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派生金融业务中要严控融资性贸易的风险

2017-11-14李洁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融资贸易

近年来,随着企业贸易业务的开展,货物的物权转移,随之而来的资金的交付,必然产生资金及金融业务的开展。本文从业务实践中阐述在贸易业务中运用较多的无风险套利业务,在开展此类业务中既要控制好风险,把握市场机会实现无风险套利收益。更要与国家严禁的融资性贸易业务相区分,严禁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违规业务。

一、贸易派生金融业务中的无风险套利业务

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随着近几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在进出口业务中为了防范汇率风险一般采取远期锁汇的方式防止因汇率变化产生的汇率风险。

在一些特殊时期,贸易企业也会抓住在境内外利差和汇差的有利机会,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和对外美元付汇需求,稳健开展贸易融资理财业务。如在“美元融资+境内人民币存款+IRS+DF”模式下,贸易单位通过银行基于进口原油、LNG的贸易背景获得低成本的美元融资后对外支付货款,同时以利率掉期(IRS)锁定融资利率,以外汇远期(DF)锁定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所沉淀的人民币资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该模式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境内人民币存款收益与美元融资的利差,当利差高于远期汇率锁定的成本时即存在套利空间。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强,在一些特殊年份存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导致推迟付汇可以给企业带来盈利。该模式下,利率、汇率完全锁定。外贸企业通过在贸易业务中不立即购汇付款的方式,通过美元融资即期付汇购买商品,沉淀下的人民币进行存款,产生收益。在期初完成远期购汇锁定美元融资到期的还款金额。通过这一模式达到“零敞口”的完全锁定。

该模式由于在期初就已经确定了金额、期限、利率、汇率等基本要素,能够达到完全锁定,收益是确定的。但要把握真实业务背景这一业务实质。即该项业务一定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由企业真实的贸易付汇需求而派生出来的金融收益,而杜绝企业看到市场上有套利机会而虚拟一笔贸易,完成所谓的套利业务。

二、防范风险,严控融资性贸易业务

近年来,国资委三令五申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并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责任人严肃问责。融资性贸易占用资金大,一旦发生风险,企业将面临重大亏损,甚至引发财务危机。融资性贸易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隐蔽性,主要特征有:一是虚构贸易背景,或人为增加交易环节;二是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或上下游之间存在特定利益关系;三是贸易标的由对方实质控制;四是直接提供资金或通过结算票据、办理保理、增信支持等方式变相提供资金。其以做贸易为幌子,实质是为企业提供融资。一旦发生一方违约,整个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必然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个别国有企业,违规为民营企业等开展这种实为融资的“贸易”活动,为资信较差的民营企业垫资,最后发生违约从而使得国有资产损失的惨痛案例,给国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虚假贸易业务一般的表现形式为“空转”“走单”,缺乏实物流或者现金流,完全脱离贸易实质。贸易企业要加强贸易业务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预付款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从而根本杜绝融资性贸易业务的发生。

三、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

开展贸易业务的单位除了业务部门严控和识别风险外,加强后台监督也是有效的防风险的手段。加强检查和监督手段,全面进行排查是有效的防风险手段。具体针对前述的贸易伴生的金融业务,重点从贸易融资业务的合规性、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的“零敞口”控制、交易对手的比价优选等方面进行检查,可以较有效的管控风险。

贸易融资业务的合规性可以通过对照已经颁布的国家、行业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的制度规章来进行检查。主要从流程和审批的环节进行审核,保证按照制度进行审批,减少了主观判断风险的发生。做到业务遵循制度,审批按照授权,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生。

贸易背景真实性主要是审核该笔派生金融业务是否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也是甄别融资性贸易业务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是从业务入手,审查该笔交易的原始合同、提单等贸易资料,从贸易资料中对应查找其背后的金融业务是审核的关键。此外,在实践中为了更好的管控风险可以从审批流程中加以控制。一般的做法是开始进行汇率、利率锁定前需要有相应贸易资料作为支撑,先要完成业务的审批后,再进行融资、锁汇等的后续操作。这样做的优点是从流程上控制了开展金融业务的前提是真实的贸易背景这一大原则。

风险的“零敞口”控制。企业操作每笔贸易伴生金融业务方案时,在操作当日就采用IRS、DF、NDF等金融衍生产品对方案中涉及到的汇率、利率风险进行了全部锁定,未来交易到期时该贸易融资方案最终获得的综合收益不会因贸易融资相关业务存续期间市场价格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零敞口”。在期初时,操作方案就已经可以确定到期日的综合收益。企业内部可以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内部设定一个最低预期收益率,即达到该收益率以上可以操作贸易融资理财业务,以有效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

交易对手的比价优选。该项业务中一般涉及贷款银行,外汇银行和人民币业务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为了获得较优惠的价格,同时也为了能够杜绝道德风险,建立公开透明的金融机构比价优选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一般的做法是在交易日的当天,通过公开询价的方式,向各家金融机构进行询价,从中选择出最优报价银行最终完成交易。通过业务实践,该项业务从初期的融资、锁汇、投资三项业务在一家银行完成,到后期可以比价优选在不同银行间选择融资利率低,购汇价格优惠和投资收益高的机构分别进行交易,从而到达该种无风险套利业务的最优收益。

相比传统模式下的即期自有资金购汇对外支付的结算方式,贸易融资理财业务是一项既能缓解资金紧张又能获取无风险收益的创新型业务,也是贸易业务伴生的金融业务。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各种新型的贸易形势和金融形势会不断涌现。把握贸易实质,合理、合规的运用金融工具,甄别贸易实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无风险敞口的套利业务将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作者简介:

李洁(1975—),女,民族:汉,籍贯:河北,职称:经济师,学历:国际金融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日制经济学硕士学位)、管理工程(本科第一专业,全日制工学学士学位)、会计学(本科第二专业)。

工作履历及研究方向:

具有从事证券投资、债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外汇交易等相关的从业资格。分别是: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员资格;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员,上海清算所登记结算业务资格,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責任公司债券托管结算业务上岗资格,债券托管结算客户端维护资格等。

曾长期在企业金融业务的一线工作,先后担任过本币交易员、外汇交易员及投资部经理等职务,负责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进行股票、债券、基金等资产的配置。负责在香港市场的流动性管理工作。负责企业在外汇交易中心进行即期购汇、远期购汇及相应的市值评估工作。具有丰富的本币及外币交易经验,能够将多种金融手段和组合金融工具灵活的运用在实际业务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主要负责集团的风险控制工作。风险控制工作是基于前期本人的一线金融业务经验,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各项业务的特点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的方法及手段。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绸缪,在创造效益的同时有效的控制了业务风险。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融资贸易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