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解读文本 构科学之设计 促有效之课堂

2017-11-06曹灯娣

新课程·小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多角度教学设计

曹灯娣

摘 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时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这三者之间,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教师正确地把握文本内容,才能有优秀的教学设计,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而要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就必须在解读文本时进行多角度解读。以作者的角度走进文本,把握教学设计;以孩子的视野体验文本,构建教学设计;以教师的身份研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解读文本;多角度;教学设计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下面我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历来的教学设计为前40分钟的教学围绕“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这个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字和句式中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快乐、无忧无虑。后40分钟走进作者在园子中做的几件事情,在详略得当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和爷爷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学生对园子的特点和人物形象把握得也很到位,但细细品味,几番试上,这种教学设计是有违作者情感发展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到位的。经过多角度的解读,对文本的内容与教学设计之间有了新的认识。

一、以作者的角度走进文本,把握教学设计

文本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出自作家的手笔,其内容是经过作家的提炼之后用语言文字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章中的人和事物以及情景,无不打上作者的人生态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烙印。要读懂并透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意,就必须以作者的角度,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把自己当作作者,融入文章所反映的情景和环境中,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文章中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准确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内心。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记录了在寂寞的童年里,只有年迈的祖父给她疼爱和温暖,令她忘却了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刁难,让她感到一些人间的温情。童年的自由快乐无忧无虑来自于祖父的慈爱、宽容,甚至溺爱,因此在萧红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才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的。以往的教学设计把作者的情感和园子割裂开了,以至学生理解文本出现了困难。所以在前40分钟教学时教学重点放在了感受“我”和“祖父”的人物形象上。

(一)学习第3~12小节

1.学习第3小节

(1)“种”的读音。(2)理解北方方言“溜平”,出示:蜂子、倭瓜、狗尾草、谷子。(结合图片解释)(3)指导朗读:明确“瞎闹”。

2.学习第4小节

(1)指名朗读。(2)正音,查字典“杆”(关注:字音和字义的关系)。(3)我是如何铲地的?指名读。(4)齐读。(点评:那来年不是没有收成,吃什么呢?)

3.学习人物对话,感受爷爷的人物形象

(1)直接指名读。(正音)(2)概括内容。(爷爷耐心教我分辨狗尾草和谷穗)。(3)分角色朗读3个层次,读出角色,读出表情,读出画面。

而此时的萧红却是这样的。课件直接出示第11小节内容,(内化语言,说话训练)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爷爷?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把自己当作者,走进他们,体会他们情感的挥洒,才能真正读懂他们的内心,方能感悟文本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把握恰当的教学设计。

二、以孩子的视野体验文本,构建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直接的、自然的、亲密的接触。以孩子的角度走进文本,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儿童性特点,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难点,才能充分、合理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构建。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学生能感受到萧红和爷爷分别是怎样的人,但却理不清为什么萧红会有这样的性格,这是一个难点,因此我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阅读第3小节,体会萧红的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说话:祖父一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也拔草;祖父下种,我也下种;祖父铲地,我也鏟地。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1)此时你觉得我和祖父之间是什么关系?(朋友,我是祖父的小“跟屁虫”)

(2)读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萧红?(自由自在、快乐、幸福、无忧无虑、任性,随心所欲)

三、以教师的身份研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而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核。语文教学追求学生在学习言语的过程中“心”的参与、“情”的共鸣,让情感浸润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找到一个语言点,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深化情感,把握语言内涵,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因此,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当学生充分走进到“我”和“爷爷”的内心世界,我语言的训练点放在了续写浇水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和无拘无束的感觉,再一次走进人物的内心。

走进浇水,读写结合:

1.课件出示第12小节。

(1)指名读。(指导朗读,点评:你浇得还不够大胆。你浇得还不够快乐。)

(2)齐读。

2.续写:

请你想象“下雨了!下雨了!”之后的情景。

(小提示:结合图片加以想象,可以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本身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叶圣陶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实现对文本的二次解读和开发,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这种感受、体验和理解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真正做到走进作者的心与灵魂,与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充满自己的个性和色彩,让我们的课堂行之有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多角度教学设计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