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金融乱象下监管思考

2017-11-14范红亮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监管金融互联网

范红亮

【摘 要】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始终处于下行的压力,实体经济得不到有效的资金补充,政府部门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推动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但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乱象,需要进行监管。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下行趋势下互联网金融乱象,接着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野蛮发展的因素,最后对于互联网金融整治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便更好地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自从2013年之后,我国经济形势产生了一些变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市场结构也在转变,高速发展阶段而止。就在此时,以房地产为代表传统行业出现了危机,资金出现告急等等现象。

一、经济下行趋势下互联网金融乱象

自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对金融行业进行改革,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希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之下,互联网金融呼之欲出。互联网金融收益率一般在20%左右,理财回报率也高达15%,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承担着帮助民营资本家融资重要角色,被赋予了历史性使命。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全国网贷成交额超过万亿元,这是2013年互联网金融成立之初10倍,全国共有网贷运营平台多达4000多家,比2013年增加了近十倍。在不断发展同时,倒闭跑路平台也频频出现。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倒闭或者跑路平台已经接近1000多家,停业整顿平台也高达20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年初至2016年年底这12个月期间,就有上百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问题,平均每4天就会出现资金问题,这就导致整个平台无法还款资金总额高达上千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野蛮发展得益于政府激励与宏观环境支持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在我国发展如此迅速,这与政府激励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我国客观環境也进一步刺激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1.主观政府激励因素

自2012年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呈现下行趋势,经济客观环境进一步刺激了政府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在政府构想中,政府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改革,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在2015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指导意见,这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首先提出了互联网加概念,随之在各省市金融改革会议中,互联网金融概念也层出不穷。在2015年7月18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确认了网络借贷合法地位,这对于网络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条件。正是由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互联网金融才得以快速发展。

2.客观宏观环境支持

(1)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客观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在2015年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口号,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发展,但是他们资金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他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缓解资金压力渠道,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从资金供给侧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多年改革开放造就了一大批富裕阶层,这也客观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私人可投资资产达到110万亿元。财富增加,或许富裕阶层寻找一条可以保值增值道路,而互联网金融发展正迎合了这些人员需求。

(2)监管机制不完善也推动了互联网金融野蛮成长。对于政府来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远远超出了政府监管想象力。纵观政府互联网金融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虽然出台了多项指导意见,但迫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不得不制定相关监管机制,或者完善原有监管机制,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监管方法。从这个层面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监管层面上始终缺乏高层设计,很多监管措施具有一定滞后性,这也必然导致物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钻各种漏洞,野蛮成长。

三、互联网金融整治成为政府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乱象丛生,鱼龙混杂局面,这种局面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而且违背了正常效应,使得整个行业价值出现贬值趋势,这已经完全背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目标。面对这种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做好正本清源,互联网金融发展必须坚持底线,坚持分散、适度原则,这样才能使得行业秩序得到有效建立。

1.“自上而下”顶层设计

(1)制定行业准入门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否具有准入门槛是企业资质问题。为了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对进入该行业企业设置门槛,例如资金必须超过10亿元,必须有实体办公场所等等。

(2)必须明确行业退出机制。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建立适度竞争机制可以使整个行业优胜劣汰,而过度竞争可能会使整个行业违规风险上升。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我们必须明确退出机制,使得整个行业发展更加规范,获得更多信任和支持。在设计退出机制时,我们也需要做好从上而下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开始监管,地方配置相应配套设施,使得僵尸互联网企业及时退出。

(3)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为了推动互联网金融更好发展,我们应当建立从业者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设施建设制度,责任问责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等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更加完善,只能从上而下顶层设计更加全面。

2.“自下而上”行业自律

除了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之外,我们还需要建设好从下而上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设置自身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监管细则。行业协会监管,可以与政府监管同时并进,这也是对政府监管一种有益补充,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扬一夫.2016:互联网金融监管年[N].金融时报,2016-03-18.

[2]周掌柜.e租宝是谁悲剧?[N].金融时报,2016-02-14.

[3]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从e租宝事件看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N].金融时报,2016-02-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管金融互联网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监管交通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