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7-11-13艾小玲

物流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冷库冷链生鲜

艾小玲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艾小玲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居民对物质生活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随之带来了快速增长的生鲜农产品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满意度。首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概述,然后对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

1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2015年,江苏省肉类、奶、水果、蔬菜、水产品类产量分别为369.43万t、59.59万t、914.78万t、5 595.68万t、522.11万t。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为20%、30%、36%以上,冷链物流规模稳步增长。见表1与如图1所示。

近年来,江苏省加快了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在农产品物流产业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加大了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并带动相应农产品物流业发展。

综上所述,江苏省农林牧渔业以及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江苏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带动了农产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

1.2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良好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为扶持和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对应的政策和标准。2014年出台了《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分地区建设水产品低温库、果蔬冷藏保鲜仓库、家禽生猪冷藏冷冻冷库。这些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1 2010-2015年江苏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t)

图1 2010-2015年江苏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图

国务院近几年来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2012年《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2013年《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2013年《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及2015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冷链政策无疑给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发改委2014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又制定《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道路运输食品冷藏车功能选用技术规范》和《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规范了食品冷藏车冷链物流中冷链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等级划分、包装与标识、温控与作业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标准。这些规定及意见为冷链物流的具体运作提供了操作指南,使得冷链行业有标杆可选,有标准可依。

1.3 江苏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良好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将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必然造成需要冷链运输的农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加速扩张。

生鲜农产品在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很大,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但支出金额不断上升,说明居民更加注重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据2016年江苏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 257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2 883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173元,人均消费支出为24 966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1%,31.7%。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首先是粮食的需求量下降;其次是果蔬、肉禽、水产品消费量的明显增加,消费种类多样化发展,果蔬消费的季节性差别也渐渐淡化。伴随着城镇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观念改变,也促使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行业朝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1.4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硬件基础完善

(1)交通设施。交通运输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大动脉。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已经形成了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综合运输体系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近5 000km,有9个民航机场,200km时速以上的快速铁路里程1 530km。规划指出到2030年,江苏将形成"七纵十横八联"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6 500km。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冷链的时效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2)冷藏车数量。冷藏车的保有量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2015年累计冷藏车销售1.09万台,与2014年同期相比(1.13万台)下降2.9%,目前中国冷藏车市场总保有量达9.9万台。江苏省冷藏运输、保温汽车共有约4 000余辆,总承载量达3万t。冷藏车使用者主要是肉奶、冷饮和水牧产等副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物资流通运输公司。其中进出口企业自有冷藏运输、保温汽车的比例占15%-20%,主要用来运输出口的肉奶类、水牧产、禽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冷藏运输车所占的比率很高。

(3)冷库容量。冷库的保有量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冷链运作水平。根据全国30个省市冷库容量排名的统计数据,江苏省冷库容量为276 870t位居全国第三。冷库保有量为347.83t/万人。江苏省冷库资源丰富,地区冷库普及度较高。

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注重加强各运输体系的有效整合,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物流网络体系,健全完善运输功能,冷藏车和冷库数量的持续增长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5 农产品冷链物流软件基础

现在冷链物流中涵盖了各领域的技术,如冷链专业技术、冷藏信息技术等,现阶段在江苏省使用较多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主要有运输仓储管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江苏省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和生鲜电商合作共建冷链配送网络,逐步建立冷链物流大数据分析中心。加快推广RFID、GPS、GPRS等信息技术,建立可视化、一体化的生鲜农产品全程监控系统平台。

江苏省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先行者已经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的物联网技术,例如传感器网络接口、传感器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的结合等,有力的促进和带动了全省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

1.6 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状况

截止2015年,江苏省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421家,其中国家4A级以上物流企业16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物流企业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如江苏雨润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谷昌物流有限公司、南京安地物流有限公司、南通汇益食品有限公司等本地专业冷链物流企业。

江苏省迅速推广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不断扩大本地生鲜电商的影响力如苏食肉品电商、南京e鲜美、1号农场、常州万家鲜等。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与快递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直销平台。

江苏省将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引入外资、合并兼并、参股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培育发展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同时鼓励资金雄厚的大型零售企业如南京e鲜美、1号店等加快建设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为社会提供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2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断链现象严重

一条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应该是贯穿农产品供应、运输、仓储、销售全过程,目前江苏省农产品冷链运作中出现了冷链断链、冷链不冷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在农产品供应环节,农民从田间地头收获了农产品后,由于没有经济实力承担冷链物流设施的高投入,同时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冷链意识不强,使得大多数农产品在产地不经预冷就以最原始的形态卖出,造成农产品的贬值。

之后在农产品运输储存环节中,企业在运作过程基本不执行相应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相关的温度标准,造成微生物大量滋生超标,导致生鲜农产品还未进入消费领域就发生变质,严重影响居民消费安全。

最后在农产品销售环节,装卸生鲜食品只能在常温环境下进行,这就造成了冷冻食品的回化现象。同时零售企业没有完善的冷柜管理制度、分类储藏制度以及严格的检查制度,存在冷藏食品堆载过多、时间过长以及不同温控要求的食品混放等问题,影响了食品品质。

2.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区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江苏省大多数冷库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大部分已使用超过30年,绝大多数都是平堆冷库,利用率低于50%。目前江苏省冷库存在供给侧矛盾,具体而言,供给的总体数量大于需求的数量,但是无效和低端的供给多,而设备先进、性能优良的冷库供应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还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目前江苏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冷链设施基本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相应设施还比较简陋,运输工具大多使用普通货车,使用冷藏专业车辆的非常少,缺乏设备先进、规划合理的冷藏库,冷链物流技术装备不足。

2.3 冷链专业人才缺乏,运作质量低下

冷链物流的巨大商机蕴含着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的现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现在冷链物流企业录用业务操作人员时,招聘条件中没有强调具备冷链物流知识和经验,由于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只能招收具有普通物流运作经验的人员。省内高校的物流专业主要侧重普通物流运作,相关课程中只有《特种货物运输》中会涉及到冷链物流运输规范和知识,学生对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储存保管的具体要求没能掌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师傅带徒弟边学边干,而没有专业系统的培训。人才培养涉及的一些理论知识都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内容,并没有包含最新的知识,导致实际操作时不规范,造成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低下,物流质量不能保证。

2.4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例较低

江苏省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偏少,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且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单一,经营管理粗放,整体效率与效益不高。从2015年公布的冷链物流企业100名名单中可以看出,只有南京谷昌物流公司进入了全国50名前列。大多数农产品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全程监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占比低,且规模都较小。而且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和占有市场还处于低级价格竞争阶段,导致许多冷链物流企业没有利润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2.5 外部市场监管环境较弱

农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物品,在供应链整个体系流通中,对于时间、品质要求较高,运输不合理,就会导致农产品腐坏变质。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同样也有较高要求。而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产地到最终消费者一系列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只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前几年也出现过菜农追求短期利益,农药用量过度,短期催熟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企业等供应链成员间与政府机构、第三方机构完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建立长久有效的监督机制平台。

3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3.1 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要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断链的问题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至上而下构建包括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物流服务提供者、农产品分销商直至最终客户的冷链物流体系。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利用具备进行车辆管理、仓储管理、温度控制、跟踪追溯等功能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合理配置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提高冷链物流的运作水平和效率,以满足客户对生鲜农产品快速、高质量的需求。同时积极推广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通过社区生鲜农产品直营连锁店、生鲜大篷车进社区、农企(校)对接直供、网上订购电子箱配送、会员制定时、定量配送等模式,将生鲜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与快递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直销平台。

3.2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冷库和冷藏车。冷库建设方面,首先在全省范围内合理规划,实现与区域冷库需求均衡配置,加强苏北、苏中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大型冷库建设。其次在生鲜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应根据区域消费特性,使批发零售冷库实现其布局的便捷度和合理性。最后,要积极推进包括高货架立体自动化冷库等高端冷库技术进入江苏,推广使用技术先进的制冷设备和环保经济的制冷剂,实现绿色发展。冷藏车方面,一方面采取政策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企业加大冷藏车辆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冷藏车生产企业开发能满足不同生鲜农产品冷藏冷冻需求的冷藏车辆,并且利用车载温控仪、GPS冷链车温度监控系统等设备通过电脑与手机远程监管配送车辆,做到24h车辆跟踪管理,实现对冷藏车温度的远程实时控制。

3.3 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监控监管平台

通过HACCP体系对冷链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危害分析,将不同农产品的微生物标准录入终端的物联网系统,建立庞大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控制体系有效结合也可以迅速追溯到损害产生的根源,让损害消失在萌芽状态,将损害产生的损失尽量降至最低程度。政府建立监控与追溯系统,将冷链物流运作中的核心信息和冷链相关企业监控中心的主要信息都上传至该信息平台,平台汇总后,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和数据追溯。消费者可以根据批次码对正在流转的生鲜农产品进行跟踪。

3.4 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

江苏省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具备实力的物流企业和冷链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一方面引进顺丰冷运、京东物流等业界龙头企业,与省内企业合作,实现供应链整合,利用顺丰冷运和京东覆盖全国的物流及冷链配送体系和专业领先的冷鲜物流配送运作模式,促进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业资源整合,推广共同配送物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物畅其流,以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供应链优化整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积极培育本土第三方冷链物流专业公司,引导组建冷链物流联盟。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不仅可以使行业内各家企业的冷链物流设施通过共享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可以形成覆盖面积更广、物流能力更强的冷链物流网络,并大大缩减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环节数量。

3.5 加大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现在江苏本科及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很普遍,但是都主要集中培养普通物流专业学生,通常只开设《特种货物运输》或者《商品学》等涉及冷链物流运作的课程,培养的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上从事普通物流人才多,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少,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江苏省教育厅应积极引导江苏省高职院校通过积极调研开设专业的冷链物流专业,制定冷链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应该根据“整合、共享、拓展、开放”原则,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冷链物流人才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即可掌握一线的操作技能和要求,实现学生毕业无缝对接上岗。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借助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推动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1]邰英英.电子商务时代下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选择[J].物流科技,2015,38(5).

[2]林荣辉.供应链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4.

[3]孔月红.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6)[R].2016.

[5]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4-2020)[Z].201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angsu

Ai Xiaoling
(Nant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Nantong 226000,China)

In this paper,we first went over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logistics,then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enterprises in Jiangsu,next studi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is province and at the e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olutions.

Jiangsu province;agricultural product;cold chain logistics

F259.27;F762

A

1005-152X(2017)10-0017-05

10.3969/j.issn.1005-152X.2017.10.004

2017-09-06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2016SJD630105);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201712684006Y)

艾小玲(1983-),女,山西长治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产品物流。

猜你喜欢

冷库冷链生鲜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生鲜灯的奥秘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善良不会被辜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