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乌格罗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共通性

2017-11-09刘金鑫济南大学美术学院250022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格罗文人画绘画

刘金鑫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 250022)

试论乌格罗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共通性

刘金鑫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 250022)

(课题:试论乌格罗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共通性)

本文研究对象为20世纪英国画家乌格罗的绘画,作为表现派艺术家的乌格罗以其画面的静穆而永恒闻名于世。他有大量作品留存于世,题材涵盖人物、风景、静物,文章以其风景与静物画为切入点,探究其绘画态度和方式,发现乌格罗的绘画同中国传统文人画有着某些共通。看乌格罗的油画静物与风景作品,散发着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有着类似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某些 “逸品”那样的格调。作为现代英国画家,乌格罗固然与中国画史上的画家不同,但他在追求的方向上与其说是西方的,不如说更接近东方。他的绘画中隐含了几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意。如图1所示。

图1 乌格罗 雏菊 油画

本文认为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一定认识和关注的,他的艺术形式虽未受到中国或者东方艺术的直接影响,但他静观物象的观察方式以及自身的审美方式所形成的亲近自然的简单生活态度,理性、静穆而永恒的绘画意境以及画面空间的处理方法,都似乎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有共通之处,这可能是文化演变过程中的共通,但又有所区别。同时,笔者尝试就乌格罗作品同中国传统文人画做两组图例比较。

图2 乌格罗 两个梨 油画

图3 法常 六柿子 纸、水墨

如图二、三,乌格罗同法常的作品都是通过对平常之物的观察,散发出一种淡然、超脱、朴素和静穆的氛围。两幅画中的水果表面上看起来是随意摆放,实际上有着强烈的秩序感,静物向上,相互聚拢,并列对称,使不同外形和特征的物体具有同一性,又保留了具体个体的生动特征。在乌格罗的画中,个体的这种特征表现在梨子的微妙转折和扭曲上,而法常则是通过墨色的明度和柿子的大小来表现。乌格罗运用绘画中秩序的美感来表达理性的思考,追求宗教的神性,一方面注重严谨的自然现实性,另一面重视宇宙万物中存在的数理和谐性。相比较而言,法常的作品中的秩序感显得更加具有活泼、天真的情趣。

图4 乌格罗 雪中的利姆伯斯

图5 倪瓒 渔庄秋霁图

如图四、五,是乌格罗后期的代表作,在其与倪瓒的画面比较中可以看到乌格罗的这幅作品中对多点透视、焦点透视和平视角度进行了综合运用,在处理空间上,将描绘对象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相互渗透,使得画面的前后空间互相融合呼吸,空间的深度则通过大色块的重叠来获得,造型归纳成几何形状,几乎简约到了极致。对比倪瓒的《渔庄秋霁图》这件类似作品,也将山水的内部空间相互开放来获得深远的空间感,所描绘的物象也是居于中间位置,画面大幅留白,仿佛孤立绝缘,以简约的对象和极少的笔墨传达出了空灵孤寂的诗意。本质上看,他们作品中描绘对象的真实性都已经减弱,只是保留着极为有限现实痕迹,可以说只差一步画面就可以完全抽象,“似与不似之间”的抽象与具象关系最终和谐的相处。

依照本文分析,乌格罗的艺术态度与中国传统文人有着内在的契合,大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画家生活的方式上,乌格罗与中国传统文人追求自然简朴、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从这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主张通过“禅心”去体味宇宙万象,并以亲近自然来完善个体人格。2、从画面构成上看,对空间与描绘对象的简化、大面积单色块的运用、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开放以及平面性与深度空间的结合等等,是乌格罗艺术作品中采取的基本形式,都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中采用的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处理方法有着共同的意趣特色。3、在精神取向上,中国传统文人在绘画的意境上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乌格罗的绘画中有着西方宗教默修的天主教神性气氛,看重淡泊高远的意境与静观默修的境界是相通的。

本文属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下大工夫,不能轻率谈论,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东西随便比较也不宜。篇幅有限不能展开,有待探讨。

刘金鑫(1983.6-),男,汉族,山东诸城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壁画.综合材料艺术。

猜你喜欢

格罗文人画绘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格罗西访问伊朗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记账员格罗宁的奥斯维辛回忆录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