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融入艺术院校文化教学的路径探究

2017-11-09伍益中

艺海 2017年8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美育语文教学

伍益中

[摘要]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有的艺术院校中,美育在文化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院校 语文教学 美育 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因此必须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从美育人手,对文化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情趣以及自身的气质;惟其如此,才能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一、美育在艺术院校文化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而且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院校的文化教学不仅要注重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表现技巧、艺术语言等层面的训练,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因而美育在艺术院校文化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化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在文化教学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并且这些人物身上闪烁着崇高的人性光辉,凸显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这些闪光的东西不仅教育了学生,而且会影响其精神世界。在此过程之中,学生对审美对象真、善、美的识别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审美客体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并能给予一定的审美评价,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文学作品中除了蕴涵着人性美外,还包含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等。这些美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或具有榜样的价值,或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教师必须要创设情境,不断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才能引发学生的联想,使之在怡情悦性中感受美。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思维的教育。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而且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艺术学院学生不仅要有艺术专业学生所具有的认知共性和审美能力,而且也要有因专业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文化教学中,学生可以不断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文艺美学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同时深刻体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人格。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情”是美育的核心。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先融入文学作品之中,领会其中的情感,才能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这样才能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培养求真向善的新人。因而文化教师还应注重捕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艺术形象,挖掘人物身上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作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学生高尚的审美人格和培养美好道德情操。

二、美育融入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一)巧用教学语言,营造“美”的语境

艺术院校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艺术氛围之中,表演能力强,形象思维较发达,感情丰富;这也正成了在文化教学中巧用教学语言的前提条件。课堂上巧用精湛而又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如在讲授大学语文《离骚》(节选)时,“心逃再远夜一到依然被笼罩,你知遇的眼角多郁的眉梢,剥落的心答案在揭晓,真的天涯海角是你的动摇……”通过播放现代歌曲《离骚》,诱发学生的情感、理解、共鸣等各项心理功能,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较枯燥的文言文,在“美”的语境中深刻感受艺术形象的独特魅力。因此在文化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特有的魅力,为学生创设浓厚的艺术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2)结合专业特色,构造“美”的意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而艺术院校的文化教学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在教学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结合和选取这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如果给戏剧系学生上课,那么文化课堂上要多结合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剧中的戏剧冲突,提高他们鉴赏戏剧作品的能力。如果给舞蹈系学生上课,那么文化课堂上可以选取有关舞蹈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舞蹈的不同风格和独特魅力,学会分析舞蹈这种技艺是如何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如何来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这样只有结合专业特色,构造“美”的意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更好地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3)挖掘作品内涵,创造“美”的结构

文化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从内容上关注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向学生传输人文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它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树立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因此文化既承载着人类价值的传承,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认同和接续,更承担着“艺术创造潜能”的培养任务。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大力挖掘作品内涵,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愉悦、感动,甚至震撼,从而产生思想和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使学生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与审美感,从而逐渐完成自身高尚人格的构建。如从大学语文课文中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从杜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诗句中我们能领会到了诗人对朝廷穷兵黩武的憎恨和忧国忧民的深情。这样当作家的情操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不仅会使学生审美情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会提高学习效率。

(4)创新教学手段,打造“美”的氛围

艺术院校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因而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对音乐、影视、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多种演示与交互手段,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互动联系起来,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声音、画面、色彩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声情并茂地把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状态。而戏剧、和舞蹈专业学生对角色表演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不仅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编排,而且可以采用情景短剧、戏曲唱段、音乐短剧、舞剧等多种方式,进行情境的设置。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给他们角色扮演的机会,让他们进一步走进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内心深处,以掌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树立正确、健康而高尚的审美观。

(5)改革考核方式,建造“美”的模式

艺术院校文化教学的目标是把文化与艺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深入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及其美育功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因此,艺术院校要改革考核方式,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欣赏、感知“美”等能力来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重视平时文化素质的测试,制定符合艺术专业特点的文化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学过作曲,完全可以要求他们对文学作品中深有感悟的诗词进行谱曲,这所谱之曲完全可以作为平时文化成绩来计分,而且应该多鼓励这种打通音乐与文学的创造性劳动。对影视专业学生来说,可以要求他们把课文中某些精彩片段改编成情景短剧,再分角色进行表演,这种作为平时文化成绩的测试方式,会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中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与“美”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谢琛)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美育语文教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