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定额工作的创新

2017-11-14刘玉彬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定额管理定额市场经济

刘玉彬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劳动定额管理的内涵由狭义的研究岗位设置,发展为研究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地研究工时消耗,转变为如何提高全员劳效,降低人工成本来占有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的到来对劳动定额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健词】市场经济;劳动定额;人力资源

一、目前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动定额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充分

铁路运输业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中,全力对工装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作业组织和劳动组织都有了较大变化,但配套的劳动生产力对集成化工装设备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有的职工队伍不能及时为定员配置的基础性发挥充分作用。

2.劳动定额管理的内容欠丰富

铁路运输业自实行劳动定额管理以来,几十年来没有明显的变化,只限于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修订这样一个封闭的循环。定额管理水平提高不大,内容欠丰富。主要表现在铁路未能把环境研究、激励理论、效率质疑等先进方法引入行业劳动定额工作中,即使有的单位进行过相关研究,其研究范围也比较小,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束缚了劳动定额工作的深入开展。

3.传统管理模式抑制企业效率的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当原有劳动定额修订一次以后,尽管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变化,班组的定额完成率很快就恢复到修改以前的平均水平;到下一次修订定额时,又重复发生这种现象。探其原因,除了制定定额方法上的问题以外,就是传统的定额管理只强调以工作为中心,通过周密的工作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强制的劳动纪律等外部的、孤立的手段达到管理的目的,而没有从系统论出发,对职工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开发式的管理。所以,造成了似乎有一种无声的命令,在驱使大家向平均水平靠拢,从而抑制了企业效率的提高。

4.人员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现代劳动定额管理本身是一门与多学科知识相关联的边缘科学。从事这项工作在国外称为效率工程师。它要求定额工作者不但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从铁路企业现状看,从事定额管理的人员多数是一线生产岗位来的,虽然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但受到了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业务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由于客观上的原因造成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对提高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水平影响很大。

二、加强劳动定额工作应做到的几个创新

1.管理职能要创新

强化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职能必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相适应。所以劳动定额管理也应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这六大职能。为此:(1)把应该纳入劳动定额管理的各种活动按照目标定额的要求,以提高全面效率为中心一起来制定各类劳动定额。(2)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科学地划分职责,组织一个协调一致的效率定额管理体系。(3)有效地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劳动定额的管理活动。(4)对各单位之间、各系统之间和各工序之间的劳动定额水平的不平衡现象,进行统一的协调以达到新的平衡。(5)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对企业的劳动定额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查。(6)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科学方法,用效益联挂等手段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去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

2.管理意识要创新

劳动定额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增强人工成本观念,让市场检验和调节劳动定额水平,以求定额水平的先进性与市场的竞争性相统一。为此,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定额是产品价格和成本的重要因素,要进行相应的测算,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定额水平,即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目标成本;根据目标成本的要求决定人工费用、根据人工费用决定劳动定额。要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时消耗。从而提高效率与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强调劳动定额是决定劳动投入与产出率的重要因素。运用投入与产出推算劳动消耗量,从而确定劳动定额的新方法。

3.管理模式要創新

提高效率是劳动定额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效率的提高又受到传统劳动定额管理模式的局限。人力资源管理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先进企业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可全方位推动企业提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所谓管理出效率,效率出效益。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包括我们铁路在内的所有国企,竞争更加激烈。所以铁路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作必须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为指导,纳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职工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和开发式的管理,增强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率。

4.人员素质要创新

由于管理的职能与内容的增加,必须大力提高劳动定额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今后铁路企业对从事这项工作人员的要求应该是:不但要具备劳动定额专业知识,还要熟知本单位产品生产工艺和工序,了解经济学、劳动心理、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且必须应具备开展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定额的能力;同各有关业务职能部门、车间、班组等组织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善于发现在工艺、任务、劳动力配置诸方面不符合效率原则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通过对作业环境变化的观察与分析,找出对劳动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的能力;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促进劳动者提高效率的能力;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标准核定与管理的能力。

上述素质要求,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职别的人员在深度和广度上要有所侧重和区别,需要有步骤地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使专业管理人员在理论上不断学习提高,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真正做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总之,劳动定额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科学性较强的专业工作。要强化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克服束缚发展的种种弊端,使劳动定额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适应企业升级和深化改革工作的需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定额管理定额市场经济
烟草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建设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河南:修订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定额
浅谈采用铁路及地方两种定额编制概预算的差异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75定额和451定额在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中的变化对比分析
浅析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