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加快农村脱贫的有效模式

2017-11-10陈立斌

农家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农业生产

陈立斌

摘 要:为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改进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以提高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十分必要。在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农村地区,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的种植技术过渡为旱作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节奏。本文从旱作农业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到旱作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加快农村脱贫的有效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旱作农业;概念和特点;农业生产;推广应用

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农业种植研究的重点都在于“水浇地”,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一般认为,灌溉对于农业的增产效果要优于无水灌溉的情形。而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环境气候是干燥而缺乏降水的;同时,加之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许多地区的农业种植灌溉面积都已达到了“阈值”。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灌溉的方法使农业种植增产的意义已经不大(其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收益比较低),为此,结合到农村种植实际,改进并推广旱地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种植增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十分必要。

一、旱地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旱作农业技术,也被称之为旱地农业技术。其是指在自然降水稀少、缺乏灌溉条件的不同程度的旱地(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易旱地区),主要依赖于自然降水以及一系列农业技术,发展栽培以耐旱、抗旱或旱生的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种植技术。

旱作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各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墒(保持土壤水分不蒸发、不渗漏),二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水是万物生长之源,要培育出优秀的农作物实现农业增产,首先就要保障土壤水分。旱作农业技术的核心原理即是通过维持土壤水分(蓄水)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以适应于农作物种植。围绕着旱作农业技术的核心原理,土壤偏干燥的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纳雨蓄水、耕作保墒、施肥养地”的旱作农业技术。旱作农业技术多应用于气候相对干燥的北方干旱地区,由于北方旱地面积广阔,自然降水较少,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地表破碎,地形起伏等特点,旱地农业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极为广泛。

二、旱作农业技术在农村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1.秋季覆膜技术

秋季覆膜是旱作农业中一项重要技术,其能够实现土壤保墒、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根据农业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秋季覆膜对于抑制农田(地)冬春两季的土壤的水分蒸发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例如,对于玉米的栽培,秋季覆膜相比于播种期覆膜,其能够增产1380公斤/公顷;对于土豆的栽培,秋季覆膜相对于播种期覆膜,其能够增产1860公斤/公顷,而相比于土豆的露天种植,其能够增产4110公斤/公顷。旱作农业区的秋季覆膜时间以秋雨过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需要指出的是,在秋季覆膜前给农作物一次性施以足量的底肥能够有效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而实现增产。同时,覆膜时应当采用强力耐旱地膜,地膜厚度应大于0.01毫米。

2.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这是一项合成技术,由传统的宽窄行播种、沟垄种植、全地面覆盖膜以及双垄面集流等单项技术综合而成。这项技术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使用。以玉米种植为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半膜平铺栽培技术能够大大提早玉米的成熟期(15-20天),同时也使玉米种植地的适应海拔有所提升(200m),实现了玉米种植的增产(1800公斤/公顷);以土豆为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比露天种植增产5100公斤/公顷;以向日葵为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比露天种植增产900公斤/公顷。经研究和农业实践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好。值得指出的是,这项技术发挥增产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种植玉米时,应当选用比传统玉米全生育周期长15天左右的品种,同时提前一周左右播种。二是进行密植栽培,相比对传统的栽培方法,其可增加10%左右的栽培密度(有效利用土壤)。三是在覆膜前需要一次性施以足量的底肥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在覆膜后应当及时在沟内进行打孔以保障土壤水分的渗透。

3.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实质上属于一类节水灌溉技术,其是传统的精量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的综合,旨在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膜下滴灌技术与传统的喷灌、沟灌等灌溉方式相比具有节水、省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等优点。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其涉及到农业栽培、果园种植、中药材种植、大田粮油种植等多个领域。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技术能节水3千立方米/公顷,可实现农作物增产15-30%。

三、旱作农业技术的改进

旱作农业技术产生于农业实践、服务于农业实践,为了切实发挥旱作农业技术增产增收、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对旱作农业技术进行改进十分必要。笔者根据自身的相关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旱作农业技术进行改进。一是土地规划。旱区的农业发展首先应当合理规划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地尽其用”,明确每一片用地的农业生产方向。二是建立健全的集水区系统。旱作农业技术需要一定水资源的支持,为此,可考虑在一定区域内建设一个中小型的集水区系统供给农业用水。三是水土保护工程的建设。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护工程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片区的农业用地应当根据林、田、路、水的方位特征进行合理规划,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水土保护工程建设主要可分为四类,其分别是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气压工程以及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四是间混套种。间混套种是我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种植的传统技术,这项技术在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间混套种时有着最为明显的作用,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平衡土壤间水分含量,继而实现两(多)种作物的共同增收。

参考文献:

[1]马进福, 赵洪礼, 张小田.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02年马厂乡科技扶贫项目总结[J]. 青海农林科技, 2003(1):47-48.

[2]杜守宇,杨发,田恩平,刘春光.宁夏旱作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13(06).

[3]力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N]. 张涵.新农村商报. 2012-06-13 (B13).

[4]谢建华, 吴勇, 杜森.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J]. 中国农技推广, 2015, 31(12).

[5]徐润邑, 田恩平, 杜守宇,等. 宁夏旱作农业理论与实践[J]. 寧夏农林科技, 2013(6):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农业生产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