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2017-11-20徐桁

青年时代 2017年28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徐桁

摘 要:目前,我国中医类高等院校普遍在中医类专业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为有效解決此类问题,有必要专门针对中医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对于中医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笔者有三方面的设想:必须注重教材的选用,在通用大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尽可能对中医类专业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加强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具有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学生对中医文献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医类高校

目前,我国中医类高校中大部分开设有大学语文课程。中医类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提高语文特别是古代汉语水平和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国中医药类的主要理论和著作大多都是我国古代医学家以古代汉语的形式写作而成。没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于中医著作原文的理解就可能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学习、领悟的偏差,这也正是中医类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原因和目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医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教师授课流于形式、学生学习迫于无奈的现实,因此,中医类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目前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种类繁多,各不相同,且不同的教材倾向性有所不同。较主流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即目前各个高等院校使用最为普遍的教材是由徐中玉先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第九版)。这部教材体例清晰,脉络明确,所收录的课文层次分明,类型全面。但对于中医类的学生来说,有失于针对性,其中包括的古代汉语类的内容比例偏小,难度偏简,而现代汉语内容及外国作家作品偏多。这对于一般需要提高综合语文能力的高校学生而言当然是必要的,但对于中医类专业学生来说,缺乏针对性。

因此,中医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改革教材。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看哪部教材选用率高就选用哪部教材。在考察十余种常见大学语文教材,经过对比,我们认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亚军主编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较合乎要求。其包括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如《<论语>六章》《<老子>六章》等共计10篇,古代文学类课文,如《唐宋诗词六首》《祭欧阳文忠公文》共计31篇,涉医古代汉语类如《<黄帝内经>四则》《诸子论医三则》等共计10篇,此外,还包括《国学要略》《中国文学要略》及《中医古籍常用文体》等通论类篇目。这部教材针对性强,对中医类专业的高校学生进入古代汉语特别是医学古文的表达逻辑,有较好的培训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部教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该教材在古代文化类课文的选编上,会选入一些难度很大的课文,类如《<周易>三则》,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样难度的古文实在难以学习和理解,甚至对于教师来说,在讲授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难度。二是该教材的选文未能根据全国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进行取舍,不少课文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例如《湘夫人》等篇目就存在重复的情况。因此,授课教师应有所取舍地使用这部教材,讲授课程的取舍、先后、详略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加强多媒体的应用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多依赖于教师按照教材向学生讲授,这样的讲授方式对于教师而言,虽然能够较好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授课任务,但是对于中医类专业学生来说,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医类高校大学语文以古代汉语为主,相对难于理解,传统授课方式给学生留下的思想死结较多,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第二,对于中医类专业大学生来说,学习大学语文不仅是学习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古代汉语的语法、修辞以及古代文化知识,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很好地阅读研究古代医方书。如果这些门类内容仅仅靠教师讲授,会显得很不直观。因此,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改革传统授课方式,加强多媒体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多媒体的PPT制作,是课改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中医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PPT制作,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医类大学语文注重古文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以及词汇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应当在PPT中特别标明,以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二是不论是对字词句段意的讲解,还是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都要有意识地向中医药知识靠拢,并在PPT的内容中有所体现。例如,讲解某个特殊语法时,需要举一个课文以外的例句,就可以从中医类著作中寻找相关内容。

总之,在中医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充分展示课程重点,并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特别是古代汉语知识与中医药学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还会让学生体会到大学语文学习的针对性和重要性。

三、提高中医类篇目的课外阅读意识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对中医类专业大学生的针对性,因此,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还远远不够,还应适当增加相应的医学经典篇目的课外阅读和学习。当然,这样的学习要有别于中医专业课程对篇章的解读,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点不在于讲解医学原理,而在于从语言理解的角度阐释篇章内容。

既然是课外阅读,就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可以规定阅读篇章或者范围,规定学生在多长时间内读完。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孙思邈的《千金方·大医精诚》,该篇目篇幅不长,难度也不是太大,可以规定学生在3天左右的时间里阅读完毕,疑难字词和有疑问字词可以让学生查阅《古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之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相关的封闭式和开放式的论题。例如,封闭式论题设置:在《大医精诚》中,作者孙思邈从哪几个方面谈成为“大医”的条件?开放式论题设置:作者说医者要有恻隐之心,即使治病救人也尽量少用活物入药,但现代医学使用大量实验动物,对此你怎么看?对于前一类问题,答案必须是统一的,这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提前熟悉了解该课外阅读篇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完全掌握该篇章的目的。对于后一类问题,不应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中医进行深入思考。

应当注意的是,这项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中医学精典的阅读意识和自学能力,切不可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总而言之,中医类髙校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尤其是古代汉语部分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何提髙中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依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命题。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相信会对这一命题有所帮助,也能很好地加强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亚军.大学语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