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障碍及其破解

2017-10-27张美荣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破解学生主体性传统文化

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年学生相较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思维能力以及更好的心灵发展,传统文化在其主体性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便产生了伦理本位、群体本位以及整合思维文化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觀念,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意识,同时通过培育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文化,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并推动其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学生主体性 障碍 破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推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我国当代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大力发扬我国传统优秀的人文精神,并使其具有时代特征,培养出不仅拥有过硬的现代科技专业知识,还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健全学生的完美人格,有助于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学校应注重并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学生在主体性发挥方面的障碍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与认真思考。

一、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障碍

1.依赖性问题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浓烈的伦理精神,渗透在各个方面,在这种传统道德约束的影响下,学生在主体意识培养和主体性发挥等方面一直都被抑制。表现在学校方面,学生过于崇拜顺从教师,过度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课程安排,无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家庭方面则表现在家庭本位观上,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对家庭、父母过度依赖,独立性被淹没。而依赖性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个人价值受到忽视,个性受到禁锢,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独立性、自主性较差,也有迷失自我的可能。

2.缺乏能动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孕育了一种和谐共处的精神理念,强调的是息事宁人、和谐稳定,而忽视冒险、斗争、进取的实践价值。在天的面前人渺小无力,只能崇拜天、顺应天,服从天命的安排。即使人在遇到挫折和不平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忍一时风平浪静”,造成了很多学生缺乏自主进取精神,极少数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想办法去克服,大多数人遇到一点问题便寻求帮助,从而逐渐丧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过于被动,虽然能够完成固定的任务安排,但缺乏主动探索精神,进而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创造能力不足

“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下,学生逐渐丧失鲜明的个性、失去求知的欲望,不再有好奇心、缺乏创造精神。在应试教育的考试制度面前,学生在个性方面的缺失、在主体性方面的衰落、在创造性方面的枯萎已成为现实。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大工业生产的猛烈冲击下,现代教育也带上了工业化和技术化色彩。为了迎合大工业生产的需要,培养拥有标准化知识的技术人才,教育用统一的课程、技术和流程把人按照标准化模式进行制造,学生便是其生产出的教育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需要加工的零件,在教育的操控下被程序化,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激情、创造的热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更不可能发挥自我意识以及主体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发展独具特色的教育,应该具有宽容的意识,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建构以及主体精神的生成。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障碍的成因

1.教育自主性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沉淀下来的,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被束缚于严格的宗法等级中,体现在个人必须服从于共同体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注重人伦方面的依附、等级以及和谐,对个人利益进行否定、对竞争进行反对等。这种文化是以儒家学派为中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封建思想,导致我国在传统文化方面带有浓烈的伦理色彩,它对人文方面或者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视远胜过对自然方面和人方面的重视,是具有群体本位特征的自然主义文化,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还没有进行理性的分化,人并没有以个体意识自由的生存。我国的教育过程一直处在社会控制系统之中,教育知识的选择及传递反映了社会控制方式,这种约束使教育活动不能完全遵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这从本质上对学生在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2.教师自主性因素

教师的自主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我国目前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分数、升学率等仍是衡量学校声誉和教师成绩的主要指标,教师的自主性受到诸多外来因素的约束,教育教学活动须按照学校的统一进度进行,根本无法自主开展,在功利性的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面前,教师除了迎合,没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现行的考核制度仍是以升学率为基准,片面追求分数已经成为工作死角。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教师又不得不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这种顺从型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学生自主性因素

学生服从学校安排,没有选择班级、教师及课程的权利,默默承受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这是制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隐性因素,这些制约因素致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以顺应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期望,导致其主体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最终成为自我、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承受者,这是制约其主体性发挥的显性因素。目前,无论是父母的骄傲、学校的声誉还是社会的需求,学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工具。在这种大背景下,学生负担过重、身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凸显。在隐性和显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承受了过大的压力,阻滞了学生自主意识的生成,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社会实践等自主性的发展。endprint

三、学生主体性发挥障碍的破解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受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深远影响,目前我国的教育仍带有浓烈的“科举”色彩,教育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摒弃应试教育而转为真正的素质教育。由于应试教育体现的是客体教育观,它将教育作为社会的客体,因而教师和学生都被客体化,忽略了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是迎合选择所采取的手段,成为选拔过程的“副产品”。它用简单、唯一的“终结性评价”替代原本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特点的评价体系,施行“标准化考题”,以分等、排序、竞争本位等作为评价的手段,忽略考试内容,仅仅将考试结果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其产生的危害相当之大。由此可见,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主体性发挥道路上的“绊脚石”,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从根本上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首先,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认识到教育自立性的重要性,厘清教育自主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其次,我们要提高教师的主体性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中要彰显人文关怀,对学生的需求、期待、困惑加以关心和帮助。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目标,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知识广、人格美、素质高的人。最后,我们要赋予学生应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尊重权、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

2.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意识

文化自觉需要学生采用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首先,学生应当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有关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思想。正如前面所讲,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重视统一、忽略个性,注重无为而治的意识,严重阻碍了中国人在主动意识及进取意识方面的发展。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也存在重人的一面,但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发展中抑制因素居多,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意识较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依赖、被动等特性的文化惯性仍在当代青年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导致一些学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缺乏自主意识、主动意识等,产生依赖心理。而正是由于自主性意识不强、缺乏能动性意识,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学生应深究使其产生依赖、被动等特性的文化根源,采取措施对这种心理自觉地进行克服。其次,为唤醒学生的自主和主动意识,打破惯性约束,我们要合理吸取外来文化中有关主体观念和进取精神的精华,使其成为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助推器。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当学生步入成人的文化、职业以及文明世界,形成概念思维是社会赋予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假如环境不能给青年学生创造新的目标来激发他们的智力,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发展,或者会延缓其发展。文化成长要靠思维来实现,文化成长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方式上会对思维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培养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文化,有助于学生摆脱模仿、摒弃复制性,对提升其创造性至关重要。

第一,创造性思维文化批判性特点的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文化以“疑”作为起点,主张批判性。批判性即进行独立思考,质疑原有的传统或知识,对其重新进行审视与思考,不再随大流、不再复制、不再模仿、不再盲从、不再唯书、不再唯上,面对权威要敢于质疑。俗语“不破不立”指的就是不批判就无法创新。所以,我们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培养科学、合理的批判精神,促进富有创造性思维文化的形成。科学地进行批判讲求的是理性认识与绝不盲从、敢于质疑的探索精神。青年学生要具有这样的科学批判精神,就必须培养反思意识,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突破,要脱离传统观念以及现有知识的束缚,并且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索,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完成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富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文化的形成。

第二,创造性思维文化发散性特点的产生。发散性是富有创造性思维文化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文化没有规则、没有限制、也没有定性,它是一种灵活、多变、新颖以及相对的思维方式,主张进行直觉思维、抽象思维、联想思维以及想象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善于进行直觉思维,这种独特的思维形式是根据个体以往的体验与已有的智慧对事物本质进行直接切入的一种方式,并不是逻辑的形式,也没有任何规则所限制,没有思维定势,十分灵活;这种思维形式还注重提供认知者足够自由的主观思维空间,极具主观性,使认识方面更加随意、更加灵活,有助于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形式还存在立体有机联系的特性,认为宇宙事物存在辩证、转化的联系,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辩证、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

第三,创造性思维文化集中性特点的产生。富有创造性特征的思维文化也具有收敛性特征,假如此种思维文化仅重视发散,而忽略集中,那么尽管可以让人迸发智慧的光芒,但因为不能统一,也无法将思维力量进行集中,导致思维出现无序、混乱的状态,同样也无法真正培养人的创新意识。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依然存在有利于集中性思维形成的因素。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在整合方面的能力十分强大,强调思维模式的完整性和综合性。我们建立此种思维文化,须要分析由于思维发散而产生的各种新想法和新观点,并进行比较、评价以及取舍,从中找出最佳的方案,即各个方向不同的思维都指向同一个中心,或者由某个中心向不同方向进行发散,从已获得的想法和观点中寻找最好的答案和方案。最终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克服复制性和模仿性,提高创造性思维,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使其主体性自然地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田道敏.教育改革视阈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论析[J].中州学刊,2010(5).

[2] 曹亚琴.传统文化视野中大学生主体性浅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3] 謝荣光.大学生主体性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4] 梁远海.必须继续深化对教育教学关系中大学生主体性的认识[J].高教论坛,2012(3).

[5] 赵晓江,赵雪婷.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作者:张美荣(1984-),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

猜你喜欢

破解学生主体性传统文化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破解”八项规定,民间“智慧”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