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效果分析

2017-11-04王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阻塞性通气家属

王辉

摘 要 舒适护理的核心内涵是强调人性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基本原则。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重新获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愉悦、满足,拥有治疗中的舒适状态是评价舒适护理质量的一个有效尺度。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江苏盛泽医院重症监护室 2014年 1 月至 2016年 12 月收治的 87 例使用无创辅助呼吸通气治疗的 AECOPD 患者,87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 例)与对照组(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包括家属需要、心里需求与环境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生活质量多项评价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 AECOPD 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过程可以缩短脱机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舒适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结合了以人为本量和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多项指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缩短了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患者平均年(56.35?10.64)岁;年龄最小55岁,最大72岁。对照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平均年(55.63?9.84)岁;年龄最小52岁,最大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与病情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收住重症监护病房后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吸痰、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记录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时间。

舒适护理包括家属需要、心里需求与环境舒适护理三方面的内容。家属需要是舒适护理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及时与家属成员交流病情,告知家属患者病变程度、治疗的方法与患者预后,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动态了解患者家属的情绪状态,并及时安抚家属不良情绪,化消极为积极,使患者家属以积极、合作的精神状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

满足患者的心里需求是舒适护理的核心内容,患者在面对医院和疾病时,传统的对重症疾病的死亡畏惧造成的紧张情绪使得患者缺乏必要的理解、配合及支持,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如疑虑,焦虑、抑郁及忧伤等负面情绪。通过改变患者不合理信念,帮助他们学会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改变患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和紧张。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改掉陋习的信心和决心。患者对辅助通气治疗心存疑虑,做好思想工作,多安慰患者,说明辅助通气的疗效及其必要性,使患者消除顾虑,上机前详细为患者介绍无创呼吸机使用的目的、方法,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巧。同时应注意与患者多沟通。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减少人机对抗,自觉及时地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耐心、仔细地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与问题,及时解决患者的躯体与心理不适,对于患者诊疗过程出现的部门情绪应予宽容和理解,使得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情。

环境舒适护理,舒适的环境可使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可以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症监护病房仪器设备较多,应注意合理设置呼吸机工作、报警声音,监护仪报警声等,减少对患者各种不良刺激。保证监护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当的增加装饰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被褥、床垫、枕头柔软整洁,汗湿及污染的物品要及时更换,避免患者受到感官刺激,让亲友及同事探视,家属陪护,使患者在保持良好状态下得到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从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来表示,采用t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舒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时间缩短,生活质量多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实施舒适护理工作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状态是一样的,具有的可比性。实行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量表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 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评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总分改善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费用负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绝大多数方面优化的程度均好于普通护理组的患者。现在的医学模式认为,生活质量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状况,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存数量,更要关心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詹春雅.舒适性护理对老年骨外伤病人焦虑及疼痛改善情况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2):103-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阻塞性通气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不通气的鼻孔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