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当歌,人生七年

2017-11-21余忠阳

老区建设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少年郎清华园北京城

余忠阳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19篇访谈稿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组成,讲述了习近平从1969年到1975年间的七年梁家河知青岁月。这七年,他从懵懂青葱的北京知识青年成长为陕北 “黄土地的儿子”;这一路,他扎根基层、适应农村、改造梁家河;这一去,便是北京至梁家河的千里空间距离,也是由知青到村支书的七年蜕变,更是从黄土地到清华园的立志、立业、立功的人生七年砥砺岁月。

人生昧履,砥砺而行。只要足够相信、足够踏实、足够肯干,苍茫的黄土高坡依然可以呵护稚嫩的幼苗,它定会发芽、含苞直至绽放出惊艳世人的灿烂花朵。七年岁月,从北京城出发到扎根梁家河边,从15岁少年知青到成长为村支书,再从村支书走向求知的殿堂——清华大学。如今,梁家河村成为全国人民学习他、拥护他的旅游目的地、精神圣地。这里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起点。

一、岁月开新芽,北京城去梁家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王维的诗句道尽了人生别离的凄楚、寂寥、荒芜,往事越千年,新中国的知识青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上山下乡”,一场席卷中华大地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略显稚嫩的习近平在15岁时选择离开环境优渥的北京城,奔向祖国需要的地方——陕北梁家河村。他是知青人群中较小年龄的一位,本可留在环境优越的北京,他却选择了知青人生、条件艰苦的陕北梁家河。老师舍不得年少的学生离开,亲人看不得再难见上一面的家人远去,玩伴难离共同的话题和欢乐。但少年的习近平决定的事、认准的理哪管风浪萧瑟,只顾风雨兼程,内心深处早已立下“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来到梁家河村的习近平起初是不适应的,如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到:“初到梁家河时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问题”,初到梁家河村,摆在他面前的有 “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满房的跳蚤,无法入眠的卧室;少的可怜的油水,难以下咽的酸菜;高强度的劳作,低的可怜的工分;“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北京与梁家河不仅是名字和地理上的差别标识,更是磨砺少年习近平的第一试验场、最佳磨刀石,亦如寒冬腊月俏丽枝头的梅花新芽,耐人寻味。

二、岁月竞含苞,少年郎成村支书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松下幸之助在提到逆境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时认为:“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时年仅15岁,名副其实的少年郎、庄稼地里的门外汉、农村生活的新手。来到梁家河闯过了“四大关”,练就了农村劳动本领,与村民一起挑粪、拉煤、放羊、打坝……,收获着劳动带来的喜悦和充实,感受到了乡亲们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使他在“黑帮子弟”、“反映情况”、“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无端非议中解脱出来。

习近平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全村人的大力支持和个人的艰苦努力下,从“黑帮子弟”少年郎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上任伊始便带领大家办沼气、开铁业社、掘水井、成立缝纫社……为百姓带来生活便利,提高生活品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无论在哪,身处何地,始终坚守着那份信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岁月烂漫花,黄土地到清华园

矗立黄土山巅,任凭狂风漫天。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充实的,也是苦中有乐的。他会在放羊的空隙里摊开书本认真阅读,或拖着疲惫的身躯就着昏暗的油灯倚靠床头细细品味历史、政治、军事、哲学等书籍,无论中外古今,或诘屈聱牙或奥涩晦昧,所有能阅读的书籍在他心里都想 “再看一会儿”,这样的阅读习惯,使他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思想,也铸就了他如今的领袖魅力。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从北京城来到千里之外的梁家河,再从梁家河边来到水木清华,七年,习近平尝够了人生别离,这一别离便是千里,这一别离便是人生最灿烂的七年。

从北京城到梁家河,再从梁家河到清华园;从福建、浙江、上海到北京中南海。这一路,习近平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始终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站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这棵发芽于梁家河的花朵,早已盛开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璀璨夺目。

猜你喜欢

少年郎清华园北京城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新年新梦想
蜈蚣井的传说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归来者
诉衷情
清华大学之“清华”的由来
北京城雕劣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