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7-11-07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张颖景丽滕永忠上官彩霞燕照玲

河南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性河南省供给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张颖 景丽 滕永忠 上官彩霞 燕照玲

河南省农村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苏永涛

河南省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张颖 景丽 滕永忠 上官彩霞 燕照玲

河南省农村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苏永涛

河南省农业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主办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破解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题,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形势变化,优化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满足消费需求。近几年,河南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

一、河南省种养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升。据统计,2015—2016年度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546.57万hm2,总产量3466万t,粮食高标准良田建设取得突破,科技推广水平得到提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得到贯彻;优势经济作物产量持续提升,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也到了较快发展,保证了城乡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畜牧业发展总体向好,肉牛、奶牛、肉羊等草食畜养殖量有所增长,生猪养殖量有所调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59.8万hm2,占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38.9%,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探索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比较有效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方面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优质农产品供给较少,产品附加值低,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2.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势头难以遏制,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持续增高,一定程度限制适度规模经营的较快发展。

3.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难度仍然较大,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收窄,不少地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与一般农产品价格差别不大,但是生产成本增加,制约优质农产品的较快发展。

4.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特别是粮食加工业,虽然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数目多,但规模小、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麦强面弱”现象突出。

5.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紧缺,农业发展受资源束缚越发明显。

二、河南省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

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使种养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规模得到明显提高,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饲草、优质果蔬的供给得到显著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改善。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式粗放经营到精细化经营,由片面关注数量增长到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赖物质投入到提高农民素质、依靠科技创新,走高效、安全、节约、环保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优化调整农业产能结构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种植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适应农业发展新趋势,逐步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做大做强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等六大主导产业。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品质结构、生产结构、区域结构,增加适销对路、品质优良的农产品供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三)降低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类成本

一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集成发展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大力提高畜牧养殖科技水平,增强生物育种能力,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多元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降低农产品流通、销售等成本,加强农产品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

(四)补齐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环境受限等各种短板

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探索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保护、突出问题治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联动发展,不遗余力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整个农业的产业链条,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从加工到销售等环节的逐步配套,形成产业链完善,各个主体协作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群体。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三、保障河南省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措施

(一)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

加大涉农资金财政投入力度,针对种养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运用财政贴息和补助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为种养业龙头企业贷款担保提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担保公司和担保基金,同时由财政对农业担保机构给予一定风险补偿,强化融资担保服务。

(二)强化农业金融保险支持

完善涉农信贷审批机制,创新涉农抵(质)押信贷担保方式,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发展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组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和创新农业保险险种,优化保险服务,针对保费逐步提高省财政的补贴标准。创新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探索建立农业风险类基金的途径。

(三)积极探索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形式

当前,我国小麦市场存在优质不优价的情况,现有供销体系对优质小麦的需求供给不足,只适合一般的面食需求,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市场失灵。因而可以充分借鉴“广源模式”,建立新型优质小麦产供销体系,不断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新改革,以种养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体,充分发挥其对农民的组织作用和对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社、科研单位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实行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单品种收储、订单化销售,有效保证小麦优质优价,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同时,国家应尽快建立小麦分级收储体系,通过品质指标实现分级制度,保障优质小麦优价。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利益联结机制研究”(16240041029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型经营主体在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研究”(2016B121);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研究”( 17240041032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粮食生产经营体系建设研究”(2017ZC56)。

猜你喜欢

结构性河南省供给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