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城市的屋檐下

2017-11-08乐祥涛

大理文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牧羊犬麻雀儿子

乐祥涛

城市的屋檐,庇护着我们,还有它们。它们是我们的邻居,也是我们的朋友。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如何与它们相处呢?我想,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话题。

母亲家养了一只猫,确切地说是领养的。那天,母亲在回家的半道上发现了这只猫,见它很可怜地依偎在那里,母亲就动了恻隐之心。当初我对那只猫并没有好感,因为看上去那只猫十分瘦小和弱不禁风的样子,没有一点可爱之处。母亲把它抱回时,我担心是養不活的,我说,这种弃猫,十之八九不是有病就是发育不健全。而母亲没有理会我,在给猫洗完澡后,就耐心地饲养起来。

猫在母亲家落户以后,各种迹象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我发现这时的母亲,与我们说话的话语也没有以前多了,最起码母亲总是挂在嘴上的那几句唠叨话也没有那么频繁,免得我每一次都得事先想着怎样去编好善意的谎话蒙混过关。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猫已经成了母亲家的一员,或是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成为母亲的一种牵挂。今天的猫吃饱了没有,昨天猫的毛好像没有以前光滑了,是不是又有新的情况?母亲总是习惯自言自语,说完以后又为自己的话语打圆场。

可是猫并不领情,没有想在母亲面前撒娇的意思,除了幼时在母亲怀里喂饭时乖巧以外。长大后就与母亲有了距离,或许是野性的使然,也或许是保持着原始的警觉。总之,不是开饭的时候,不是需要求助的时候,猫是不会断然自己走近母亲的。还好,母亲并没有因为猫的不近人情而生气,相反,依然是十分有耐心地照看着猫。

有一段时间,猫不知了去向,母亲十分焦急,曾前后院地找,问了很多人也没有结果。母亲想,许是这猫已经长大了,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了,不再需要别人的照顾。于是,母亲就生出许多的惆怅,有对猫出走的不忍,也有对与猫相处时的思念,就是没有骂猫的无情。那天,母亲还说,不知猫过得怎样?要是过得不好,不知它晓得自己回来不?

猫的确是自己回来了,而且瘦了许多。母亲十分心痛,还说了很多猫怎么都听不懂的关切话。那天中午,母亲把猫最爱吃的食物几乎都拿出来了,猫像是过了年,更像是有了找回那种久违的感觉。

吃完大餐的猫,“嗖”地一下又跳回到它平时爱待的房檐下,那里三面有瓦,一面朝阳,是猫常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里风不着、雨不着,又远离人群,避免了诸多的是非。饿了,猫就下来寻找吃的,饱了就上去休息,过着很舒心、很幸福的日子。可是久了,母亲也发现不对劲,猫是发福了,但猫的一些本能却丧失殆尽。就连老鼠在它面前肆意的时候,它都懒得抬头看一眼,以至于母亲都在怀疑,是猫的退化还是老鼠的过于盛行?

这一次,母亲仔细地去观察猫的情况,想从中找出答案。母亲发现,猫,除了闲暇时梳理一下自己的身体外,根本没有去操练一些扑捉的技能,那些腾、卧、快速攀爬以及闪电攻击的本领几乎全都忘了,留下的是猫劲十足的“懒”性质来,不久便昏昏睡去。

答案最终还是被揭晓。原来这猫是去生产去了,那天带来了三只猫崽以后,母亲才明白了一切。见到三只幼猫时,母亲喜出望外,总是找出一些好吃的东西出来。可是好景不长,不久母亲发现,自己不能满足猫家庭的食欲了。这时母亲突然想到了喜欢经常在外吃饭的侄女,就动员她带一些人们吃剩下的,而猫们爱吃的残羹剩鱼回来。后来带猫食的队伍不断扩大,自然母亲和猫们都其乐融融。

不是所有的猫都享受其中,没有多长时间,幼猫当中的两只长成小猫以后就自奔前程去了,留下了老猫和一只恋家的小猫继续享用美食加舒心的生活。

母亲家住的是单位的平房,住后不久又在房前拉起了一个小院。当时按照政策规定是可以房改的。但因单位主要领导的一句话,让母亲家没有享受到这天大的好处,虽然事后也有一次其他的机会,可处于工薪阶层的父母是没有能力实现美好愿望的,后来用母亲的话说是住惯了这平房,就有了难舍的情结,再大的房子也换不来住着顺心。

可顺心的房子最终还是要被拆迁了,而且决定得突然,拆迁得突然,还没等母亲反应过来,拆迁的先头部队,量房的人员就到了。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觉得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好受,不知是她昨天没有休息好,还是她的老毛病又犯了,让她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作痛和酸楚。趁量房的人员还在屋里量房的时候。母亲则来到院子中间仔细地看看已住过多年的这三间平房,随后又对院子中的一切左看看、右看看,忽然她一下子看到了那只猫。

这时的猫,也看到了量房的人,开始猫有些好奇,这些人不像是串门的,也不像是走亲戚的,虽然近两年这几排平房里住着的人在不断地变化。但大家几乎是不互相走动的,因为彼此之间都不认识,见面时大多都形同陌路,根本不会出现像今天这样的状况。

接下来的几天让猫更加琢磨不透了,那些空闲的房子有人在拆除,动作很大,灰尘铺天盖地,这让猫有些不安起来。

而母亲在院子里突然一眼看到猫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对了,搬家后这猫怎么办呢?接着母亲又在那想,干脆把猫也带上吧,免得猫又无家可归了。可不一会母亲又在犯难,这猫不通人性,怎么和它说呢?何况自己该搬到何处还不知道,如何去安顿猫啊!

母亲的纠结是有道理的,不说猫如何下来。如何跟自己一起走,如何知道搬家对猫来说意味着什么,单是邻居们出奇地合作,让母亲都不知如何是好。

那天,有邻居来串门,说我们得团结起来,这样才能让单位里多补贴一些钱财。或是给我们找一处更好一些的地方。处于自身利益出发,这样的行为是合适的,不说别人住进了高楼大厦,不说别人钻了政策的空子,单从实际需要来讲,是应该考虑一下的。母亲一面答应邻居所说的事情,一面与父亲商量该如何搬迁。

父亲在退休之前,是单位里的中层干部,由于职业的习惯,每次单位里的所有号召,父亲都是积极支持的。这次邻居说得为自己想一想了,起初父亲还不同意,认为那样做会给单位增加负担,经不住邻居的劝说,父亲还是答应了。

事情没有像父亲想象的那样发展,没过两天就有一户邻居搬家了,究其原因事后才知道这户邻居得到了好处,就率先打破了事先邻居们说好了的攻守同盟。父亲不解,说要去问个明白,还是被母亲拉住了,母亲说,人心隔肚皮,有些事何必要点破呢?留一些面子,对大家都好。endprint

猫对第一家搬家的人家反应也很强烈,因为搬家的人家是猫居住的一个墙角,那种拆迁的动作让猫有些难眠,猫想,好好的一个处所,干嘛要放弃呢?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无事可做,净干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人啦,就是爱折腾。

想着想着,猫又有些担忧起来,这支撑着的墙角。一旦失去一面,就无法平衡了,另外两面怎么会牢固,就算是躺着睡觉也不得安心,万一,哪一天不小心一翻身,说不定会掉下去。

實际上。现实比猫想象的还要残酷得多,就是那个经常来找母亲商量对策的邻居,是第二个搬家的,她们根本没有说出什么理由,也没谈出任何条件就搬家了。听说还是主动搬的家,当时父母说啥都不信,之后,是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说那邻居的一个孩子就在那单位上班,那天,单位领导找他去谈话,说是组织上正在考察他,让他好好把握机会。

对于这样大规模的搬家,猫是惊恐的,它不愿意看热闹。也不愿意赶热闹。面对搬家公司的车辆和人员。猫是躲着的,它害怕吵杂和纷乱,喜欢温情与宁静,眼看着大量的物质被拉走,眼看着一间一间的房子在倒下,猫在想,我真的看不懂这个社会里的人们了。

父亲和母亲都在想,是不是也要搬家呢?如果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不说什么都不方便,这年龄大了。就是上下楼和去医院看病都很困难,怎么办。父亲又说,再说了,自己不能带头搬迁,但也不能拖后。最起码不能让别人说闲话。

正说话间,父亲见母亲流着眼泪。父亲不解,说,不至于吧,不就是搬个家吗?再细看时,父亲发现母亲在看电视,那屏幕上正播着“动物世界”。原来母亲看到在动物园里长大的老虎和狮子,因圈养的问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了,就没了野性。无法回归大自然时,母亲的心情很沉重,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对父亲说,搬迁后我们家的猫该怎么办呢?

拆迁的速度在加快,猫的惊恐程度也与日俱增,它先是趴在窝里看,后来又趴在墙头上看,危险正步步向自己逼近,它不知道以后的情况会是咋样,只知道眼前的美好在渐渐消失,这是它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它不愿意去想的。从它那睁大的瞳孔里,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是它的不安,但看不出的是它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助。

母亲家还是搬迁了。搬到一处自己找的地方居住,住下后母亲总觉得少点什么,但找不到最好的解释。时常母亲和父亲习惯性地走到老房子那里去看一看。虽然那里都夷为平地了,可那房基还在。

那天,父母又去了老房子那里看看,回来后母亲说又看到那只老猫了,父亲说没有,母亲坚持说看到了,还说,从他们眼前一闪而过,父亲说,不,那只是一个影子。

牧羊犬

对于动物而言,我不敢说是宠爱有加,但至少不是拒之千里。我相信生命是相通的,即使是冷血的动物,也有它温情和友善的一面。

平时我见了动物总是报之婉约一笑,或是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一番,哪怕是遇到一只蚂蚁,我都会低下头去看看它们的觅食方式和搬迁过程。通常有蚂蚁侵略了我的领地,我总是用凉水把它们冲走,而不会是用开水泼向它们,那种残忍的举动我是绝对不会采取的。

我特别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对动物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它们对生命的渴求和律动都有了感知与感悟。看了那么多画面之后我就在想,我们与动物相比,有哪些相同和区别呢?我知道解释这些是需要专家们来解决的,而我仅仅只是知道一些表面上的东西。

偏偏我与一条牧羊犬遭遇了。不是说这条犬与我擦肩而过。而是它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我的生活。

儿子在大城市里领养了一条刚刚断奶的牧羊犬,说还是国外的一个优良品种。我知道如今打上国外宠物的牌子,无论是哪种动物都是很珍贵的,最起码它的价格惊人。就像刚改革开放那阵子,对国外的产品,人们一味地推崇,好像国外的月亮都要圆一些似的。可是,后来我们慢慢地发现,其实也不然,国外的东西并不见得都比我们的好。只是那时我们比较落后而已。

对于儿子领养了那条牧羊犬我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因为在这个年代,养宠物已成为时尚,有些人都快成瘾了。我并不老土,我知道有很多人养的动物别说我没见过,就是连名字我都没听说过。从电视和网络上,我看见他(她)们在养掌上松鼠、黄色巨蜥、白色的蛇、绿毛龟和红色的犬等等。我诧异他们的胆识和执着,也为他们一掷千金养宠物而咋舌。我想他们或许是在斗富、斗奇的同时,也在寻着慰藉和商机。

而前些天儿子打电话说,他的工作要调动,不能养牧羊犬了,想把犬送回来养。接电话时我没有立即表态,在那沉思了很久。我知道养犬有可能再次伤着自己,如果说不养。从儿子的口气中,知道他已经非常喜欢这条犬了,或许不养有可能伤着儿子。就这样,让我对养这条牧羊犬产生了纠结。

至今提起那次唯一的养犬事件仍然心痛。搬家后,有人专门给我送来了一条小京巴犬,当时不知是有了喜庆才有了喜爱,或是有了喜爱才有了兴致。总之,那条小京巴犬确实招人喜欢,无论是它的一双大眼睛还是好看的脸蛋,以及一身的纯白毛,都让人疼爱。特别是它似乎通人性的一些举动,让你感到生活中平添了许多的乐趣。

可是,又是因为我的无知和过于宠着。而无情地伤害了它。后来才知道那小家伙因贪吃引来了大难,它吃了大量的咸肉和卤骨头后,结果它的肠胃受不了,先是拉稀、后是拉血。我赶紧把它送到动物医院,可已经迟了。这时我才知道,自己是无意中成了凶手,虽然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生活中就是这样,不是好心都会办好事,往往是无意中成了罪人。这个教训教会了我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细心和耐心,首先去遵循它的规律,然后才去实施援手。

我把小京巴犬带回家里,每天都渴望它能进食并出现奇迹。但它一直是趴在那里拿眼睛看我,一点没有吃的意识,只到它离去。最让我难忘的是小京巴犬很爱干净,就在它死去的头一天,在它不愿动的情况下,它还是让我给它洗了一个澡。死去的时候,它的头钻进我原来为它专做的纸箱盒窝里。

把小京巴犬掩埋之后,我就发誓再也不养犬了,不是因为犬的问题,而是怕自己伤心不起。endprint

但是,儿子的这条牧羊犬我怎样才能拒绝呢?我寻了很多的理由告知儿子,比如说我们没有养犬的条件、没有养犬的知识、没有养犬的心情等等。可儿子却坚持说,等犬带回来了你们肯定会喜欢它的。或许是出于对儿子的喜爱,或许是出于对儿子小时候没有很好关心的一种补偿,或许是……总之,这条牧羊犬就站在我家的院子里了。

要说狗仗人势这话真的不假。那天,儿子把牧羊犬带回来时,邻家的一条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狗,竞把半米多高的牧羊犬撵得四处躲藏。也许那条小狗在想,这是我的地盘,不许外来狗靠近。引得看热闹的人们一阵哈哈大笑。

落户的牧羊犬除了示好外,还展现了各种技能。它总喜欢来到你的面前讨好,不是用双爪扒在你的身上,就是用一只爪与你握手,然后坐在你的对面拿不太大的眼睛看着你。有时还让你扶摸它的小耳朵、额头和毛发,这时它会安静地看着你。像是在倾听,也像是在等着你发出的指令。

每当你让它坐在那里或是躺在那里时。虽然它极不情愿。但它总是会按你的意思去做,让你做足了主人的尊严。

世上最可爱的也是最可怕的莫过于一个情字,如果与情字沾上了边,那么就离“痴”字和付出不远了。譬如步入深爱中的女子,譬如那割舍不了的亲情与友情。不过情字用好了也会幻化出力量,就像爱情可以让人燃烧,亲情可以忘我,而怜悯和恻隐之心可以唤起大爱一样,让你拥有时倍感幸福,可放下时却更加难了。

但是,由于牧羊犬的天性使然,它注定是好动的。原本它是牧羊人的助手,去牵引、去制止、去游牧那些羊和牛的。而我们需要的是平安和宁静,这样就与牧羊犬产生了矛盾。原来儿子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是要去遛狗的,去放牧它的天性和自由。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斗争的结果是牧羊犬把排泄物留在屋里。把垃圾筒里的垃圾玩耍得一塌糊涂。

更有甚者的是,每次出去遛狗的时候,都需要向别人解释这犬不咬人。但那么大的身躯和尖长的嘴,着实让人生畏。同时,我们从邻居那上小学和上幼儿园的孩子以及大人的脸上,读懂了他们的不满与恐惧。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们考虑起牧羊犬的归宿问题。开始儿子不忍,毕竟那么长时间的交流,与犬产生了好感。我就耐心地做起儿子的思想工作,我知道我是说给儿子听的,同时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说,可能生活中就有这么一段与犬的缘分,但它毕竟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缘尽了,情也就过了。或许选择懂犬、喜犬、惜犬的人家才是犬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希望。我知道这句连我都没有说服的话,是不好说服儿子的,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真的是不适合再养犬了。

犬送出的第一家人家,在三天后又把犬送了回来,原因是家中的母女因犬产生了矛盾,不得已又送回了犬。送回来的犬看见我们更加亲热,它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或许犬在想,是出去溜溜弯,怎么这长时间没有见到主人呢?

我们也有同感,生怕它饿着、渴着,也有久别重逢的感觉。随之。妻动了恻隐之心。

可是与犬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我们都知道情感是一回事,生活又是另一回事,当它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只有无奈。

最終我们找到的这家是位爱犬之人,他们不仅是欣赏犬,更主要的是知道该怎样去爱护犬,这也让我们的心里有了很大的安慰。

那天晚上。我把犬送给那人时,犬怎么也不愿跟他走,总是围在我和妻的身边转悠,不肯离我们而去。还是我想起了犬的特点,拿起套子和铁链,犬一看就来了精神,以为是又去遛弯,就主动伸长脖子,让我套住,然后欢快地向道上跑去,我顺势把铁链交给那人。还好。是在晚上,犬没有见到我们依依不舍的眼神。还好,它只是一动物,它爱好游走的天性,让它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事后有位知道我们让犬的人跟我讲,那是一条名犬,是值很多钱的。我淡淡地一笑说,有些东西根本不能用钱来交流,如果那人给我钱的话,我是断然不会让他把犬带走的。

麻雀

这天早上,我在自家的院中收拾花草。突然,一只麻雀飞了下来,落地之后,看上去惊慌失措。接着,就如鼠般逃窜。

当我反应过来后,就抬头看看三楼空调支架角上的麻雀窝,我想有可能是窝里的幼雀在蠢蠢欲动,或者是在不安分地试飞练习。结果,一不小心就落到院子里。

按常规成年麻雀是不会落下来的,它们稍加展翅就能自如地飞翔。就算是落地,也没有必要那么惊慌、那么害怕。看来这是一只幼雀落地无疑。

不知那只幼雀是否受伤,或者惊吓到何种程度。还没等我看清情况,它就一头钻进了杂物间角落的深处。

看到那只幼雀的样子,我也不好打扰,怕是越帮越忙。我只当没有此事发生。让那两只成年麻雀在房檐上乱叫。

后来我想,这样时间长了也不行。如果没有成年麻雀的帮助,幼雀不被吓死也会被饿死。因为那次我打扫杂物间时,就发现了一只较小麻雀的尸体。干脆我躲回暗处,看成年麻雀怎么去实施营救。

见我走了,那两只房檐上的麻雀飞到院子里,看看确实没什么情况后。就来到杂物间旁,用不同的声音呜叫。很长时间没见幼雀出来,有可能幼雀是惊恐过度,在里面或筛糠或哆嗦。总之,没有任何回应。

许是两只成年麻雀叫累了,不一会儿就飞了出去。

傍晚,那两只成年麻雀又飞了回来。看来没有放弃的意思。来了之后又在那鸣叫。

依然没有回声,很长时间都是静悄悄的。可是不知是什么时候起,一只小脑袋伸了出来。

两只成年麻雀赶紧飞了过去,做着交流和安慰的事情。

我不知道动物之间是如何去表达亲情的。也不知道是怎样去沟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只幼雀在不断地呼唤中走了出来,把死亡甩在了身后。

第二天我又看到了麻雀之间的交流。不过是在一只成年麻雀和幼雀之间进行的。看上去那是在行走,可那不是一般的行走,虽然是一跳一跳地进行着,但是,那幼雀是在克服战战兢兢的步子后行走的。那种行走不光要有毅力,还要有勇气和坚持,最后才能完成站立、学步和跟随。

第三天,只见那只成年麻雀跳到花盆树枝的高处,然后打开翅膀做预飞的姿势。可幼雀见状竞缩回头去,成年麻雀只好回到幼雀的身旁,随后又做着反复的动作。

后来我没有再看见成年麻雀和幼雀的身影,但可以想象得到,麻雀问的生存训练已经完成。当我无意间看到幼雀藏身的杂物间时,竞让我匪夷所思。想着想着,就想到了乡下麻雀。

乡下麻雀看起来要随意一些。因为乡下麻雀一出世,不必那么惊慌,面对无垠的原野,心生坦荡,处之悠然。即使是试飞落地,那些散落在田边地头的谷物,也不会让它们饿着肚子。

而城市麻雀则不然。要面对的是吵杂的轰鸣,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灯红酒绿的生活,倍感生存的不易。特别是那悬在半空中的巢,最容易产生孤独、胆小、怕事的习性。

想想城市麻雀是需要训练的。一是可以克服胆小的心理。二是可以提高自信的勇气。三是可以学习生存的本领。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恐惧,增强适应能力。

如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是要与时俱进的,对于生存方面的训练,我想也不仅仅限于城市麻雀。endprint

猜你喜欢

牧羊犬麻雀儿子
绵羊和牧羊犬
打儿子
牧羊犬
羊和牧羊犬
黑白配“双面”牧羊犬神奇模样超吸睛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燕子和麻雀
麻雀与红襟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