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模式探究

2017-11-15张小英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业务素质馆员书店

张小英

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模式探究

张小英

高校图书馆是文献情报重要中心,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而且承担着科研服务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实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地,在情报、信息与知识对象的提供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高校图书馆 协同创新模式 构建

从本质上说,图书馆是服务于学习与科研的重要部门,对高校师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无论是文献收集、组织管理还是读者需求都需要满足学校特征,其主要涉及采集文献资料、实施读者教育、开展情报服务工作、实行学术交流活动等任务,因此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构建协同创新模式至关重要。

一、协同创新思想的相关概念

所谓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科学汇聚,以突破各创新主体的壁垒,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如人才、信息与技术等而达成的深度合作,其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组织方式,关键在于促进将学生、研究机构等视作核心要素,将创新平台、政府金融机构等视作辅助要素多元主体有效互动沟通的网络创新方式的形成。通过技术创新者与知识创造者的有效合作及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产生非线性作用,具备显著的整体性特征。

二、构建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模式的相关策略

(一)创建创新基础资源

创建机构知识库及校园知识地图,从多个角度收集校园用户的具体学术成果,并加以整合、存储。首先,创建校园机构文库,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姓名、探究方向、成果层次与学科专业等主题的基础上拓展检索渠道,提供便捷访问方式,即用户只要点击几次就可以获取关键信息;其次,加大对校内用户重大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可以将宣传内容放置于首页重要位置,从而为行业企业查阅、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再次,设计校园知识地图的链接,并将其放在首页上,为有需要的用户介绍专家相关情况,提供联系方式与平台,推动各用户间的合作创新;最后,知识服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负责人、管理部门的评判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机构知识库的有效创建。

(二)发挥参加协同创新服务机制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辅助机构,除了要提供基础的文献借阅服务,还要积极参加协同创新,利用信息共享、知识服务等方式促进高校图书馆参加协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提升业务质量,发挥图书馆参加服务协同创新作用,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完善先关机制,创建参加协同创新服务机制,保障高校图书馆参家协同创新的合理化、制度化。同时还要创建工作制度,以培养高校图书馆参加协同创新的良好意识,提升协同创新参加实效,具体来说:第一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既要在工作量中融入学科服务,如科技查新与探究询问等,又要在人员考核中融入参加协同创新服务,激发馆员参加协同创新创建的主动性;第二创建协同创新弹性管理制度,在高校招聘图书馆顾问时,可以对学科服务、资源创建等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另外高校图书馆在具体工作时还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协同创新创建投入产出特征的基础上合理评价知识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一边查找一边修改。

(三)提升馆员业务素质

馆员是否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极其和书店协作发展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馆员业务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只有具备良好业务素质的馆员,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资源需求,促进读者服务水平的提升。相比于书店员工,图书馆馆员具有专业性更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已经延伸到书店,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无论是书店还是图书馆都应定期安排员工进行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另外,图书馆馆员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读者或书店提供更好地服务,向他们推荐一些对自身有益的图书,同时书店也可以向图书馆馆员讲解自身的优秀工作经验,尤其是精细化管理是图书馆需要认真学习与借鉴的,这种互相帮助共同提升业务素质的方式,更能适应读者信息需求。

(四)制定协同创新互动平台

当前,不少用户在构建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模式的过程中都表示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互动平台,以开发创新思维,促进协同创新。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高校创新互动平台除了有实体类,还有虚拟类,就实体平台来说,它主要涉及信息分享空间、咖啡书屋与创客空间等形式;从虚拟平台来说,它主要涉及校内论坛、微信群与知识社区等。上海某所大学就以图书馆为中心创建了创新互动社区,即将图书馆视作载体,依据虚拟空间或物理空间,创建和谐宽松、创新协同、便于沟通合作的环境,并提供一定的场所,该社区不仅加强了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且提供了创新比赛、成果展示等创新服务,这是其他高校图书馆可以学习与借鉴的,整合虚拟平台资源,制定协同创新互动平台,满足广大用户知识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可用性,拓展可见度,而且可以激发馆员工作热情,提升服务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构建策略至关重要,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作用。

[1]苏娅,侯二秀,杨洋,王晓燕.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S2).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

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高校知识服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编号:2017ZDRS015)成果。

张小英(1982-),女,汉族,陕西子长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自动化。

猜你喜欢

业务素质馆员书店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的业务素质探讨
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最美书店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