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青浦区某社区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17-11-01杨丽萍张丽红朱美娟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4期
关键词:青浦区患病率上海市

杨丽萍,张丽红,朱美娟,郁 晞



上海市青浦区某社区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杨丽萍1,张丽红1,朱美娟1,郁 晞2

1.上海市赵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700;2.上海市青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799。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某富裕农村地区糖尿病及危险因素分布。对青浦区赵巷社区开展整群抽样,对1,156名18岁以上人群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问卷调查及相关体检,结果纳入上海市疾控中心信息系统。结果显示:青浦区富裕农村地区抽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11.33%,低于上海市的抽样调查结果。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耐量损伤患者达到23.53%。社区居民糖尿病高危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和BMI异常。青浦区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全市水平。控制高危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因素;糖调节受损;健康教育

青浦区为于上海市远郊,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且老年人口的生活方式不断转变,疾病谱及死亡谱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根据2016年青浦区死亡年报显示,青浦区主要死因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上海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糖尿病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高危人群不断扩大,本研究以青浦区某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为例,了解青浦区农村地区糖尿病及高危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青浦区赵巷社区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对18岁以上人群进行高危因素调查。

1.2 研究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问卷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身高体重、血压及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调查完成后,对调查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并开展糖耐量检测,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情况。血液采集后,经低速离心后,分离血浆保存送检。

1.3 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

所有数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录入上海市疾控中心万达信息公司建立的健康云平台,导出为xls格式,再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描述。录入质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青浦区疾控中心进行质量控制,防止缺漏项和逻辑错误。血液检测标本由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数据合并后纳入数据管理平台,血液检测由上海市临检中心进行质控,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共对1156名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男性553人,女性603人,男女比例为0.92:1。各年龄组人数见表1,以50~69岁年龄组人数最为集中。男女之间人口结构类似。

表1 赵巷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性别年龄分组

2.2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情况分析

本次筛查结果显示,参与筛查的社区居民中,有11.30%的男性和10.46%的女性被确诊为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患者(IFGIGT),男性为2.78%和16.52%,女性为0.95%和24.56%。显示在社区居民中血糖受损情况较为普遍。见表2。

表2 赵巷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3 糖尿病高危因素分析

将本次调查中社区居民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录入数据库后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后发现:社区居民糖尿病高危因素主要为有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和BMI指数变化。见表3。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青浦区富裕农村地区抽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11.33%,低于上海市抽样调查结果[1-2],与既往青浦本地调查结果类似。显示青浦区地区与上海市中心城区由于生活习惯有所不同,故糖尿病患病率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耐量损伤患者达到23.53%,提示糖尿病前期患者超过预期,若不加以及时控制,该部分患者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3-5]。

表3 糖尿病高危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糖尿病高危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和BMI异常,而其他各危险因素均未发现有显著性意义。提示高血压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伴随因素,若有效控制高血压,可能对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而高BMI指数也是糖尿病患病的一个高危因素,提示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7]。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糖、高油、高热量食物的摄取量增加,而活动量减少,使社区居民的腹型肥胖率增加,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及血糖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8]。故在社区中开展减油减盐、控制肥胖,对社区居民有效控制高血糖有积极的意义。调查发现,社区居民身体活动量偏少,也是导致社区居民糖尿病发生的重要行为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积极主动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肥胖、高BMI对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意义,有可能使社区居民重视控制血脂和体重,降低人体的脂肪、热量的摄取,从而降低人群的肥胖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已经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升高。

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管住嘴、迈开腿,适当增加身体活动,可以使社区居民提高机体的热量代谢、降低血脂,从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糖尿病、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中的组成部分结果相同。提示控制血压、血脂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继续发展,对控制糖尿病的患病率有一定的意义[10]。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以50~69岁年龄段为主[11],且糖尿病患病率较高,提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生活习惯等累积效应有关[12]。应在社区中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以较小的成本控制糖尿病是有积极的作用的。本次调查结果主要能反映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而对中青年人的数据则需进一步完善。

[1] 赵冬, 郑峥. 代谢综合征--(1)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续前)[J]. 中国循环杂志, 2011, 26(2):87-88.

[2] Mottillo A, Filion K B, Genest J.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ata-analysis[J].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14):1113-1132.

[3] 徐成斌. 代谢综合征[J]. 中国医刊, 2005, 40(2):3.

[4] Ford E S, Giles W H.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US adults. finding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ry[J]. JAMA, 2002, 287(3):2444-2449.

[5] Metildi C A, Kaushal S, Snyder C S, et al. 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 of human colon cancer increases complete resection resulting in cures in an orthotopic nude mouse model[J]. J Surg Res, 2013, 79(1):87-93.

[6] 王连平, 虞秉刚, 朱少群.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J]. 医药世界, 2006(9):59-60.

[7] 王琼张会峰. 代谢综合征对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 29(11):965-967.

[8] 战义强, 余金明, 胡大一, 等. 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7):57-61.

[9] 徐远溪, 魏毅东, 胡大一, 等. 代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时间关系的研究[J]. 中国综合临床, 2007, 23(4):310-312.

[10] 王琼张会峰. 代谢综合征对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11):965-967.

[11] 郁晞, 杨惠芬, 高红梅, 等. 上海市某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精细化管理效果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5, 10(2):90-92.

[12] 顾春峰, 王敏, 张军, 等. 2105上海青浦某镇社区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 11(2):147-149.

Screening of Diabetes and High Risk Population in a Community in Qi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Yang Liping, Zhang Lihong, Zhu Meijuan, Yu Xi.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factors in a rural area of Qingpu, Shanghai.Cluster sampling was carried out on Zhaoxiang Community in Qingpu District. A total of 1,156 people aged over 18 years old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related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were included in Shanghai CDC information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iabetes in Qingpu was 11.33%,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hanghai.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reached 23.53%.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es in community residents were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abnormal BMI..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rural areas of Qingpu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whole city. Controlling high risk factors and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mellitus; High risk factors;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Health education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4025

杨丽萍,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社区慢病管理工作。

郁晞,副主任医师,yuxi770225@126.com。

2017-05-17。

猜你喜欢

青浦区患病率上海市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7.2.4全景声影视厅 上海市青浦区御湖别墅香水湾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在这里,与100个世界相遇——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