赵园妹(第20期)

江西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金 阗 林芸(第20期)

PPP模式在江西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探讨章临婧 李 娟 张 燕(第20期)

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国美为例 张 彤(第20期)

坚持绿色崛起发展战略 助力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以抚州市为例 黄鹰西(第20期)

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问题探析——基于教师职业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唐林仁 钟漪萍(第20期)

“二次创业”背景下地税形象提升研究胡小荣 付庭贵(第20期)

中央苏区图书出版管理工作及现代价值研究兰月华(第20期)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及其意义略探舒建国 乔晓歌(第20期)

国际电商背景下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模式探究秦 明(第20期)

税务系统干部“数字人事”管理:理念转型、制度回应和完善路径 冷球先 郭如良(第22期)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王慧君(第22期)

论新赣商企业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培养衷 欣(第24期)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以江西省宜春部分学院为例罗贤勇 钟漪萍(第24期)

【文化与传播研究】

东莞民俗中的艾及观音信仰 阮浩衡(第2期)

江西全面推行工匠精神的理论思考与实现路径姚 婷(第2期)

论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朱翠贞 张卫平(第2期)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小说《逃离》朱秋荻(第2期)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研究陈 怡 廖丽蓉 宋丹丹(第2期)

文字编辑和版面设计策略研究 祝维宁(第2期)

浅谈中国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李泽宇(第4期)

整改前后Papi酱的吐槽话语研究及未来发展战略探究 黄 煌(第4期)

符号化运作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中的运用——以婺源“篁岭晒秋”为例 郑艳萍(第4期)

基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文同义词数据库的研究刘 成 王小芳(第4期)

现代文字编辑的素养与能力探究 祝维宁(第4期)

《双节堂庸训》思想文化研究 周 祎(第6期)

井冈山全堂狮灯的价值流变及其在当代的认同研究阮小娟 郑 岚(第6期)

习近平文艺思想初探 陈明华 王济海(第8期)

浅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途径刘婷婷(第10期)

浅析英文演说词的翻译 彭丹丹(第10期)

语音意识与英语词汇拼写相关性研究刘晓娟 刘春蕾(第10期)

从文化基因到红色基因:当下文化传承的历史选择周子渊(第12期)

建设文化强国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贺胜兰(第12期)

全媒体时代青年网民信任感的缺失及修复吴丹妮(第12期)

外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与对策余凯璇(第12期)

歌曲《风流江西》的文化阐释何世剑 张 晨(第14期)

井冈山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播路径探析邓菊云(第14期)

大学校训的意义、特点和功能 雷光斌(第14期)

苏州园林的美学思想 潘依华(第14期)

新时代广州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提升策略探论梁 茼(第16期)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盛夏妍(第16期)

红色故事的传播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张明海(第18期)

韩剧对中国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 康积勤(第20期)

刘辰翁交游词中的友人续考王胜奇 彭小猛 董 宁(第20期)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刘静江 谢 军(第22期)

东固传统造像工艺流程研究周 夏 王 增(第22期)

两宋时期鄱阳文学家与诗歌浅析董宁 彭小猛 王胜奇(第22期)

浅析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于龙广 胡 蓉(第22期)

略论大数据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传播 胡小红(第24期)

关于江西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余凯璇 傅宝珍(第24期)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旅游英语文本分析模式和翻译

策略研究 秦 文(第24期)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语言 黄贝如(第24期)

明代复古书院研究 邓惠兰(第24期)

【教育与教学研究】

浅谈项目管理在教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纪星玲 肖新元(第2期)

对分课堂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陈浩彬(第2期)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彭伟池(第2期)

浅论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邹颖佳(第2期)

从视觉模式分析《中东集市》 许祖华(第2期)

中学体育课程与体育中考及体质健康标准的融合林 君(第2期)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初探 陈蔓茜(第2期)

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行为研究余丽娟(第2期)

独立学院重视和发展通识教育的作用和措施初探万思敏 龙瑞全(第2期)

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詹莉萍(第2期)

企业技术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探究 唐 欣 康 健(第4期)

基于“两学一做”的教工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

构建的原则及意义探讨 胡 杨 林 芸(第4期)

基于自主发展意识的新任辅导员入职适应对策研究赖晓琴(第4期)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对策略探究龙瑞全 魏宏伟(第4期)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罗 洁 李胜连(第4期)

“交互主体性”视阈下《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教学模式探究 熊来平 陆 寒(第6期)

基于地方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为例王文彩(第6期)

“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视角邹 静 熊国红 卓贞玉(第6期)

地方高校多媒体教室有效运行模式探索高艳春(第6期)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余云宜(第6期)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吴小龙 汪宇玲 邓 蓉 钟日成(第6期)

浅谈增加小学数学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胡会龙(第6期)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问题研究——以贵阳市乌当区幼儿园为例宋 芳(第6期)

论大数据与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周 旺(第8期)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校企合作共赢模式探索 姚 武(第8期)

试析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李姣玲(第8期)

关于中外英语教师合作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孙 莹(第8期)

以行业化模式引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谢胜平(第8期)

少数民族预科生择地就业影响因素初探包姗娜 梅 畅 黎润恒 朱兆标(第8期)

从支部到团队:团队管理理论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的运用 王 平 成建玲(第8期)

启迪与塑造:诺奖得主屠呦呦的创新人格与大学生

创新品格的培养朱卫东 蔡德清 谭宗梅(第10期)

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现状及培养对策汪燕春(第10期)

浅谈以团学活动为视角的大学生传统文化礼仪素养培育路径 江文锋(第10期)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与构建蒯海章(第10期)

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周康乐(第10期)

健美操运动对于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江西服装学院为研究对象黄 琼 夏天舒(第12期)

“前校后厂”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江西华忆教育集团为例林慧英(第12期)

精加工策略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应用杜 娟(第12期)

小议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朱军平(第12期)

问题式专题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背景下优化思政教学的思考 张 洁(第12期)

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探析——以井冈山大学为例 罗 萍(第14期)

微课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陈满娥 谢 萍(第14期)

大学生手机APP 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傅建轩(第14期)

浅析工业设计专业构成艺术课程教学陈 翀(第14期)

大学生科研参与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仲小瑾(第14期)

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意识培养路径研究谭孟琳(第14期)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校企合作基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 姚 武(第16期)

论设计价值观在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徐 津(第16期)

大学英语四级新闻听力语篇分析及相关学习策略探究杜小红(第16期)

论互联网+智能手机在新闻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李 婷(第16期)

MOOC背景下地方高校公选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智慧树”教学平台为例杜 娟(第16期)

现实需求背景下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探究——以观鸟导游为例 张 丽(第16期)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倪筱燕(第18期)

论课余体育活动对90后大专学生不良心理的矫正作用 赖光金(第18期)

国内高校MOOC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探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敖卓盈 秦儒慷 诸金朗黄一秀 吴世杰(第18期)

国际经贸与跨境货运行业及高校专业开设的辩证分析秦 明(第18期)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研究——基于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与思考曾建平 罗红平(第20期)

《道德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刘德栋(第20期)

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融入思修课的探索与研究邓 超(第20期)

高职高专院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研究万 晶(第20期)

关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型教育的若干思考傅 俊(第20期)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自身原因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 韩 柱(第22期)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质性研究——以江西省W大学为例陈筱云 仲 玫 殷姝媛(第22期)

从医教协同的视角论医学人文教育——以江西省三所医院的案例为例刘逍潇 何翠媛(第22期)

教学方法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并运用——以商务专业语言课程为例徐浩越(第22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现状、问题与对策浅析——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秦 明(第22期)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探析杨应慧 邱其霖(第24期)

大学生自我力量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陈筱云 蒋 励 张黎凡(第24期)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途径探索——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刘素芳(第24期)

注册结构工程师制度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曹 健 刘靓芳(第24期)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春玲(第24期)

湘西土家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彭南巧(第24期)

【书 评】

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困境的思考——读吴仁平等新著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反思》 彭 坚(第2期)

【综 述】

关于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的研究综述李子君(第6期)

猜你喜欢

研究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造价超预算预防管理研究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