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行动指引下的高职院校"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方法分析

2017-11-15李成渊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导论联网互联网+

李成渊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互联网+"行动指引下的高职院校"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方法分析

李成渊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根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示,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的物联网专业建设中的重点课程"物联网工程导论",就其发展背景、行业动态、建设现状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建议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工具,并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意见.

互联网+;物联网;课程建设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1]."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促进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内最新技术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繁荣[2].而"互联网+"则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产业的特有属性融合到传统的生产资料配置优化集成,同时由互联网而产生的最新成果也快速融入多个产业中,以真正提升产生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以泛互联网形式存在的经济发展新形式.

物联网作为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感器等传统承载工具[3],让全部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通过传感器等感知设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信息世界与物理空间进行关联,是网络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立,也为人类文明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作为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的高职院校,顺应国家发展指引,利用地方产业优势,逐步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绝大部分学校将"物联网工程导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1 "互联网+"的优势

根据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南,教学过程可以更多地借鉴互联网的特性,对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补充.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学理念就是利用丰富而成熟的互联网工具,在网络中形成新的教室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利用新形势下互联网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特点[4],"互联网+"理念的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特有的属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借助于"互联网+"的环境,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视频以及软件平台给学生做好切实的演示,给学生更多课堂以外的有效沟通.以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好学情的同时,增进班级中的学习氛围.

(2)得益于"互联网+"的平台,教师面对交叉学科多而著称的"物联网工程导论"时,可以将教学内容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做到实时更新,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

(3)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汇编成除了课堂以外的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动画、网络等多种技术集成,形成声形一体、图文并茂的教学形成,以促进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

(4)由于"互联网+"平台的独有特性,教学模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在合适的地点、时间和状态,展开行之有效的学习.

(5)因为"互联网+"具备专有的交互特性,可以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互得到充分的提升.针对部分在知识掌握方面领先或者落后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更为有效的交互,以达到个性化教学服务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工程导论"是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群下属的包含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明确物联网的知识结构,并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开始设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同期开设"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该课程主要围绕物联网4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管理层和应用层为核心展开教学,具体章节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章节教学课时分布

课内教学采用知识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取、任务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材选取以及制订考核方法;课外则采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导生助学和教学座谈等方式辅助教学.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物联网工程导论"的教学内容中,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泛,课程会被当作一个多学科的大杂烩.而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网络组建能力,但其知识基础各异;部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信心兴趣,学习不够主动,学习方法有待调整;面对先导课程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影响当前课程的学生,该课程的高综合性,也对给学生带来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无法正确认识物联网工程专业,从而影响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教学目的也无法达到,"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3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改革建议方案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对诸如"物联网工程导论"等新兴课程所产生的不利因素,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各级部门鼓励教师完成在线课程的微课建设,架设互联网接入平台,完成在线教学资源库建设,同时也引入包括Web端以及移动终端在内的多个教学平台工具,共同为学校课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何利用基于"互联网+"的理念来建设"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有效地将"互联网+"的优势融合到物联网工程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访问多类企业以及项目的门户网站,对最近技术应用做到实时采集、深入分析,结合实际的例子,来讲解课程中的基本原理.例如,可以在讲解无线传感网章节时,访问"绿叶千传"的门户网站,实时获取部署在天目山地区的传感网信息,从而让学生们能更直接地接触到身边的物联网技术实例,也为开展之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现实的认知基础.

利用丰富的互联网平台资料,为同学们打造全天候、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使用诸如"泛雅"或者"蓝墨云班课"等互联网工具,不但可以从Web端完成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录入,同时在移动端也可以做好实时的接入工作.而同学们可以在线完成作业、知识预习以及在线考核的同时,也能够相互之间形成不错的比对效应,以造就良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多媒体技术,制作多类教学微课,再发布于网站,通过资源的互动性、便捷性,让同学们在自己合适的地点、时间和状态,完成重点章节的学习.例如,针对物联网层次结构讲解过程中,面对抽象而概念化的知识,学生不一定通过课堂讲解就能够做到熟悉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介入,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结合多类工具,对此章节从另一角度完成知识的深入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现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各高校也紧跟教学改革的浪潮,切实更新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也随之显得越发紧迫.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其节奏,课程建设工作应该及时响应李克强总理的号召,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更快更高效地适应行业发展,充分利用网络互联共享的优势,充分结合现有成熟的教育教学体制,让学生能进一步快速全面地掌握物联网专业知识,实时把握其发展新动向.

[1]张善文,王旭启,师韵,等.互联网+下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89-91.

[2]陈丽,林世员,郑勤华,等."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3]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5):1023-1029.

[4]王兴伟,李婕,谭振华,等.面向"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727-741.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net +" action

Li Chengyuan
(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xi 214153, China)

According to "Internet +" action plan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structions suggested by the prime minister Li Keqiang,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industry dynamics and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key cour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net platform and tools should be used rationally,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nstruction advice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et +; Internet of Things; course construction

李成渊(1980- ),男,江苏无锡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

猜你喜欢

导论联网互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抢占物联网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