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威夷早期华人移民史

2017-11-11张岩

寻根 2017年5期
关键词:华工夏威夷华人

张岩

夏威夷群岛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景旖旎,常被称为太平洋的乐园。这里的居民虽然来自欧、亚、非等地,但都能安居乐业,很少发生种族冲突。所以有些社会学者称之为“陶冶锅”,意思是說,这个地方能够把不同肤色的人们,陶冶成具有相同观念的社会分子。至于说,谁是到那里的第一位华人,他何时、为何目的而去?现在很难找到充分而可靠的资料来回答这些问题。但根据几位早期到达该岛的航海者的记载,我们可以找出一些线索来解释这些问题。

1786-1788年间,岛上有位酋长曾跟着一些美国商人到过广州。回去的时候,他不仅带着从广州购买的枪械,而且还带了几位中国的铁匠和木匠。但这些跟随来的华人后来是否留在夏威夷,就不得而知了。1789年,又有一位美国商人墨卡夫(Metcalf)的商船从广东澳町起航,横渡太平洋到美国去。据说在这艘船上有45个华人,而且这艘船曾在夏威夷停泊过,也许他们中有人曾离船登陆,留居该岛。何以证明呢?因为在1794年,英国航海家温高华曾驾船到过夏威夷,在他的游记中描述夏威夷时,提到该岛的外乡人有三个白种人,一个中国人,并说这个中国人可能就是墨卡夫带来的。这可以算是华人在夏威夷的最早记载了。

华人移民夏威夷,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789-1850年。

19世纪初,正值美国西北部与中国的贸易繁荣时期。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宗贸易主要是皮货。由于中美间航程较远,所以往来船只多借夏威夷为中继站,以补充航行中所需要的给养。当时皮货的产量很有限,所以商人们便利用航行的方便,渐渐地增添皮货以外的其他物品。他们鉴于广东人对檀香木的喜爱,便从太平洋各岛收买檀香木运到广东去卖。那时夏威夷尚称为山威治岛,当地土人称之为夏威夷。由于该地出产檀香木最多,因此广东人改其名为檀香山,至今,华人仍称其为檀香山。中国与夏威夷的贸易一时间繁荣起来,两地的相互关系也随之更密切了。据记载,在1843年檀香木输入广东的总数就有十万担之多,合美金一百万元。从中国进口的主要物品包括绸缎、瓷器、玻璃等。该地的贵族很喜欢用中国的丝织品。曾有人把中国的养蚕技术介绍到那里,可惜当地的气候不适宜养蚕,故这一尝试就此结束了。

这一时期,中国人到夏威夷去的并不多。按当地1852年的人口调查记录只有55个华人。这些华人在当地非常受尊敬,当地官员对于地方行政事务常常征求华人的意见和建议。

夏威夷主要的工业——制糖,就是由中国人创立并实施的。19世纪初,那里的几个华人认为该地的气候非常适宜种甘蔗,于是开始培育,并从广东运来石磨和煮糖用的大锅,在那里建了几个制糖厂。当然,他们的制作方法是非常原始的,不久便纷纷歇业了。于是,拥有大量机器设备的英美人便把这些厂子接了过来,运用新式技术和大规模的机器设备,把这一工业扩大发展了起来。到了1850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时间竟出现人荒现象。老板们又不愿意用当地土人,决定到中国广东去招工,就此便拉开了华人移民最鼎盛的一页。

第二个时期:1850-1883年。

1851年8月,一艘名为“得地施”号的船驶向广东。1852年正月,它带着195名华工回到夏威夷,这就是所谓对华人的“合同招工”的开始。这一时期的前十年里,招募的华工还不算多。据1864年的统计,至该年底,华工上岸总数为724人。但自1865年,大规模的招华工运动就开始了。那一年,夏威夷政府正式派代表到中国招工。仅两个月就招得250人。接下来的三个月,又招得223人。此后,夏威夷政府广招华工之举,则一发不可收。从1875年至1887年这12年间,华工到夏威夷的总数达2.5万人之多。这些华工都是与当地工厂订有合同的,皆以五年为期。工人在合同期内的衣、食、住各种费用均由厂主负担。每人每月还能获得一定的工资。合同期满,工人可随意回国或留在该地做别的事情。大部分华工在解除合同后留了下来,以耕种、畜牧或贸易谋生。但事情并不一帆风顺,不久,这些辛勤劳作的华人便引起当地土人的嫉妒。

1879年(光绪五年),出使美国的大臣陈兰彬途经夏威夷时,当地华侨商人为了争取他们谋生的权利,请求大臣设法在夏威夷派驻领事,承担起保护华人利益的责任。陈兰彬抵美后,把这件事委托京中的总理衙门。奏陈该地是侨民的重要谋生商埠,也是旧金山(即三藩市)、秘鲁来华的中转站。在该地有设中国领事馆以保护侨民的必要,请朝廷从速准允侨民的请求。当时,总理衙门以中国从未与夏威夷订有条约,故不便设领事馆为由,只允许设一中国“商董”。该“商董”即由当地华人巨商陈国芬(芳)担任。

1881年(光绪七年),陈兰彬再次奏请总理衙门,说陈国芬(芳)任中国商董已有年月,且任中很能负责,以他充任领事也很合适,故又奏请把中国商董改为中国领事,以陈国芬(芳)充任第一任领事,并陈言驻领事馆的经费可由出使美国大臣的经费内拨支。总理衙门接到这封信后,便依照陈兰彬的提议,在夏威夷设立了中国领事馆。

第三个时期:1884年-20世纪初。

1884年,华人在夏威夷的总数已达1.7万余人,占该地人口总数的22%。夏威夷政府眼看着华人日益增加,势力日趋扩大,便采取禁止华人入境的政策。当局先以防护公共卫生为由,凡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种病的华人一律不准登岸。政府还通过法令,把运华工的特权完全交给政府指定的轮船公司,其他船只一概不准运华工到夏威夷,并且限制每季(三个月)新增华工不得超过600人。1885年,政府再次限制移民,规定每只船每次所运入的华工数不能超过25人。同时,停止给予回国的华工再返该岛的权利。1886年,禁止政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一年,当局通过了一个更为严厉的政策,就是除持有护照的商界、教育界、宗教传道者及中国政府的代表以外,凡是华人,一概不准入境。至1900年,美国把夏威夷并入版图之后,美联邦政府在夏威夷仍推行禁止华工入境的政策。

至此,华人在夏威夷已奋斗了一个世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从原来的合同工,转入商业、畜牧、地产等行业。靠着自己辛勤、诚实的劳动,不久便占有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该地的人口总数是378948人,华人总数是26985人。其中,出生于当地的华人(即美籍华人)有21640人,从中国到该地侨居的有5349人。美籍华人与其他美国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如参政、选举、入学等。美籍华人参政者也不乏其人。至于华人谋生的事业亦各种各样:该地的零售商业大部分掌握在华人手中。华人所办的大规模批发公司,亦能与别国人所办的相媲美。除此之外,在教育、司法、医学、农、工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比比皆是。

近代的中国内战频仍,民不聊生。夏威夷的华人虽然远离祖国,但爱国之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们常常资助祖国的学校、医院,还参与救助水患、灾荒或其他慈善事业。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该地的侨民对孙中山革命工作的支持。为推翻清政府,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于1894年在夏威夷成立了“兴中会”,当时有一百多位华侨参加。他们筹集了六千多元,帮助孙先生开展革命工作。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他们为促进中国的民主革命所捐助的款项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孙中山革命失败、流亡海外的时候,华侨们与他患难与共,不仅在金钱上,更在精神上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夏威夷华侨对孙中山先生不遗余力的支持,已成为辛亥革命中一段光荣的历史,永载史册!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工夏威夷华人
Tracks Across TIME
30米望30米望远镜之争:天文学家大战夏威夷土著(上)
一战华工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持续喷发
华工:不能忽视的一战英雄
风情夏威夷
夏威夷风情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