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的《久保与二弦琴》

2017-11-16戚莹莹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电影文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弦琴甲虫跨文化

戚莹莹 张 静(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不仅在经济与资本上进行了更为频繁,向着更为纵深方向发展的交流,在文化领域内也开展了跨度更深,内容更丰富的彼此合作。电影艺术也不例外。近年来,电影人们进行了跨国家、地区乃至于跨民族等类型的创作,在落脚、吸纳本身文化优长的基础上又汲取某种异质文化中的元素、情感或文化内涵,从而既实现了艺术上的创新,又实现了对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吸引。美国新锐导演特拉维斯·奈特的《久保与二弦琴》(KuboandtheTwoStrings,又译为“魔弦传说”,2016)便可以视作是跨文化传播下的产物。相对于同时期大热的,由迪士尼推出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Zootopia)和《奇幻森林》(TheJungleBook)而言,由LAIKA推出的《久保与二弦琴》则独辟蹊径,不仅在技术上采用了定格动画的制作方式,并由于电影披着日本美学元素的外衣,用以讲述带有普世意味的家族故事,同时又掺有美式幽默,因而被称作开辟了“和风美式”的动画风格。电影也因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精良与别出心裁而得到奥斯卡、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长片的青睐。而《久保与二弦琴》的特色并不仅仅在于“日瓶装美酒”那么简单,它的跨文化特质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的。

一、元素借用

在《久保与二弦琴》中,最为明显的跨文化特征便是对异质文化元素的借用,这也是观众最容易理解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末,好莱坞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从东方历史和东方文化中选取一些或带有怀旧或古典意味,或有着神秘、魔幻色彩的元素,如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来为电影营造一种属于异域的,让观众感到新鲜和陌生的文化情调。这对于本土观众来说有着立竿见影的刺激作用,而对于取材方文化的观众来说,也能得到一种文化上的亲和感与共鸣感。而随着这种元素借用在电影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观众甚至可以看到好莱坞开始使用全片来讲述一个东方故事,如迪士尼的《花木兰》(Mulan)、梦工厂的《功夫熊猫》(KungFuPanda),其故事背景显然是发生于中国的。但必须阐明的是,全方位地借用依然是借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式的可见的服饰、建筑、武术招式,以及不可见的人物关系等,都是美国电影人根据美国观众熟知的审美接受方法来创造的奇观,他们在电影中所构建出来的温柔、神秘,具有博大精深文化能量的东方,是针对西方人对宁静、归属感等情感创造的幻梦。在理解了这一点的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全片故事都在日本发生的《久保与二弦琴》中出现的诸多日本元素,如主人公久保的弹弦说唱,折纸艺术,阴森、诡异的东方魔法,以及村民们在河边的祭奠仪式等,都并不能改变电影是一部美国电影,而不是一部日本电影的事实。

如在电影中,大量日本浮世绘、纸手工艺中等美术艺术的场景或动物被移植到了故事中,这一点也为奈特所承认。如电影一开头久保母子遭遇的海上风暴,其灵感就来源于著名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图》。又如小镇上的房屋样式则来源于日本版画家斋藤清的作品。而斋藤清的艺术本身也是跨文化的产物,他钻研东方木版印刷工艺时,曾经深受毕加索等西方画家的影响。这就使得《久保与二弦琴》又增添了一重跨文化意味。

同时要指出的是,《久保与二弦琴》在呈现给观众丰富的日本文化元素的同时,又借用了其余东方文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半蔵的甲虫造型。在电影中,观众很容易猜到甲虫便是久保的父亲,猴子则是久保的母亲,但是猴子之前是作为半蔵的木头玩具出现的,始终陪伴在半蔵的身边,而甲虫的出现则是突兀的。在埃及神话中,圣甲虫(即中国人惯称的屎壳郎或金龟子)象征的是太阳神。而在电影中处于主人公对立面的人则是月神。日月之间的武士是水火不容的。半蔵留给久保的战袍和盔甲上的甲虫图案从埃及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便是太阳神的图腾,在久保得到盔甲的时候,盔甲散发出的也是如阳光一样的金光。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半蔵一直能与月神相抗衡。而并不了解这一点的观众便很容易困惑于为什么半蔵作为一个英勇的武士,最后却以一个滑稽的,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甲虫形象出现。所以,《久保与二弦琴》还杂糅了非日本的东方文化元素。而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拿来”的利与弊也是同样明显的。其优势在于,电影画面的隐喻性得到丰富,而缺陷则在于,跨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交际障碍,部分观众无法将甲虫与太阳这两个意象联系在一起,从而无法在心中建立一个导演所期待的半蔵形象,这便是交际障碍的体现。

二、情感设定

文化被认为是“由一个社会或社会集团的精神、物质、理性和感情等方面显著特点所构成的综合性整体。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生活方式、人类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播和信仰”。可见情感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同样是电影的核心之一,是任何一部电影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在《久保与二弦琴》中,如果说直观上的诸种视觉元素带有日式文化的标签,那么在需要观众进行体味的深层情感上,电影宣扬的依然是美式的情感和价值观。

电影中一再强调的情感是属于家庭的,“爱”被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只要对LAIKA之前推出的几部作品稍有了解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亨利·塞利克的《鬼妈妈》(Coraline),抑或是克里斯·巴勒特和山姆·菲尔的《通灵男孩诺曼》(ParaNorman),这些电影都以略带哥特风格的、稍显黑暗的叙事,彰显了和那类“合家欢”动画电影同样的情感,即对家庭之爱的维护。这其实是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有关的,这也正是在电影一开始,久保和母亲的亲昵互动被诟病为脱离日本大众母子关系的原因。

首先电影是一部少有的讲述父母陪伴孩子,并双双死去的动画,这涉及了日本的死亡哲学。但是对这种死亡哲学的阐释,动画是以“爱和记忆”来主导的。在电影中,久保意识到“当你变得越强大,这个世界会变得越危险”,这是他的第一次成长。而他的第二次成长则是他发现了记忆是有威力的,但家人离开自己死后,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死者对生者的爱能够帮助他对抗这种危险。因此电影始终强调的是对爱的给予、追寻和记忆,人类因有爱而得以延续。在电影题名中“二弦琴”指的其实是日本传统乐器三味线。这是一种以三根弦来演奏的乐器,而题名中的“二弦”指的便是久保的父亲和母亲。久保的这把拥有魔力的三味线先后在战斗中断了两根弦而无法弹奏,久保分别用母亲和半蔵身上的物品拧成了两根弦,最终战胜了月神外公。而久保自己便是那第三根弦。一家三口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彼此支援,给予对方爱和记忆的。除此之外,弦(string)在英语中还带有纽带、羁绊的意味,这暗示的是久保对死去的父母念念不忘。

三、文化内涵注入

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对峙和互动是复杂的,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文化自觉的主导下,在叙事中注入不同文化的内涵,使得处于跨文化交际双方的观众都可以对电影进行解码。日本以及东方文化的历史文化积累是丰厚的,《久保与二弦琴》主创将其结合在叙事之中,找到了“东”与“西”之间的契合点。这些内涵的加入,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视野,也为其余电影的主创树立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参照。

以半蔵的遭遇为例。即使是了解《宝莲灯》和七仙女故事的中国观众,也较难理解为何久保的两位姨妈选择将半蔵变成甲虫而不是杀死这个劲敌。这与日本文化中的耻感文化有关。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经指出,在西方人尊奉罪感文化时,日本的文化类型却是受耻感文化主导的,这种文化甚至影响到了日本国家制度的设计。在《久保与二弦琴》中,两位姨妈反复重申半蔵给她们带来了“失去”的痛苦,即从她们的身边夺走了她们最崇拜、最依恋的大姐。作为报复,她们也要让半蔵感受到“失去”的滋味。于是半蔵没有失去生命而是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并且被化身为一只大甲虫。在他仅有的记忆中,他以为自己曾经是半蔵手下的一个士兵,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一只甲虫。在日本文化中,最大的耻辱并不是死。半蔵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又被抽掉了记忆和荣誉,这就是两个姨妈对半蔵的要严酷于处死的惩罚。随着半蔵的记忆在陪伴久保的过程中逐渐恢复,他势必越来越难受。这种设定也为电影带来了更多的笑点和感动之处。例如,由于甲虫的身躯,半蔵在仰面倒地之后无论如何都起不来,需要久保的帮忙,并遭到了猴子的嘲笑。又如,即使是在已经失去记忆,变身为虫的情况下,他还是对猴子(变身之前的妻子)动情。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由于本尼迪克特当时并没有亲身在日本进行实地考察,因此她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日本民族的行为方式的判断并不是完全准确的。但是本尼迪克特所建立的诸多理论早已在西方社会深入人心。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久保与二弦琴》中。

如果说对半蔵这一角色的塑造带有日式耻感文化与美式幽默的融合,那么在对最后决战的处理上,电影则显然是将美式电影中的个体英雄成长叙事套路与东方文化中的感化文化进行了结合。在久保与外公月神的决战中,贯穿了整部剧情的,久保辛辛苦苦寻找的父亲的三件“遗物”并没有派上用场。这实际上是因为对三件宝物的寻找是久保的成长过程。母亲因为半蔵的一句“you are my quest(你就是我人生的目标/意义/征途)”而被打动,放弃了神仙身份与半蔵结婚生子。而久保在电影中也经历了一个寻找自己人生目标/意义的过程。对三件宝物的寻找代表着他对自我身份的认识。而在收集齐了三件代表暴力的武器后,久保已经真正看清了自我,即自己应该放弃暴力(武器),而选用琴艺(家人温馨的记忆和爱)来打败外公。这里则体现的是东亚的佛家和儒家文化中的感化。这在之前的美国动画电影中是极为少见的。一般反面人物或是被打败,或远遁,或被囚禁,为影片拍摄续集埋下伏笔。而《久保与二弦琴》中则选择了对反派进行感化式的救赎。村子被毁而村民们选择了原谅他,并为已经失忆的外公共同编织了一个“他是大好人”的谎言。外公直接害死了久保的父母,并夺走了久保的一只眼睛,还差点杀死久保。但是久保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仇恨,容忍、接纳已经没有威胁的外公,给予他第二次做人的机会。在对外公的原谅中,三代人的恩怨被彻底化解。这在之前强调以除恶务尽,令观众感到大快人心的美国动画中是极少见的。

在利益的驱动以及艺术自身进化的驱使下,电影艺术中的跨文化传播接受已经是一个无可逆转的趋势。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观照《久保与二弦琴》,便不难发现美日、东西乃至新旧文化的重建、交织与缠绵。

猜你喜欢

弦琴甲虫跨文化
小甲虫遇险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甲虫有身铁布衫
酷甲虫“屎”里逃生
口弦声声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甲虫来了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弹起四弦琴
章鱼八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