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宣传队伍素质能力培养刍议

2017-10-30付晓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宣传高校

付晓歌

摘 要 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充分发挥青年宣传队伍的积极性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宣传队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讨了创新宣传工作方法,为高校打造一支思想敏锐、骨干稳定、宣传素质高、时代感强的高校宣传队伍提供了新思路。

關键词 宣传 高校 青年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各种观念思想碰撞交锋;在国内,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凸显;另一方面,互联网及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用贴近大学生、更接“地气”的话语,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勇于担当的高素质高校宣传队伍至关重要。充分发挥青年宣传队伍的积极性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保证,青年宣传队伍建设对于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工作的开展至关主要。

1高校青年宣传队伍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1借助舆论导向功能的发挥,提升影响力和感召力

校园媒体是学校重要的舆论阵地,通过多种报道形式,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发挥好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宣传党的最新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高校宣传工作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高校青年宣传队伍更应积极承担起对内对外宣传的责任。在对内宣传上,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宣传、对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挖掘等方式方法,用贴近师生的语言,不断提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要密切关注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引导师生和教育师生,进而确保师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持一致,弘扬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在对外宣传上,要主动从校内走出来,根据市场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做相应的宣传工作,提高竞争实力、塑造良好的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

1.2通过媒体监督功能的发挥,传播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贴近情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也是党的传家宝。把“三贴近”方针落到实处,有助于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通过恰到好处的宣传方式,最大限度地为维护和实现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做好服务工作。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在面对师生反映强烈的、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时,校园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及时、公开报道,使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舆论的焦点,引导师生,将抱怨转化为思考,将吐槽转变为建议,切实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1.3通过文化营造功能的发挥,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凝聚力

高校宣传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大力弘扬大学精神,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将师生员工紧密团结起来。高校宣传工作队伍要深入挖掘名师名家、优秀学子,打造“群星效应”,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社会知名度;要树立典型,通过宣传身边楷模的优秀事迹,宣扬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激发师生爱校之情;要通过对学校发展各个阶段标志性工作的报道,扩大学校的美誉度。把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全过程中,防止“文化雾霾”侵入校园,真正实现宣传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

2高校青年宣传队伍所应具备的基本宣传素质

2.1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青年宣传队伍在宣传阵地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是高校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管理者和实践者。高校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广大青年宣传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状况,青年宣传队伍只有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在宣传工作中把稳航向,在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守住立场。

高校青年宣传队伍在工作中要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提高理论修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此外,还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自觉在工作中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舆论阵地。

2.2新闻策划能力

当前,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挑战,尤其是在信息全球化、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师生可以实时借助网络、手机等载体,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传播者,“自媒体”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青年宣传队伍要善于准确判断,与时俱进,遵循“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加强新闻策划,积极引导舆论。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学校教书育人科研等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注意挖掘典型,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选取师生员工关心关注的重大事件,采用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要找准切入点,进行选题策划。除了用内容的创新来吸引读者,形式的创新也十分重要。

2.3新媒体宣传能力

所谓新媒体,就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的统称。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是新媒体的核心所在。新媒体信息量大、及时性更强。高校青年宣传队伍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遵循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高校青年宣传队伍的必备能力。

2.4负面信息应对能力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消息的应急机制,一旦出现情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党委,主动配合宣传部门积极应对、妥善处理;一定要本着“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牢牢把握发言权,掌握主动权。endprint

3高校青年宣传队伍创新宣传工作思路与方法途径分析

3.1更新工作理念,实现由“宣传”到“传播”转型

纵观高校宣传工作不难发现,“传播”能够更准确地概括新时期宣传工作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特征。因此,高校青年宣传工作者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强化传播意识,牢牢把握全校师生员工这个主体,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上,反映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拓宽宣传渠道,摸准师生思想脉搏,使高校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师生思想实际、更易为大家所接受,从而有效发挥宣传工作的引导力和号召力。

3.2在融入渗透中下功夫

应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运用多种传播形式,深入师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看法、愿望和要求,打造新闻宣传中与师生的“共鸣点”,把灌输式宣传教育转变为潜移默化的渗透式宣传教育。把宣传工作融入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和精神文化产品中,渗透进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共同目标召唤人,用先进典型感染人、激励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努力把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宣传教育的理论性,与师生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3.3在有效引导中树权威

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增强主动性、保持敏锐性,抓好对舆论的引导工作,努力在校园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高校青年宣传队伍要依托官方网站为主的校园信息传播中心,在官方的“意见领袖”上积极发声,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地报道校园新闻,由此而获得的较高的受众认同感,从而确立在校园舆论中的主导地位。注意发挥民间舆论的协同作用,通过“自媒体”的建设,与官方宣传信息中心构成一个“集成系统”,增强对校园宣传的信息传播和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琳.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策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6).

[2] 王旭.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J].管理观察,2011(9).

[3] 王輝.关于高校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4] 施亮.浅议新媒体环境对宣传工作的影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宣传高校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