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2017-11-10王晓丽

市场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教育

王晓丽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王晓丽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顺应全球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就业教育的基础。本文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各方面的不足,给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能力,产生更多基于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的创业,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在中国大地掀起。双创背景下,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大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更强的创新能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更显重要,也对高校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目前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新网整理的数据,如图1所示,大学生创业率美国最高,达到20%,世界平均水平为10%,中国的大学生创业率只有2%。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其中浙江大学的成功率是最高的,约占4%。

图1 大学生创业率比较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对于创业的应届毕业生,3年后退出创业的占50%,创业成功率较低。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浙江,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仅5%左右。本文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创业之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

提到创业,有些人很容易和层次低的饭馆、宾馆,或小买卖等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大学生创业的行业或领域不局限于传统成熟的,创业内容也不局限于小买卖商品或是简单的加工业。即使是选择传统行业进行创业,大学生也通常会发挥创新精神,加入高科技技术,使传统行业焕发光彩。

(二)缺乏对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和关注

中国就业促进会创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占武表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7年达到79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便开始了“创业之路”。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到融资、税收、开业、创业培训和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高校学生来说,关注和了解这些政策,是走好创业的第一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的清楚程度和关注程度却不一,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三)缺乏从实验室到市场之间的产品试验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创业,缺乏应用于市场的技术鉴定,缺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品中试环节。按照产品技术的成熟程度,从技术创新到投产,一般要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技术或创意—实验室创新设计—中试阶段--专利-大规模实验生产—投产。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团队多数停留在前三个阶段,甚至有不少仍然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这是大学生创业现状中广泛存在的问题。而从创新的技术或创意到产品批量生产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可能存在着不同情况的困难,对此困难和变化估计不足,容易使创业者对产品的实际功效以及赢利能力方面产生误区,创业项目实施盲目,由此导致创业成功率不高。

(四)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双创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但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双创教育未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专业课程中,创新创业课程普遍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专门的教材和有效的考核方式等。此外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创业缺乏专业优势。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基本都是理论传授,缺少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指导,创业知识存在短板。

(五)高校的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缺乏专业系统的指导

许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虽然有想法、有热情,具有冒险精神,但没有实践经验,社会竞争意识不足,在资本运营方面缺少专门的和系统的指导,导致创业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差,创业初期走了很多的弯路,一而再的失败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失去信心,放弃创业,也使更多的想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放弃创业。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缺乏创新创业的物质条件和实践条件,如缺乏实训经费、实训设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还有不少院校在创新创业指导方面,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近年来有些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基地,但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是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创新创业实践仍然缺乏。

(六)缺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

资金积累问题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大瓶颈,没有资金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梦想终将无法实现。

三、经验与措施

针对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一)举办讲座,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为了消除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心理上的误区,以淮海工学院为例,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为学生做讲座,让学生了解创业的过程,如邀请跨国新企业-融硅新能源公司的总裁李懿博士来为大家讲解创业的成功经验,使同学们在了解创业艰辛过程的同时,也了解了国内与国外创业的文化差异。另外邀请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来讲述他们成功的创业过程,从开始的创新设计、创业计划,到借助创新创业平台发展起来的创业公司,为想创业的同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二)创新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驱动能力

创业的成功,离不开产品的创新设计,充分考虑高校目前的现状和优势,可以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以大赛为载体,以创新项目驱动,争取把申请到的项目做细、做强,通过真刀实枪的激励机制和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水平。有效的创新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广泛认知,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实的迈出;而且通过创新项目驱动,形成有效的成长激励机制,进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的开展;另外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培育机械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保障创新人才持续的发展,有实际的意义。

从学生层面上来说,一方面,通过学校创客工场平台优势,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创新导向,同时搭建自主创新学习平台,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优秀人才;以创新项目为驱动,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团队意识、大局意识。

(三)以赛促练,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国家或省级比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大赛、3D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不但可以激发创新思维,还可以促进动手操作能力,实现课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

由于比赛的紧迫性,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充满了挑战,通过赛前的培训、实战和演练,学生在机械本体结构设计、传感检测技术与方法、自动控制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升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软硬件创新设计能力。从创意到作品参加比赛都需要全体队员通力分工协作,把作品打造满意并完整地展现出来,这个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为创业打下良好的意识基础。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参加创新比赛,在历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全国3D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政产学研结合,获得政府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不是高等院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应当由政府、企业、高校互相配合,政府作为引领者,调动商务、政务、文化环境各方面的资源,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高校作为实施者,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必修课程范围,逐步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多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双创意识和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成为技术和专利的转让方,是非产品的直接制造者;企业作为服务者,利用自身优势和经验,开展面向学生的企业经营、管理、运转模式介绍和培训,为学生提供融资渠道便利,提高学生的双创实战能力。通过政产学研紧密配合,形成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五)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一方面,高校要支持和鼓励一部分专任教师到企业学习、交流和实践,或者鼓励教师自主创业,从而打造一批创业理论扎实和创业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设法邀请企业老总、企业高管或职业经理人担任高校兼职教师,以报告、讲座或课程指导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设立创新创业选修或必修学分。

(六)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并充分利用

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训练的“创客空间”,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等,以团队形式纳入到“创客空间”。同时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如购买学生感兴趣的、利用率高的实验设备,如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机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创业孵化平台投入,同时对已经建设好的孵化平台,开展持续性经验交流、讨论和帮助,提高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

四、结语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激发更多基于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的创业。文章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六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和采取的必要措施并付诸实践,以达到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的目标。

[1] 李黄珍.毕业生创业比例连续上升——创业成为大学生新时尚[J].职业,2013,(19):17.袁秦英,王袁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翻转课堂”实质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6,(10):36-37.

[2] 秦源.行走在创业的路上[J].中国新时代,2014,(08).

[3] 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04):10-10.

[4] 刘育明,于建秀.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中国市场,2016,(43):96-97.

[5] 霍正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10):147-148.

[6] 闫海波.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的新途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23-26.

G64

A

1008-4428(2017)10-107-03

淮海工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GJ2016-04);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14);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201552)。

王晓丽,女,河北安国人,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