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方法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并运用
——以商务专业语言课程为例

2017-11-21徐浩越

老区建设 2017年22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法教学方法

徐浩越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及特征

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导论》中对教学方法的定义是:为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教学。教学方法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指导下,教育者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育者自身的特点,为更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选择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论中,教学方法通常是指讲授、讲解、讲演、启发式谈话、读书指导、演示、实验、参观、实习、练习、讨论等方法,这些是狭义的教学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的《教育大辞典》将教学方法定义为: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教学方法简单来说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它是教与学方法的统一。教学方法是师生之间相互联系,通过特殊认识过程,达到特定教学目的的一种特有的工作方法。

总结以上两种定义: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教师与学生是并存的,教师是主导而学生则是主体。现代高校中,教学方法主要有目的性与层次性、多样性与灵活性、时代性与探究性以及工具性与手段性这四种特征。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从实践中寻找。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因此教学方法有多种分类,例如,教法与学法的平行分类。这种分类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分类方法,它将教学方法分为教授法和学习法。教授法包括讲授、讲读、谈话、演示等;学习法包括练习、实习、作业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人强调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教学规律是受学习规律的制约,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受学习方法的制约。有人将学习方法归纳为五种,即模仿、抽象概括、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总结提高。与学习方法相对应的有示范教学法、概括教学法、求解教学法、推理教学法和反馈教学法这五种教学方法;此外,也有人从记忆、理解、探索三个思维水平和知识、技能、态度三种学习内容的两个维度将学习分为记忆、领会、解疑,模仿、操作、试误,效仿、体验、反思九种学习方法;与之对应的,是将教学方法分为陈述教学法、论证教学法、设疑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导练教学法、陪练教学法、约束教学法、陶冶教学法、剖析教学法等九种。当然,也有存在依据教学过程的分类。这种分类是按照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将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包括几个小类。第一类是组织认知活动的方法;第二类是刺激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刺激学习责任的方法;第三类是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包括口述检查法、书面检查法和实际操作检查法。

三、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战略。它直接关系教学效率、学生基础、教师发展等,是一种决定课堂教学生命的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恰当,教学事半功倍,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则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对工作中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通常都是较为困难的工作。就当代高校教师而言,已初步解决了教育理念、教材知识与结构等问题,现在的主要困惑在于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中,课堂教学各种教育理论都在起作用,都在指导教学,各种新的教学法层出不穷。由于教师对各种教学理论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搞不清运用哪种方法更好,什么样的方法适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么教学质量可能会明显下降,同时对于教师能力以及学生素质也有可能产生滑坡。

四、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育哲学导论》中提到的高校教学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科研训练法以及自学指导法。以商务专业的语言课程为例,课程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既要贴近商务专业的专业课程性质,又要符合语言课程教授的实际情况。商务专业课的第二语言传授是作为其他商务专业课辅助工具为存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第二语言,提高他们第二语言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是其基本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个人认为,作为商务专业的语言课程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启发式讲授法以及新兴的双语教学法。

首先,启发式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进行任何教学都应贯彻的,也是运用任何教学方法都应坚持的。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提出的,由于注入式教学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而启发式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应当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其次,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目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典范文章。

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不能只从形式上看,不能只追求课堂提问的次数和学生发言的人次、时间,而要从实质上看教学是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提问不一定都具有启发性,像那些过于简单浅显的问题和过于复杂深奥的问题,都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前者,学生不用去想,后者,学生无从去想。运用启发式教学,也不一定每个问题都要求学生立即正确回答。有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

其次,新兴的双语教学的方法,简单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沉浸式教学法(Immersion Model),即完全运用准确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课堂形式,第二语言是课堂上主要或唯一的教学语言。这种模式适合于教师和学生第二语言水平都比较高的教学活动;二是双语过渡式教学法 (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且自然地运用第二语言进行口语教学,是一种汉语以及第二语言自然结合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学生第二语言水平处于中等层次的教学活动;三是维持母语教学法(Maintenance Model),即以母语为主,运用少量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适合于学生第二语言水平处于低层次的教学活动。对高校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有过第二语言学习的经历,大部分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双语过渡式教学法是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五、结论

我们所说的普通教学,它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传递知识经验、创新知识经验、加速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教育实现了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和以语言文字形态记载下来的精神文化。人类所以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助历史的阶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正是由于通过教育这个传递与积累知识经验的重要环节,得以承上启下,使人类了解过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同时,教育也促使人成长为社会成员,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明确生活目标、信仰和追求、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需要与价值取向;获得应有的社会生活技能;明确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角色等等。最后,教育作为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作为劳动力的生成和社会化的基本手段,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永恒的职能。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认真对待教学并且选择正确适合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是对学生以及自身的负责。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教学法教学方法
基于儿童经验的识字教学方法例谈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