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研究

2017-10-27蒋会萍

成才之路 2017年25期
关键词:自尊心因势利导批评

蒋会萍

摘 要:批评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同时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文章从善于观察、因势利导,保护学生自尊心、提高批评教育效果,善于化解师生矛盾等方面研究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关键词:班主任;批评;艺术;因势利导;自尊心;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6;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09-01

批评是一种友善的鞭策,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批评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往往喜欢听到表扬,不愿意接受批评。因此,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同时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本文着重研究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一、善于观察,因势利导

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人因过错或偏差受到批评后,都会产生某种反应。因此,批评学生的时候,班主任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揣摩其心理变化,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应对,妥善完成批评的善后工作。在观察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对错误言行是否有了正确认识,注意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有消极情绪。通常情况下,被批评的学生如果能真诚地接受班主任的批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能在一段时间内以脱胎换骨之势展现在班主任和同学面前。这时,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个别被批评的学生可能难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班主任的批评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甚至想不通,就会“破罐子破摔”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并把这种不满情绪表现在言行上,在班级造成严重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批评学生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随机应变。

二、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批评教育效果

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提高批评教育效果。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因此,班主任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所以常常未等班主任批评就已经心惊胆战。受到批评之后,学生总希望班主任能“睁只眼闭只眼”,希望得到班主任和同学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所以,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心理,提高教育智慧。在进行批评教育时,班主任还要注重班集体的群体感应效能,要利用集体的力量感化和帮助被批评学生,同时做好被批评学生朋友的工作,让被批评学生在集体中感受温暖,知道大家还是关心和尊重他的。有了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就很容易改正错误、端正态度。比如,以前有个班级曾经连续几天出现钱物丢失现象。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利用晨会时间对全班同学说“希望这位同学能自己找班主任承认错误”。但是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人来找班主任。通过调取监控,班主任发现是Q所为,于是找个理由单独把Q留在教室,但Q仍然不肯承认。无奈之下,班主任把录像给Q看,Q才承认自己做过的错事。原来,Q的父母在闹离婚,Q也许想用这样的方法引起家长的注意。班主任没有斥责Q,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了一番教育。后来,Q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毕业多年之后,Q还回母校感谢班主任当初“善意的谎言”,让同学们没有疏远自己。试想,如果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肃批评Q,那么同学们就可能远离Q,不再信任Q。对于一个犯错误的学生来说,也就没有了改错的机会,也许会自暴自弃,后果不堪设想。可见,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三、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批评者与被批评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如果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方法欠妥,师生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更深的矛盾。因此,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潜心研究教育对策,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班级里有个学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从家里偷偷拿钱出来花,不遵守课堂纪律是家常便饭。但班主任发现他其实很聪明,于是格外关照他,无论是从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没事就教育他一番。班主任自认为付出了很多,学生应该有所转变,但事实是这个学生还是老样子,这着实让班主任有点伤心。于是,班主任故意不像以前那样对他好,故意冷落他,让他知道班主任的失望。班主任的本意是让他看出班主任语言行为上的变化然后痛改前非,结果,他反而自暴自弃。冷静反思之后,班主任发现这个学生不能用对待其他学生的方式进行教育。为了消除他的反抗情绪,班主任多次耐心地和他交流与沟通,让他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关爱,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为他着想,以此化解师生矛盾。在班主任的多次努力下,他终于有了很大的转变。可见,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要讲究藝术性,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真诚的说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改正错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讲究批评的艺术,善于观察学生并因势利导,注重保护学生自尊心,善于化解师生矛盾,才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和最佳效果。这也是需要班主任常抓不懈、不断努力改正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宜令.班主任要谨防五种“破坏性批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2).

[2]郭晓梅.班主任批评学生六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09).

[3]刘东荣.忠言“顺耳”更利于行[J].广西教育,2016(11).

[4]王家成.慎用批评语言[J].中国德育,2012(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尊心因势利导批评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