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电影改编的看法

2017-10-30张健吴爽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影改编

张健+吴爽

摘 要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是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变过程。改编者既要忠实与原著,又要考虑到观赏者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

【关键词】电影改编;艺术再创作;审美期待

从一部文学作品到一部影视作品,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中牵扯到很多方面,比如节奏、结构、情节、冲突等都是改编的重要部分,每一部具体的作品,故事的情节冲突、人物关系等都是重要因素。在所有改编的文学作品中,以小说的改编为主流。小说与电影的共性使改编成为可能。

把文学作品成功的改编成电影,有许多要求,其中选择改编的对象,改编者对原著的了解情况和对原著所表达思想、艺术等方面的认同度等都对电影改编有着重要影响。第一、选择好改编对象。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都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应考虑原著是否具有可改编性。一般来说,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特地比较鲜明,故事情节不过分繁杂的比较适合作为改编对象。例如,同是鲁迅的作品,并不是都适合改编,像《祝福》、《伤逝》比较适合改编,而《阿Q正传》就不是十分适合,“阿Q”这个人物的性格很难全方位的在银幕上展现。第二、改编者是否深刻的了解原著所反映的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电影改编作为二度创作,也要熟悉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设身处地的感受原著的创作环境。第三、改编者在思想上、艺术上是否与原著作者交融。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力求既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内容,又忠实于原著的艺术风格。一切艺术都是创造,电影改编同样也是改编者主体意识的创造活动,具有独立的风格。所谓忠实于原著,实际上也就是改编者忠实于自己对原著的审美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按着原著死搬硬套的搬上银幕。改编者要更新改编的观念,拓宽改编的内涵,进而克服改编过程中原著、观赏者和改编者的种种不和谐,实现忠实于原著和再创造的统一。夏衍曾说过,“每一个改编者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但要力求尊重原作者的风格。鲁迅的风格是严谨的、冷隽的;巴金就更热情、浪漫主义一点;老舍又比较幽默。改编鲁迅的作品要尊重原作者的质朴的特点。”客观的说,鲁迅小说《祝福》的改编,是较成功的一部,夏衍利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剧作改编成适应电影叙事的情况下,仍然忠实于原著,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普通妇女的悲剧命运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其独特的人物特点,挖掘的深度和思想力度上面,其对构思布局,语言材料的提炼上,在文学历史上也是一朵奇葩。因此,当读者把自己的身份转化成观众的时候,他们对改编鲁迅作品的心理期待也就较高,要求与原著有同等的审美享受。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对改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说以文字叙事,影视则用画面加声音叙事,各自叙事手段不同,方式不同,因而其表现程度也各有长短:文学可以用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意念,描绘细腻的感情和负责的心态;影视则利用画面组合来突现主题,刻画人物,表达思想。因此,有造诣的影视艺术家把小说名著搬上银幕时,不仅恰到好处的把文学语言转化为影视语言,而且善于利用影视特性,给观众带领视觉上的享受。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文学性始终是其最重要的特性,因而观众对于影视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期待与文学原著也有类似的要求。观众在欣赏改编的作品时,会带着对原著的审美经验来看新作品,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将作品成功改编搬上银幕并得到光大观众的认可的难度也自然而然的加大。对于名著的改编,更是因为众多小说名著读者对改编成品拭目以待,审美期待更高。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在于它鲜活的生命力,能够适应不同时代的观众的审美追求,能够在原有的结构、情节、人物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合新的时代精神。

从当代电影态势看,可以说依旧走着老路,影片很大程度上靠文学作品的改编成篇,也可以寓言在以后很长一个阶段,电影还得照次走下去。这不仅是电影这门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即通俗化、大众化决定,更是因为电影在所有艺术中最具商业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国外,把小说拍成电影,往往可以使小说销量大增,这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电影改编,中国电影市场也不例外真正的电影艺术作品,应该由电影艺术家完全按照电影特性及电影审美特性、审美规律去选择题材内容,从生活素材阶段就结合各种电影表现手段来酝酿构思。电影发展到八十年代,早已是一门可以完全不依靠其他既成文学作品而独立生存的艺术,电影创造作要以塑造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的个性化银幕典型形象为主流。事实上,大量影片也表明,正是银幕形象塑造的得失,决定了整个影片的思想认识和审美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电影思潮及理论涌入中国,我国的电影改编观念也开始逐步成熟,形成了开放和多元化的趋势。影视改编不能死板的遵循忠于原著的原则,而要更注重电影艺术自身的特性,在忠实原著基础上,对原著进行艺术的再升华,更好的满足欣赏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2.

作者简介

张健(1987-),男,汉族,安徽省潜山县人。现供职于南昌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吴爽(1989-),女,汉族,安徽省宿松县人。现供职于南昌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

南昌工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影改编
好莱坞动画电影改编中国文化资源研究
多维视野观照中的矛盾与张力阐释
从英美哥特文学电影改编看文学的影像化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论影片《铁皮鼓》对原作思想艺术价值的保留
网络小说《鬼吹灯》系列的电影改编研究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鬼狐的淡隐与现世的凸显
莫言小说电影改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