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7-11-03聂群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信息

聂群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进入教育领域,正在愈来愈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此,我想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章相关的背景、历史知识、文化蕴涵等融为一体,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播放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积累少,而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无法看到,使问题很难解决。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

三、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合理处理感性材料,优化感知刺激,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系统,为其形象思维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虽是非常形象的语言描绘,但仍不是形象的本身。我们运用声形兼备的课件传授知识,不仅使学生接触抽象的语言符号,而且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刻。如学习《猫》一课时,教师适时提出了两个问题:1. 小猫的淘气表现在什么地方?2. 大猫的古怪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教师以这两个问题为凭借,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播放介绍猫的影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看完影片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使整堂课处于情景交融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

四、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地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传达出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學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对语言信息输入(听、读)和输出(说、写)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情景单一,老师授课的基本方式是讲解,因此,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听读的机会少了,说写的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多媒体课件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能根据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快速呈现,快速反馈。学生听的、看的多了,就必然有利于说和写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灵通方便的交互界面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信息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订阅信息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