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观的一场深刻变革

2017-10-30韦星

南风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成都市委陈博人才观

韦星

“坦白说,别的城市给予的创业优惠力度更大,待遇也更好,但我最终还是选择来成都创业和发展。”9月初的一天,在成都华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常玉一边给《南风窗》记者斟茶,一边讲述他选择来成都创业的原因,“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这座城市让你感觉不到自己是个外地人。”

王常玉是成都将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大力倡导“新人才观”的直接受益者。当然,成都的发展也将受益于“王常玉们”的到来。

王常玉的籍贯是湖北荆州,他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先后拿到了这两所世界名校的博士后学位。他是成都引进的顶尖人才,同时也是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的特聘专家。

这样的顶尖人才,自然是各地政府争相“抢夺”的对象。但成都凭什么“俘虏”到他的心?王常玉坦言,“诱因不是经济上的重金奖励,而是他们对人才的尊重和贴心服务,加上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气质和品位起了作用。”

和王常玉一样来到成都创业的,还有他学弟—陈博博士,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也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这里所蕴含的机会与前景,是陈博选择的重要原因。

不过,无论王常玉还是陈博,他们如今被亲切的称为“新成都人”—哪怕在“户籍”上,他们都还属于美籍华人。只是在成都,“户籍”已不影响这些人才在成都创业和发展所应获得的扶持和奖励。而对大学生等青年人才,通过成都的“先落户后就业”等“人才新政”举措,他们更是成为“新成都人”的庞大来源。

现在,成都正在做的,就是在总结过去引才经验的基础上,在“新人才观”的引领下实践“人才新政”,真正让人才成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发展新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第一资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范锐平和他的“新人才观”

今年4月1日,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调任成都市委书记。此后,围绕人才的落户、安居和发展等问题,在成都刮起了一阵阵旋风。

随着范锐平担任成都市委书记,首先随他而来的,是独具特色的“新人才观”—“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

对“新人才观”中的“不唯地域”和“不拘一格”,比较好理解,但何为“不求所有”?这个提法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一般人可能不大了解,但行内人深知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王磊从事人力资源工作11年,现在是成都高新区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他说,关于引进、扶持和奖励创新创业人才等,很多地方都对人才提出户籍要求。比如,要求受资助或获得扶持的人才,必须有这座城市的户籍,这对人才的创新创业以及城市的未来,带来了不少的制约因素。

此外,针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相关政策对这些人才的创新创业也有特殊限制和要求,比如引进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一年的时间里,需要这个人在这所城市工作6个月;引进海外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一年的时间里,需要这个人在这所城市工作9个月。

这样做的初衷是防止海外高层次人才拿了政府的资助,但又没有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应该说,这样的制度设计初衷是好的,但考核方式没能抓住问题关键,因为通过工作地域和时间来限制,看上去是要保障人才为本地发展发挥作用,其实并不利于人才的创新创业,不利于城市自身的发展。

“人才的户籍在不在成都没关系,他在不在成都上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项目、他的科技成果是否在成都转化?他的项目是否对给成都带来税收?”王磊说,现在,包括在海外搞离岸创业基地的人才,只要科技成果在成都落地,成都都欢迎,这样的人才也可以享受到成都高新区对他们的扶持和创业补贴。

今年9月初,陈博带着《南风窗》记者参观他的公司实验室。他带《南风窗》记者边走边介绍说,“这个实验室投了3000多万元,我的资金和企业都在这里了,至于我的户籍在哪里并不影响公司对成都发展的作用。所以,成都的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成都没有把人才当成‘小偷来防,给人才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正如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所说,“要为海外人才开绿灯,允许人才身在国外、心在成都进行创新创业,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王磊也解释说,“我们鼓励创新,但宽容失败。只要奖励的资金是人才用于项目发展,即便投入没有回报,我们也支持他们创新创业。”

“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就这样为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聚集人才资源。还有一个更具体的例子: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着成都市2/3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当人才上升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其所产生的提升能级作用很明显:占地130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区,2016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亿元,每平方公里GDP超过11亿元,增长8.5%,经济总量约占到成都市的12%。而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去年,其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已升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中關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成都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阳夷看来,“成都的发展,靠的就是人才制度不断创新的结果。”她说,成都历来高度重视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特别是范锐平书记到来后,更是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引爆性的“人才新政”

每一个时代对人才工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时代,每个地方对人才的工作要求,也不一样。对成都而言,要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构建更有全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政策制度体系,加快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成都,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人才高地的核心区。”

2016、2017年,成都已连续两年将具有标杆性意义的“一号文件”主题聚焦于吸引人才,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但还只是故事的开始。今年7月19日,成都再次发布《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在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看来,这一政策创新是“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这一新政策出台前,阳夷就已感觉到此次政策的非同寻常。今年4月,履新成都市委书记不久,范锐平就来到成都市委组织部调研,并布置一项任务。布置任务时,阳夷在场。阳夷向《南风窗》记者回忆说,“当时,锐平书记说,成都要出台一个引爆性的‘人才新政。”

成都市委组织部对此的理解是:出台一个力度空前、更有创新性、在全国中更有吸引力和含金量的“人才新政”。

这次的“人才新政”有12条具体措施,分别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构建体系、分类施策。《南风窗》记者在成都街头随机走访时发现,很多人随口就能“蹦出”其中的不少亮点:比如,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凭毕业证可落户成都;对于在成都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成都应聘的,提供7天以内的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机会;对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后,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

这就是成都正在实施的“蓉漂计划”。在全国各地都力图打造自己的吸引人才比较优势的背景下,鼓励大学生等青年人才来蓉创业、鼓励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今年毕业季,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福州、沈阳等主要省会城市,早早就掀起一场场人才争夺战。

这种背景下,成都的比较优势何在?“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成了成都打造吸引人才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一线城市的人才渐趋饱和、入户政策日趋收紧,加上一线城市房价高企不降,无形中都在促使更多的人才选择汇聚到“相对有更多成长和发展机会的成都”。

除了实实在在的落户政策,在阳夷看来,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宜居城市,这座城市古老而又年轻、时尚、休闲,它的文化氛围以及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就是很多人选择成都的理由。

而成都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的愈发重要,新产业体系的成长机会日益凸显,也使很多企业在全国布局中,都把成都视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

陈博和王常玉等高端人才将企业布局在成都,看重的也正是成都的这种综合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陈博说,自古“无川药不成方”,医药产业在成都已有厚重的发展根基,“干事的人都是想和干事的人在一起的,因为大家都需要一个相互交流和碰撞的生态圈。”

陈博说,2012年他来到天府生命科技园时,科技园里还是空的,2016年再来时,就满啦!“生物科技领域在成都发展得很快。”9月1日下午,在陈博的办公室,他告诉《南风窗》记者,“所以我赶紧过来了。”

对高层次人才的到来,成都政务服务的规范性、及时性和精准性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陈博和王常玉选择在成都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王常玉说,成都的城市规划很大气、设计超前。此外,他在和成都的官员打交道时,让他感到,“成都官员作风踏实,服务意识很强,也愿意和我们交朋友。”王常玉说,这其实也是一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最好的引才方式是口口相传

正是在引才中,王磊和王常玉、陈博才相识、相知并结成朋友。王磊说,很多地方引才主要靠砸钱给物,但要建立成都吸引人才的比较优势无法单靠物质层面的力量,必须处心积虑为人才考虑,用心、真诚地为他们服务,因为“最好的引才方式就是人才的口口相传”。

“很多人才遇到问题,就会给我们组织部打电话,我们负责跟进、沟通和协调好相关部门去解决。”阳夷说,这些人才对我们的服务肯定以后,他们就会和他们的朋友、同学推介成都,这也使得成都的引才工作事半功倍。

“我们长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国内外生活上的差异,使得我们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并不了解。”陈博告诉《南风窗》记者,比如在美国,就没有户口这个说法,所以遇到类似问题,他就会和组织部取得联系、请求帮忙,并最终获得帮助。

据王磊介绍,因纳入“菁蓉·高新人才计划”而获得资助的高新人才有1021名,其中105名已成长为“国家千人计划”,281名已成长为“四川省千人计划”,280名已成长为成都市人才。

为了支持企业和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新政”的重要内容正是力推成都“人才绿卡”制度的实施。

“人才绿卡”从人才的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交通保障和政务服务等,提供24项贴心服务。比如:在成都市政府政务中心,持有“人才绿卡”的人才可以享受“一对一”政务服务咨询及股权出质登记等67项审批服务事项的全程代办、协调督办等服务;自带技术主导项目的人才,符合申报要求的,优先纳入成都市重点项目,申请国家专项补贴资金;可以免费或以优惠票价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可享受首套房不限购政策;享受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新人才观”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着成都的人才政务服务新文化—不是简单的拼钱和物,而是拼服务。这其实是抓住了当今国际化大都市竞争的一大要害。

“人才新政”的实施,是对成都过往人才政策的刷新和深化,势必对成都的人才结构和创新驱动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判断已经有了佐证,因为自《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戰略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根据成都市委组织部的统计,从7月20日新政实施起到8月29日,仅40天,就吸引超过4.8万的人才落户成都。今年8月,猎聘网发布《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也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成都居于全国第三,人才净流入率为5.53%。

但成都没有因此松懈。9月1日,《南风窗》记者来到成都高新区采访王磊时,他正在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他走出会议室,手里还拿着一份表格—《各地人才政策关键要素对比表》。他告诉记者,他们平时都注意搜集全国各地的人才新政,并对全国的高新区人才政策进行比对,“看看我们在哪方面领先了,哪方面又落后了?”

这种经常性的对标反映了成都打造吸引人才的比较优势的一种高度自觉。可以说,人才观的刷新和“人才新政”的实践,本身正是成都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性城市的重要标志。

猜你喜欢

成都市委陈博人才观
策划师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制改革研究
咸的“糖”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成都政坛连环地震
《大脑环游记》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