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王维诗画的美学意蕴

2017-11-14彭阳

现代交际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诗画王维艺术

彭阳

摘要:“诗”与“画”是传统文化中两大艺术瑰宝,是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唐代才子王维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奠定了“诗画”艺术相结合的基础,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形式先河,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本文就王维诗画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几点美学意蕴做以讨论,分析其美学艺术价值。

关键词:王维 诗画 艺术 美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1-0068-02

“诗”与“画”本是两种艺术形式,因人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表达赋予了无限的美学意蕴,当两种艺术美相互碰撞、相互互补、相互包容之时,“诗”与“画”也便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流芳百世,熠熠生辉。

虽“文人画”之名始于宋,定于元,可纵观文人画,自当属王维的诗画艺术之大成,苏轼很是推崇王维的诗画艺术,“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

王维,自古便被公认为大才子,不仅善于赋诗,且精通书画和音律,诗画两种艺术创造能力被王维统一为一个整体,于是成就了文人画的象外之意、空灵虚静。王维将“诗”与“画”打通,让诗中富含画意,让画中融满诗情,读王维的诗,画面充满灵动之美,跃然于纸上,呼之欲出,观王维之画,细致入微,意韵深远,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曾赞:“王摩诘自作辋川图,笔墨可谓造微入妙。”

一、构图美

图画讲求构图,以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以畫面的张力打动人心,在王维的诗歌之中,随处可见一幅幅生动可爱的画面。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时分,三幅暮归图跃然纸上,一幅牛羊归圈图,一幅老者倚门图,一幅田夫归家图,没有过多的渲染,只见流畅的线条,寥寥几笔,就将老者、田夫的形象勾勒清晰,甚至可想见,那未曾露面的牧童,是多么的顽皮可爱。一雉雊、一蚕眠,在大面积的麦苗和桑叶间显得细微小巧,让点与面充分结合,以点带面、以面带点,完全符合画面的构图之美。

在王维的笔下,无论人物、山水还是牲畜都清晰可见,可感可闻。无论是他的山水诗还是游侠诗、边塞诗,都同样具有丰富的画面感,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在《少年行》中,他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意气风发的少年游侠形象鲜明可见,甚至可隐约听见高头大马嘶鸣之声。

在《使至塞上》,他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将大漠的寂寥、空旷写得蔚为壮观,漫无边际的黄沙着墨,一缕青烟直上云霄,一面一线的配合,已然将人带入那壮丽的大漠中去,塞外的孤苦在这浩瀚的宽广面前似乎不值一提。

或许是画家的缘由,王维在诗中用笔着墨十分注重它的构图效果,留白得恰到好处,诗中意象突出,可着意又在象之外。他的画面感绝非简单的二维效果,实际上有着强烈的3D视觉冲击力。

二、光影美

在画家的世界里,通常通过光影变化来表现意象的状态,从而展示画面的质感。在王维的诗歌中,这种光影艺术随处可见,比如前文中的“长河落日圆”,一个红彤彤的大圆太阳落在漫无天际的水面上,光影重叠,熠熠生辉,强烈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

《鹿柴》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缕夕阳透过层层密林洒落地面,本应暗淡的青苔在夕阳下显得生机勃勃,而在这光影流转中,山林愈发静谧、空旷,一点点“人语”便是这空聊山林中的一丝天籁,动静结合浑然天成。

光影的变化带来色彩的明暗不同,诗人对这色彩的一丝丝变化是那么的敏感,“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诗人着墨极淡,朦朦胧胧的山色间,若隐若现江河蜿蜒,仿若那汉江水已然流逝于天之外,一点点的色彩,靠着光影的忽明忽暗,显得愈发的力透纸背,其效果显然远胜于浓墨重彩的渲染。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

浣纱明月下。

在明月的映照下,浅滩愈发的明亮,白色石头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散发着洁白的光辉,使得本应暗淡的蒲草也更为鲜绿可爱,好一幅有趣的浣纱图,诗人虽未着一字,但那浣纱的女子定然更为灵动可人。在这样一幅图画中,其光线是明亮的,色彩是鲜明的,蒲之绿在光之亮,石之白在月之明,只一“白”一“绿”便将光的皎洁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维诗歌中的光影变化,不仅仅表现出色彩的不同,同时还能打破诗歌难以模拟声响的藩篱,他运用光影的变化,成功地化静为动,“寓声于景”。比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寒水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惘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在这些诗句中,诗人没有使用一句拟声词,可明月下的惊鸟,一声声鸣叫响彻山涧,却是真实可感的;寒冷的秋日里,水流潺潺的声响也是清晰可闻的。光影氛围中,诗人生动刻画了景物的形象,让景物自己发出了声响,让读者不仅仅能听见他的声音,更能感受到其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三、意象美

在王维眼中,世间万物皆可入诗,皎洁月光、夕阳斜照、浣纱少女、一草一木尽皆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馥郁芬芳的美妙画卷[1],在《辋川别业》中,是“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一绿一红相映成趣;在《田园乐》中是“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的桃、绿的柳在烟雨蒙蒙中愈发显得不食人间烟火,飘飘然若世外桃源。

王维对意象的运用十分灵活多变,比如他酷爱“夕阳”,在他现存470多首诗歌中,与“夕阳”同义的意象共出现60次,使用频率约为七分之一,同为“夕阳”这一意象,他就使用了夕阳、日暮、落晖、日隐、日落、落日、余辉、日斜、日晚、斜晖、落照、返景、余照、日夕、斜光、白日、斜日达十七种之多的表达方式[2],如前文提到的《渭川田家》中“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再如《李陵咏》中“日暮沙漠垂,战声烟尘里”,《老将行》中“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endprint

在王维的意象世界中,他很少用浓墨重彩去描绘现实存在,却也不是苍白无色,在他的山水诗中,有五十余首运用了色彩词来描绘意象,让意象更为丰富多彩。比如他使用“青”字频率较高,有27处之多,如:“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青溪》)“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冬日游览》)等。而使用“白”“绿”“红”等色彩的频率也非常高,白色出现了21处,绿色出现19处,而红色出现了14处,除此之外,“朱”“黄”“赤”“金”“黛”等颜色也都有出现,虽频率略低,可也使得意象更富有生机,如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中的色彩并非仅仅表明意象本身,若仅如此,便纵是浓妆艳抹,也显苍白了,诗人借诗言志,借诗中富有色彩的意象表达心中所感。在他的边塞诗歌中,诗人用颜色描绘虽惨烈但却雄壮的战场,《燕支行》中,“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一个“白”一个“黄”就将遍布武器旗帜的古战场的惨烈和悲壮描绘得十分清晰,让人似乎听见了那早已远去的鼓角争鸣。在山水诗中,色彩的运用更多的让人认识了一位懂生活、知品位的闲散诗人,在《终南山》中,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田家》)。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十分具有审美能力的富有情趣的人。

四、意境美

诗中含画意,画中含诗情。在诗的世界中,是要在见景、品景中以景见情,读弦外之音的,这便成就了诗歌的意境之界。王维颇好佛,喜静,在他的詩歌里随处可感静谧之状,在《鹿柴》中,一点点“人语”反衬得山林愈发的安静;而在《青石滩》中,是一种干净、灵透的静;《山居秋暝》又是一幅优美的秋日夜归图。

王维诗中的静谧,不是绝对的安静,在一丝丝“人语”,一点点“莲动”中,透着一种灵动的喧闹。《山居秋暝》中晚归的浣纱女就是喧闹的,她们定然是嘻嘻哈哈地从小船上跳下,而在诗人的眼中,这种喧闹是这山林中独有的调皮,是这秋夜里特有的野趣,这种反差让山林更加安静,这种安静也让浣纱女们更加活泼、可爱。

诗需要读者的联想,诗人有高品位的审美能力,读者也要有相应的审美情趣,读者和作者间才能展开灵魂上的交流。在王维的诗歌中,十分善于形象的描绘,有时诗人对一些意象似乎没有任何描写,可其形象却栩栩如生,如《渭川田家》中那个调皮晚归的小牧童,牛羊都已归圈,田夫也已回家,只有这个小牧童,还在外面玩耍,仅仅通过老者的一个“念”字,就让读者想象到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儿形象。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王维诗中的意境不是一个平面,他在一首诗中将霞、云、山、水、莲、人等意象和谐统一到一个画面中,形成一个个超然的意境[3],使得这个画面更生动、更立体,空间感更强,所以,他诗中的画面不是二维的,而是一个个3D立体的,一个个具有情感冲击力的丰富画面,比如前文提到的《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白石滩》等等都是如此。

王维以画入诗,在他的诗中绘画技法随处可寻,尤以白描最为常见,寥寥几笔,一幅幅画面便已跃然于纸上。在他所描绘的画面中,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明暗相和,光影、色彩运用娴熟,使得画面生动有趣。王维写景状物,选取的意象十分具有代表性,点面的合理结合,彰显出通透灵动的图画,他追求画面的完整性,追求物理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幽远深邃的意境美。

王维以诗描画,自己曾解嘲:“宿世谬词客,身前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由此可见,他的画工在当时也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被世人周知。王维的诗画艺术已然成为一种范例,同时也为后期文人画的开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他的诗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诗中的世界是干净的,纯粹的,这种干净自然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生活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看见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高洁诗人负手而立,面对山水田园,高声吟唱,为后世难得一窥美景的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钟国庆.王维山水诗与风景园林美学[J].园林,2000(7):12-13.

[2]徐伯鸿.王维诗中夕阳意象的美学意蕴[J].南都学坛,2006,26(5):69-71.

[3]张仁福.王维山水诗的意境[J].贵州文史丛刊,1982(3):103-112.

[4]何怡.浅谈王维诗画艺术的结合形式[J].大众文艺,2015(9):107.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画王维艺术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诗画话
诗画话
诗画话 丁聪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