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只是助推器

2017-11-13南怀瑾

特别文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师道皇帝学校

南怀瑾

古人有句话:“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老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什么叫“经师”?古代教各种各样知识学问的人。你看现在,下至幼稚园、小学的老师,上至大学的教授,不过是传播知识的经师而已。我也做过很多年大学教授,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很多,我自己就觉得很好笑。我跟他们说:“小兄弟啊,告诉你吧,学位一定让你拿到,恭喜你。不过尽管你拿到博士学位,拿张文凭骗饭吃,学问还谈不上。学问连我都没有,活到老,学到老。”

我现在提一个问题:由幼稚园到初高中、大学,请问哪个老师影响你一生,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十分敬佩的有几个?我想大家跟我一样,从小受教育到现在,多少老师都忘了,为什么?人师难得!

中国文化讲究三道:师道、君道、臣道。师道超然独立于帝王和父母之上,这是做老师的尊严。汉代有侍讲——当了皇帝还要请老师讲课。唐宋以后,做皇帝也要进修,定期要请老师来讲课,老师一般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直到清朝还保留这个制度。

我们称孔子是先圣,也称先师。圣贤都是我们的老师,是教育家。师道超越了做皇帝的君道和做宰相、做“好干部”的臣道。古礼上,皇帝见到老师,老师不需要拜皇帝,师道很了不起。

那么,师道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礼记·学记》所说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任务。

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标,但变化气质谈何容易!

我教了一辈子书,二十岁起,就看透了这些,可是我没有放弃,还是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为什么不敢写书?比如,大家都讲跟我学佛。有几个有成就?我也不知道。这是客气话,跟大家客气,不是跟我自己客气。我说的话几乎没有人听,更没有人真去做,所以对教育我始终是很灰心,一辈子讲教育无用论。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是真正有成就的,十来个人而已。释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这样,真有成就的就是十大弟子,尽管经典讲得那么热闹。教育就是牺牲,很难有成果,可是尽管如此,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师道尊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一辈子,先是受旧式教育,然后又受到新的学堂教育,还受过军事教育、武术教育。我专门学武功两三年,那很费时间,学出来做什么?学武功出来可以做总教官或者教练。可是我的动力呢?是兴趣。我不想出去教人家练拳,我是出自兴趣才去学的,学会了再说。我学军事,带过兵,也教过兵,也做过官,文的武的,大学也听过课,也去上过研究所,几乎所有的教育我都受过了,清清楚楚,但我个人的结论是教育无用论。教育一般是教不好一个人的。我的经验,人不是学校教育能够改得了的。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不给他读书,给他按在泥巴里头,他都会站起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站不起来的孩子,你怎么培养、怎么教育也只能成为一个很平庸的人。讲到这里,想起唐代杜荀鹤的一首诗: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谈个人成长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就是先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看《大学》《中庸》,“性”在学理上叫秉性。秉,就是生下来带来的,父母遗传的是其中一部分,分成两方面,有生理上的,还有思想情绪上的。

教育只是一个助推器,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我的学生里头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当时读小学的时候,谁知道他啊,现在觉得很伟大,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几千年都是私人办教育,现在是政府办学校。推翻清朝之后,所谓最好的学校无非是北大、清华之类的。北大、清华的第一名,你们知道的有几位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不要迷信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在社会上有贡献的,或者成名的,不一定是很好的学校出来的。

我的一个孙子打电话找我,我问:“你是谁啊?”“我是你的孙子啊。”“噢,我知道了,什么事啊?”“我的孩子要考某个中学,分数差一点点,他们告诉我,请爷爷写一封信就行了。”我说:“你的孩子男的还是女的啊?”我真的不知道,他说是男的。我说:“你是我的孙子,难道不知道吗?为自己的子孙写信,向地方管教育的首長讨人情的事,我是不做的,你怎么头脑不清楚啊!”“是啊,爷爷,这个道理我懂,可是我被太太逼得没有办法,一定要给你打个电话。”我说:“告诉你的妻子,随便哪一个学校都可以出来人才,你看我一辈子都靠自己努力,这事绝不可以做。”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道皇帝学校
皇帝需要帮忙吗
皇帝怎么吃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浅议“师道”
学校推介
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