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哲学解读与实践路径

2017-11-21凌征福

老区建设 2017年22期
关键词:自然界理念绿色

凌征福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指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发展的新型发展理念。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证生态平衡是其内在要素;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其目标。总的来说,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拓展到环境、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

(一)绿色环境发展

人类生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环境发展就是指通过有计划地利用环境资源,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损害,保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保证人类生产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然环境。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避免使用对环境有毒害的原材料,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把生产中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二)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和经济同时产生效益的所有经济实践活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稀缺,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也一直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煤、石油等消耗型资源过度使用造成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加剧。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发展不少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我国的自然环境也是呈恶化的趋势。自然环境的破坏迫使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三)绿色文化发展

绿色文化发展是资源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态伦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规范。这是对绿色环境发展和绿色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升华。绿色发展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使人们树立良好的生态平衡观念,摒弃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解读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马克思认为人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肯定了自然对人和社会的决定性,但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只有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和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

辩证唯物主义注重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马克思说到“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给我们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生活和劳动就无法进行。这也强调了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不应该居于自然之上,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必将会受到来自自然的惩罚。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劳动对自然进行改造,但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绿色发展观就是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看到自然的客观规律的客观性,在发展生产的实践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共生,不过度开发,注重生态平衡,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说,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的新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二)中国传统哲学解读

虽然在近代之前中国并没有没有关于绿色发展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在中国的很多传统著作中看到关于生态思想的论述。最早表现出这些生态思考的是道家的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道家非常看重“道”的重要性,“道”在道家看来就是指自然规律。老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将人和环境看作共生的统一体,追寻二者的和谐共生。道家同时还认为万事万物是“生生不息”的,要顺应事物的生长规律,要树立反对奢侈、取之有度的持续发展理念。荀子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自然界有它自身的规律,它的存在和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除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不少其他生态文明思想。孔子认为人与其他生物是平等的,倡导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处;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与人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照应;佛教认为“众生平等”,提倡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绿色发展理念实践路径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1.加大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理论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加强理论研究,才能成为行动的指南。开展绿色发展理论研究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研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把绿色发展理念和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把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建设和绿色发展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绿色发科学理论素养。

2.强化绿色发展观念宣传。在全社会提倡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理念,转变漠视生态资源的思维,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强化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明白离开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我们将无处立足。

(二)完善绿色发展机制

1.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绿色发展的社会共识转变成法律意志,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针对一些企业和单位漠视法律法规的现象,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完善的政府机制,推进国家层面的绿色行政。

2.完善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资源成本、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适当降低绿色信贷的标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资源保护、污染处理等领域的信贷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的节约资源行为。通过市场推进,融入市场竞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倡导绿色发展行为

1.推动绿色发展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绿色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持绿色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引导,也需要民众的参与。提升绿色科技的使用范围,坚持在合作和竞争中共同推动发展,使绿色科技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生机活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生产企业可以尝试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的过程中加入创新元素,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护自然资源。

2.促进绿色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是每个国家在发展中都面临的难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传统消耗资源的道路只会带我们走向资源枯竭、让子孙后代面临 “无米下锅”的局面。绿色经济就是要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重复利用的新能源,对污染大的工厂、企业进行整改,强调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的高效利用,营造绿色自然环境,实现发展与环境二者相互协调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傅云龙,陆钦.老子·庄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06.

[3]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张叶,张国云.绿色经济[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贺宁.论绿色发展[D].陕西:延安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自然界理念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漫画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