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间融资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

2017-11-14王心怡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民间

王心怡

【摘 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民间融资机构活跃起来,表面上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民间融资很容易向非法集资演变,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对正规金融机构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和区域的稳定,因此如何规范民间融资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目前民间融资的现状,对农村经济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来消除民间融资的负面影响,提出合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间融资;影响

一、民间融资的概念

民间融资顾名思义是指出资人和受资人之间的交易,在国家法定的正规的金融机构之外,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息和取得资金的使用权并承诺支付利息,主要的方式有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民间金融主要包括所有未经注册的,在央行控制之外的金融形式。因此,民间融资也被认为是一种非法的集资方式。

二、民间融资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一方面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服务网点尚不多见,加上农村信用社资金技术上的薄弱;另一方面,农村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对于资金的需求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够及时的满足需求,再加上正规金融机构的门槛比较高,手续比较复杂,等待期长,导致人们更多的转向民间金融,此时民间金融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金融信贷的缺失,促进的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对于民营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民间融资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民营企业一般在起步初期风险都是比较大的,资金链不稳定,可用于抵押的财产少,财务机制不健全,甚至连发展前景都是未知的,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得到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房贷,只能依靠民间融资,从某种程度上讲,民间融资是中小民营企业得以为继的摇篮。

(3)民间融资维系了农村特色的经济的发展,荒山开发,畜牧业,养殖业,这些都是农村特色的经济形式,农村人民利用自身的地理特点、环境优势开创这些产业,然而这些产业都具有高投入,高产出以及高风险的特点,农民自己拥有的少量资金往往很难支撑,正规金融机构有抵押和担保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农民望而却步,只能转向更方便快捷的民间融资。

2.负面影响

(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和法律规定的融资,都属于“非法集资”。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条款都比较分散,往往就钻了法律的漏洞,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士有时都很难分辨,更不用说是起步初期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和急需资金的农民,他们都具有法律意识不是很高的特点,很容易就上当受骗。

(2)破坏了社会信用环境,对正规的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随着,民间融资的不断涌现和日益壮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资金长期在体外循环,游离在常规的金融监管之外,甚至缺乏法律的约束,冒险,暗箱操作,违背法律程序等一些問题屡见不鲜,长期发展下去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危害到某一区域的金融安全。

(3)影响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和实施。在扶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同时往往会导致一些受限制的行业的流入,那样就会为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产业创造条件,从而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另外,民间融资和正规的金融机构往往在价格体系上存在差异,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错误的价格信号,给央行在宏观调控上增加了不少难度。

三、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法律法规,改善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

我们需要尽快制定一系列法律条文来规范,明确其中模棱两可的地方,如民间融资的组织形式、运作的范围、交易方式等,同时对民间融资做出指导性的规定,尽可能的将民间融资向正规金融机构上引导。同时,银行作为信用中介,需要借鉴民间融资的操作经验,改革信贷管理的制度,适当的把贷款审批条件放低,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为委托人提供更多的投资理财的机会,确保企业和银行经营目标的共同实现。

2.针对农村地区的现状,适度的放松农村金融的准入条件

根据农村地区现有的经济主体和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一系列合适当地融资方式,改革农村信用社和银行的服务方式,在监管上也适度放松,允许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化,多种金融方式共同发展,多种金融主体并存,有序竞争,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从法律上将民间融资和社会集资区分开来,强化监督机制

建议从融资规模、融资对象加以区别,凡是超过一定的规模,融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的就是社会集资的范畴,反之则是民间融资。修订法律法规,加强对其两者的管理。想要更好的规范民间融资,就必须将其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以此来保证民间金融机构的安全和资产的质量。

4.培养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

政府应该支持民间信用担保机构拓展业务,积极的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融资条件,拓宽渠道,使得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用得到更好的提高。鼓励农村银行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组织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发展农村公司债券市场;大力发展商业汇票业务;增加农民的投资渠道,提高农民的投资和理财能力,促进农村居民投资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四、结语

民间融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需求不足的问题,促进的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提出了考验和创新。因此,只要政府对民间融资进行一定的干预,纳入监管的范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就足以弥补其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书平 .当前民间融资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12.

[2]论民间融资对农村金融生态的负面影响. 中华励志网 ,2011.

[3]张丹等. 浅议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金融的现状及对策 , 2011.

[4]张川 ..农村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5]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民间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