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7-11-09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致残率致死率病情

苏 敏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优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苏 敏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高血压;优质护理;脑卒中;效果分析;急诊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的高血压多会引发脑卒中的发生,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分析优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效果,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1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等;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及中途退出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0~70岁,平均(62.36±7.79)岁;病程2~14年,平均(6.65±0.83)年;高血压病史5~30年,平均(17.05±2.31)年。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52~70岁,平均(64.36±8.05)岁;病程3~14年,平均(7.65±0.96)年;高血压病史4~30年,平均(16.89±2.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方法

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判断病情,对病情进行评估,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对症处理后转入医院。

2.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综合急诊护理。①电话指导护理:接到急诊电话到达现场前,做到1 min内出车,车上备好常规急救物品,车上通过电话了解患者既往史、诱因及现场情况,初步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如垫高头部、解开衣领、去除口腔异物等措施;安抚患者家属情绪。②现场急救护理: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进行检查;迅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运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估患者的病情,将GCS>8分者立即转入到医院,GCS<8分者现场进行吸氧、吸痰处理,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冰敷、降颅内压等急救护理措施,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将患者转入医院。③转运途中护理:为患者采取舒适的位置,系好安全带,避免患者进一步受到伤害;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瞳孔等)及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病情、症状、体征及药物过敏史等),并联系医院收治科室通知医生进行待诊;安抚患者情绪,给予积极向上的心理疏导。④到达医院科室交接的护理:快速做好交接工作,避免浪费时间,准确告知医师患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计划的制订[3],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呼救至抢救的时间及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1.所用时间比较。观察组呼救至抢救的时间及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用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所用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致残率、致死率比较。观察组致残率与致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致残率与致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性别、年龄、家族遗传史等不可控制因素,另一类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抽烟、酗酒、缺乏运动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可控制因素[4]。其中最常见的因素是高血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具有起病急、发展快、致死及致残率高等特点[5]。因此,如何能快速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已成为临床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已逐渐从辅助人员转换为主要人员。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脑卒中通常发病后治疗时间为3~6 h[6],积极主动地利用好这段时间,患者的生存率将会大大提高,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则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而常规护理往往因为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时间把握不够准确而在患者发病早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7]。该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患者发病早期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呼救至抢救的时间及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用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致残率与致死率低于对照组致残率与致死率,与敬杰等[8]研究结果接近,证实观察组在降低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综合护理能够通过缩短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前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何桂霞.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105-106.

[2]陈亚平,唐军,韩娟,等.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4):6741-6744.

[3]潘青.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延边医学,2014,5(28):119-120.

[4]崔钰春,黄燕梅,吴秀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292-1293.

[5]詹俊青.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9):1290-1292.

[6]钟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2):88-89.

[7]石玉新.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14(6):181-182.

[8]敬杰,李晓飞.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09-210.

2016-12-20)

猜你喜欢

致残率致死率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