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诗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

2017-11-04高延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译本陌生人镜子

高延丰

一、译本选择与学情调查

《爱之后的爱》是德雷克·沃尔科特的作品,被收入王尚文等编选的《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讲》第一章“自爱”。德雷克·沃尔科特是出生于加勒比海地区圣卢西亚岛的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被布罗茨基誉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沃尔科特的诗因“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获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爱之后的爱》目前流行的有傅浩译本,阿九译本以及张文武译本,比较之后,我选择张译作为上课教材,为更加精确理解,同时附上了诗歌英文原文。

诗歌语言明白晓畅,即使是英文原文,学生也能理解。在备课中,我预设学生将对“陌生人和你”“镜子”等关键词以及有一定解读难度的最后两句产生困惑,并据此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前一天作为预习作业发给学生,20分钟后收上。

三个问题:1.读5遍诗歌。诗歌想要表达什么?2.找出你觉得困惑的词语或者句子,并说说困惑在哪里?3.你能用自己的经历说说这首诗吗?

第一问在于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第二问调查阅读困难点,第三问在于把学生自身已有经验和文本进行链接。从问卷的回答情况看,这个班级的学生(共40人)在对诗歌的解读呈现两个趋势,第一为“爱自己”(22人,占比55%),第二为“享受生活”(共12人,占比30%),同时提到“爱自己”和“享受生活”有7人(占比17.5%),提及“失恋”的有10人(占比25%)。由此可见,学生基本能把握诗歌的主题,符合教师预设,并对课上进行深入解读打开了一扇大门。

关于第二问,学生的困惑之处统计如下:

王荣生教授说过,学生的困惑之处,就是课堂上最有价值的地方。对于这首诗歌来说,同学们的困惑是符合老师预设的,他们很好地抓住了几个对应的核心词,即:陌生人——自己——另一个人,绝望——喜悦,影子,享受生命。如果在课堂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是越过了诗歌的解读障碍。

二、关键词的解读

学生摘选出来的关键词可以分为容易、中等、较难三类。教师根据难度轻重设计课堂活动。容易的,讨论后直接回答;中等的,通过小组对话明确;较难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

1.陌生人——自己——另一个人。陌生人即“你”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一次访问,带着明显的象征和隐喻意味。作者想要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访问,传递什么?自己什么时候和自己成为了“陌生人”?为什么会和自己成为“陌生人”?我提醒学生关注英文原文:“You will love again the stranger who was your self”。这里的“was”传递出来的时间效果,是中文所不具备的。抓住了这个词,也就抓住了一个故事的时间线。自己曾经了解自己,后来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精力都付之于这个人,甚至爱得失去了自我(让自己成了自己的陌生人)。在失去这个人之后,作者跟你说,你要走出来了,不要被悲伤的情绪所左右,要重新面对自己,了解自己的,爱自己。从“喜悦、欢迎、相视而笑”等词,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愉快的访问,用“面包、酒”招待自己,暗示了自己和自己的和解,也明确传达了从困境中走出的希望。

2.爱的纪念品。诗歌到了第三节,意象突然浓密起来。“情书”“照片”“绝望的笔记”。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词之间有明显的时间性。“情书”,预示着一段爱的开始;“照片”,两个人进入了爱的甜蜜期;“绝望的笔记”,预示了爱情的结束。这里,“情書”和“照片”都没有加描述性的修饰词,唯独“笔记”用了“绝望”这个有着强烈情感的修辞语。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只要稍加体会,就可以感受到这里的“你”正处在情绪最低落的时期。初次相识时的情书和热恋时候的照片,带不来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只有分手的笔记,让他承受着失恋的剧痛,而根本忽略了要珍惜自己,爱护自己;而这,也恰好印证了诗中的一句:“你曾为了另一个人而/忽视过的那个人,了解你内心的人。”

3.享用你的生命。诗歌每一节都出现了和吃有关的语句。第一节是在愉悦的氛围中迎接了久违的自己后,一起坐下来,吃上一顿。这一句,意味着自己和自己的和解。第二节出现了吃的物品,酒和面包两个最寻常的食物。为什么不用更高级的食物?我认为越是寻常,就越营造了老友见面一般的家常温馨氛围。自己迎接自己的回归,不需要隆重的仪式,只是像家人一般地亲切和随和。第三节最后一句,张译为“坐下来。享受你的生命”,这并非最好的译文。我们看另外两个译本:

坐下来。享用你的一生。(阿九)

坐,饱餐你的生命吧。(傅浩)

这个句子翻译孰优孰劣,要从诗歌整体的角度分析,但是“享受”很明显无法准确表达“食用”的意思。如何解读这一句?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作者在说,人生是一顿大餐,如果仅仅只有快乐,没有悲痛,那是单一、单调、食之无味的,而正是有了那么多复杂的情感经历,到了最尾端的终结,你回过头去看,才发现走过的路程是如此的跌宕起伏,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不管快乐悲伤,人生到最后是一种丰富的存在,丰富到足够成为一场盛宴,让这场人生中的主人公享用。所以,既然已经走出了困境,能从另一个高度去俯视自己的经历,那么,就好好去享用这一顿吧,让这段日子成为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这里,傅浩译文“坐,饱餐你的生命吧”更让人能体味到一种言外之意,言外之情。

4.镜子。诗中最难解读的,是倒数第二句,“从镜子里剥下自己的影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聚焦在“为什么用剥下,而非擦掉,涂掉”以及“镜子中的影子怎么解读”等问题上。

“影子”在原诗中对应的是“image”,本意为“身影、形象”。另外两个译本分别为:

从镜子揭下你自己的影子。(阿九)

从镜子上剥下你自己的影像。(傅浩)

这里,依旧是傅译较为精准。“影子”的译法,是容易产生歧义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再回到“镜子”这个意象。在诗中“镜子”一共出现了两次,另一句是在第一节的“在自己的门前,在自己的镜子里/欢迎自己”,这个相对简单,可以理解为把“你”拆分成两个人的一种形象性表述,而后面的“镜子”意象就具有一定的隐晦性。

在西方文学语境中,“镜子”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传统意象。人们发明镜子,是用来观察自己,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好与不足。但是在《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故事里,王后作为镜子的使用者,却失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只能依靠镜子来判断自己是否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因此,重建自我认同,是西方文学语境下“镜子”意象的典型解读。此外,西方人的认知结构,往往偏重于对“真”的感悟。在沃尔科特的这首诗中,“镜子”正式重新构建自我认同的关键意象。让自己不再成为那个“熟悉的陌生人”,让自己回归自己。“剥下”这个词正体现了回归自我过程中血淋淋的痛苦,也对比出“享用你的生命”时的丰盛与喜悦。

三、当我们在读诗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

在探讨诗歌中的“你”是谁的问题上,学生注意到了诗歌的创作年代(1976年),认为近50岁的作者,应该已经过了失恋的年纪,所以这个“你”泛指阅读者。老师展示背景材料,诗歌的创作的那一年,作者刚好迎来第三段婚姻。虽然诗中的“你”依旧未必有明确的指向性,但是提供了学生解读的一个路径。

此外,有人认为,诗歌中出现的“面包”及“酒”意象,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味。在备课过程中,我特地请教了相关人士,我认为:诗歌或许借用了基督教中设立圣餐的含义,耶稣与门徒过逾越节,吃最后的晚餐时,拿起面包和酒,用面包预示自己即将钉十架剖开的身体,用葡萄汁于是自己钉十架流出来的血,并且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可以享受与耶稣生命的联合,这也和诗中最后一句不谋而合。诗歌第二节表示让自己内心再次正视谁才是最了解你爱你但你却忽视了他,和一些悔改认罪的祷告文很像。作为基督教新教卫理公会教徒,沃尔科特发展了对信仰更广泛的理解:在自然和诗歌中寻找上帝,而不仅仅是在教堂里。在1986年的一次采访中,沃尔科特解释说:“我从来没有把诗歌的写作与祈祷分开。我从小就相信这是一种职业,一种宗教的职业。”因此,从宗教诗的角度去解读,也是合乎逻辑。从两个这个角度观照,学生对诗歌就有了更为多元的解读。而不单单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译本陌生人镜子
高悬的镜子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小镜子,大威力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