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研究

2017-11-16吴燕霞①黎贞妤钟瑶卢细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功能恢复

吴燕霞① 黎贞妤 钟瑶 卢细明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对促进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7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髋关节评分、抑郁评分、护理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评分、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持续性护理; 功能恢复; 髋关节评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0-0073-02

髋部骨折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髋部肿胀、疼痛剧烈是髋部骨折的常见临床表现,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报道指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对预防切口感染、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具有理想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基于此,笔者所在医院就收治的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予以不同护理干预,选择最佳的护理干预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63~84岁,平均(71.25±5.26)岁;因摔伤导致髋部骨折的患者50例,因交通事故导致髋部骨折的患者17例,因其他原因导致髋部骨折的患者3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62~85岁,平均(70.53±4.63)岁;因摔伤导致髋部骨折的患者48例,因交通事故导致髋部骨折的患者18例,因其他原因导致髋部骨折的患者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70例观察组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病后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因此患者往往会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无法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效果及预后效果。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基本家庭情况,主动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2)康复指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运动耐受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制定功能康复锻炼方案,结合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通过被动床上锻炼、主动床上锻炼、下床活动等相关训练锻炼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3]。(3)持续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并为患者建立档案,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住址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从而更加及时掌握患者的恢复进度,并适当帮助患者调整康复训练方案[4]。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凭借QQ、微信等平台随机为患者及其家属解决疑问,提供指导。

1.3 观察指标

采用文献[5]Harris评分及抑郁量表SDS对本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文献[6]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和计算,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髋关节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

两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时的髋关节评分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出院1个月及3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和抑郁评分较比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的相关指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后的护理依从率97.14%,并发症发生率2.86%,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的对照组70例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1%和1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后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的对照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钙质逐渐流失,随着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髋部骨折作为老年人群常见的严重损伤,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手术作为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有效治愈方式,由于老年人群身体耐受性较差,患者术后恢复期相对较长,一旦护理出现疏忽和不及时等问题将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7]。持续性护理作为一种优质、全面的高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消极情绪,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适度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改善受损的髋关节功能,并予以持续性的护理服务,随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和咨询,有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和恢复,对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8]。endprint

本次试验选择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予以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及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结合本次试验研究所得结果显示,予以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为97.14%,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的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率为85.7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86%。另外,两组患者出院时的髋关节评分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及3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及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此,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安抚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并且将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促进患者术后愈合和恢复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莉莉.持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48-49.

[2]张仕芳.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9-20.

[3]郭向丽,张海青,刘彩霞,等.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3,11(11):971-973.

[4]王玉华,顾卫东,张玉萍,等.护理干预管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109-111.

[5]高远,屈波,孔丹,等.护理干预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6):614-617.

[6]蔡真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73-75,79.

[7]王菊香.持續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4):43-45.

[8]郭艳玲,阮彩莲.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84-1485.

(收稿日期:2017-03-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
高压氧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直系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