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的“简单数学”

2017-11-03陈厚智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笔算一堂课圆柱

陈厚智

“简单数学”是教师的深入、学生的浅出,需要教师抓住数学的本质,把握住一堂课的主要目标,简单大气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好数学很简单。

一、教学目标的简单(集中),重点突出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面面倶到,教学重难点不能太集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制定出简单、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学目标应适当集中,舍得放弃精彩,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真正的精彩。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经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借助学生已有的长、正方体体积的基础,通过都是柱体的类比,猜测圆柱的体积公式,学生的思维真正地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二、学习内容从简单入手分析

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规律就是从简单入手。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返璞归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简单问题入手分析,化难为易,化繁为。

例如计算12752-1274×1276,抓住算式特点,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得出结论:22-1×3=1;32-2×4=1;42-3×5=1;52-4×6=1;102-9×11=1……根据这些算式,我们可以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一个数的平方-相邻两个数的乘积=1。

由于是避其难题锋芒,没有正面出击,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用到不完全归纳法。可能有些结论不够严谨,需要进一步证明,但对于小学生要求没这么高,关键是让他们体验这种数学思想,体会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哪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推断,只是一个猜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能训练他们的思维。

三、教学环节的简单,用足每个学习材料

如果一堂课的环节过多,则可能每个环节都流于表面,根本来不及深入研究,造成老师疲于奔命,学生浮光掠影,教师学生都感觉累。例如,在上《兩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有进位)》这课时,我的练习出了4道题,96×46、69×64,36×84,63×48,练习笔算后,学生发现规律,是不是所有两位数乘两位数交换个位和十位后积都相等?学生自发地出题验证这个规律,结果否定这个规律。学生再次观察发现,这些算式个位相乘的积等于十位相乘的积,才能满足刚才的结论,并且举出类似的回文算式。学生不仅练习了笔算,还发现数学真的很有趣。

四、教学媒质的简单

学生要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我建议教师的有限精力要用在“刀刃”上,在教学准备时应力求省时,省力,省心。如果制作课件很费时,你可以选择简单的教具、学具等实物代替。如果实物麻烦,课件互动简单,那就选择通过媒体手段代替实物。如《梯形的认识》一课,需要学生用三组相同的梯形拼成学过的四边形,一个班几十份,工作量超大,还不环保、浪费。于是我就做成互动题板,非常简单,选择图形,复制,学生可以在他的平板电脑上拖动、翻转、拼组,高效又省时。

五、学生感觉学习数学简单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真实的数学,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陌生,枯燥,害怕。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注意挖掘数学本身的魅力,用数学自身的逻辑之美、空间之美、简洁之美、抽象之美来吸引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笔算一堂课圆柱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圆柱的体积计算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怎样写好“一堂课”?
怎样笔算加、减法
最后一堂课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