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2017-11-15葛振忠

中外医疗 2017年24期
关键词:纳美芬抢救

葛振忠

[摘要] 目的 分析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该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实施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依照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上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4%和92.6%;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7±1.3)h、(12.2±2.3)h、(4.8±0.3)d,观察组患者则分别为(6.4±1.2)h、(8.9±1.0)h、(2.0±0.5)d;和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DS评分和APACHE评分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HDS评分和APACHE评分分别为(12.4±2.1)分、(22.2±3.5)分,观察组分别为(21.6±2.9)分、(13.5±2.8)分。 结论 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纳美芬;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8(c)-0145-03

Application Value of Nalmefene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GE Zhen-zho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Wuxi Peoples Hospital, Wuxi, Jiangsu Province, 214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almefene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Methods 5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basic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nalmefe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as stctistically significant,(92.6% vs 70.4%)(P<0.05), and the coma time, awareness recovery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as stc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6.4±1.2)h,(8.9±1.0)h,(2.0±0.5)d vs (9.7±1.3)h,(12.2±2.3)h,(4.8±0.3)d], and the HDS score and APACH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n obvious advantage, and the differences was stc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which were respectively(12.4±2.1)points, (22.2±3.5)points and (21.6±2.9)points and (13.5±2.8)point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almefene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Nalmefen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Rescue

近年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数量在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及日益广泛的宣教的作用下日益减少,但是一旦发生,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其仍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2]。现阶段,临床还没有特效方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比较了基础治疗与基础治疗联合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5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一氧化碳中度的诊断标准,均有明确高浓度一氧化碳吸入史,均有昏迷、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一氧化碳定性均为阳性;排除标准:将实验室检查有其他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27)和基础治疗联合纳美芬治疗组(观察组,n=27)两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0~78岁,平均(44.3±7.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4 h,平均(7.3±1.2)h。在疾病严重程度方面,16例为中度,11例为重度;在昏迷程度方面,20例为浅昏迷,7例为深昏迷。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11~78岁,平均(45.1±7.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14 h,平均(7.6±1.1)h。在疾病严重程度方面,14例为中度,13例为重度;在昏迷程度方面,21例为浅昏迷,6例为深昏迷。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让患者高浓度吸氧,对患者通畅的呼吸道进行有效的保持,对脑水肿、肺水肿进行积极的预防,为脑细胞代谢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将其缺氧等状况纠正过来;观察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联合纳美芬治疗,基础治疗方法同上,同时给予患者静脉入壶0.2 mg纳美芬(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645),直到患者的意识基本恢复,定时将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记录下来,1次/h。

1.3 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治疗后1 d内患者具有完全正常的意识,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治疗后2 d内患者具有完全正常的意识,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4 d患者仍然有意识障碍,临床症状和体征继续存在,或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则评定为无效。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分别应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对两组患者的智能状况、健康状况进行评定,随着评分的提升,患者的智能状况逐渐改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此外,对两组患者的迟发型脑病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进行统计。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用(x±s)表示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HDS评分、APACHE评分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率(%)表示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6%(25/27)显著高于对照组70.4%(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HDS评分、APACHE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迟发型脑病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7.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病死率7.4%(2/27)、14.8%(4/2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一氧化碳属于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原因为含碳物质没有完全燃烧,在水中几乎不溶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机制主要为组织在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情况下缺氧[3]。一氧化碳向人体吸入后会第一时间结合组织中的血红蛋白,促进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的形成,而碳氧血红蛋白没有携氧能力,和氧气相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具有显著较高的亲和力,一旦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其具有显著较慢的解离速度,同时碳氧血红蛋白还会对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进行抑制,对氧的释放及传递造成阻碍,促进地氧血症的发生,造成组织缺氧,而脑、心脏是体内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极易受到损害。脑垂体在一氧化碳中毒脑缺氧应激下将大量内源性内啡肽、脑啡肽释放出来,其具有神经阻滞作用,而纳美芬就在这些内源性物质上作用[4]。

纳美芬属于新一代内源性阿片受体结抗剂,特异性及选择性均较高,在神经保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易从血脑脊液屏障透过,能够对阿片药物的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作用进行抑制或将其扭转过来。药效学研究表明[5],在完全逆转剂量下,和纳洛酮相比,纳美芬具有较长的作用持续时间。纳美芬没有阿片激动活动,不会缩小瞳孔、抑制呼吸等。阿片样内源性物质一方面存在于人体脑组织中,另一方面还存在于人体外周组织中,如内啡肽、脑啡肽等,这些物质均在极大程度上调节着人体生理功能[6-7]。纳美芬结合脑内这些阿片受体后能够将一氧化碳中毒后这些物质引发的一系列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有效阻断,使昏迷着以较快的速度复苏,并切实有效地保护其脑部等。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昏迷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H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迟发型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了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中的有效性。郭红波[8]等在临床研究中,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纳美芬联合高压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其结果显示采用纳美芬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颅脑损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该次患者临床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该次研究具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敬,孔繁托,彭晔,等.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4,(19):3160-3162.

[2] 孔繁托,张桂兰,李敬,等.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 25(11):1400-1405.

[2] 葛晓霞.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3-15.

[4] 李勇,陈之力,金晓胜.系统性院前急救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4):58-59.

[5] 唐学军.纳洛酮、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46-50.

[6] 郭红波,王素萍.纳美芬与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2):4481-4482.

[7] 邱铭盛.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30):174,207.

[8] 郭红波,王素萍.纳美芬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6):779-780.

(收稿日期:2017-05-23)endprint

猜你喜欢

纳美芬抢救
盐酸纳美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纳美芬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NPPV治疗对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