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言学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2011—2016年数据

2017-10-27司亦如

关键词:重点项目社科语言学

司亦如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言学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2011—2016年数据

司亦如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将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至2016年中的“重点项目”语言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六年来有关语言学的课题立项总数有所增加,在重点项目总立项中占较大比重。语言学重点项目课题立项机构以重点高校,中东部发达城市为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汉民族共同语、汉字、语言的规范和使用以及新学科等方面,语言学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

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语言本体研究;语言运用研究;立项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国家社科基金、组织评审立项、中期管理、成果验收、宣传推介等工作[1]。吴珊在其文中说过,重点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较高,资助力度较大,权威性较强的项目类别,在招标条件限制和项目工作评审中要求最为严格。可以说,重点项目是国家社科研究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同样,在语言学方面也是如此。本研究基于国家社科基金2011—2016年的数据,试分析近年来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的研究趋势。

一、课题立项总体情况

(一)数据来源

本文统计了2011—2016年共77个语言学类重点项目。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www.npopss-cn.gov.cn)上每年六月底左右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立项结果,通过对网站数据的统计、归纳和综合分析,讨论各年度语言学研究的立项数量、研究机构、研究机构所属省份等情况。

(二)数据分析

表1 重点项目中语言学所占的比例

如表1所示,就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立项进行了分析统计。2011—2016年6年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总立项数为1 450项,其中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立项数77项,语言学占总立项数目的5.3%(保留一位小数点)。2011年重点项目为153项,其中语言学为6项,占年度立项数目的3.9%;2012年重点项目为160项,其中语言学为5项,占年度立项数目的3.1%;2013年重点项目为272项,其中语言学为10项,占年度立项数目的3.7%;2014年重点项目为309项,其中语言学为23项,占年度立项数目的7.4%;2015年重点项目为274项,其中语言学为12项,占年度立项数目的4.4%;2016年重点项目为282项,其中语言学为21项,占年度立项数目的7.4%;

从表1可以看出2011—2016年,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立项数整体上增加了,但2012和2015年的立项数目较前一年而言减少了,这与这几年的重点项目总立项数密切相关。经过分析得出,2011—2016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立项数整体变化趋势同重点项目立项数基本是一致的。其中2014年是最为明显的一年,无论是重点项目立项数还是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类立项数都是这几年中最高的。

二、立项情况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近六年里重点项目中语言学总体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立项内容对语言学内部研究方向和热点进行分析。

(一)研究领域的划分

根据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将研究领域分为了四大部分,如表2所示:第一部分是关于语言本体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翻译,第三部分是语言的社会运用,第四部分是其他。在语言本体的研究中,根据所统计的内容将其分为了五个小类,其中汉民族共同语、方言这两类属于汉语语言本体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属于民语本体研究,濒危语言具有交叉性,汉语与外语的比较是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翻译这一大类分为了汉语与民语的翻译和汉语与外语的翻译;语言的运用研究分为了语言的规范与实用、语言的社会分层、新学科、语言学与其他学科、语言与教育、汉语与传播。其他中包括语言学史、汉字与辞书三小类。

表2 语言学重点项目研究领域的划分

续表2 语言学重点项目研究领域的划分

(二)研究领域大类分析

根据表2的划分和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在五年的重点项目中,语言运用的研究课题一共有34项,占了总课题数的44.2%;语言本体研究的课题一共为33项,占了总课题立项的42.9%;翻译的课题六年来一共有一项占总课题立项的1.2%;其他类别一共包含了9项,占总课题的11.7%。通过比较他们各自所占的比例,我们可以得出,近六年来语言本体和语言运用研究依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图1 语言学重点项目领域大类增长图

本文在研究领域大类总体情况的同时,对各领域每年的立项数目也作了分析。如图1所示:语言运用的研究相较于语言本体、翻译和其他这三项而言波动起伏较大,2015年立项数骤降,到了2016年又大幅度的提高;语言本体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3—2014这一年里有大幅度的提升,在2015年同样有所下降,在2016年又稳步提高。其他包括汉字和辞书等类型,这类研究波动起伏较小。我们发现,2014年这些项目达到了六年以来的最高峰。翻译类是这六年来所占比重最少的分类,只有2015年时出现了一项。总体上翻译类在重点项目中发展得比较缓慢。

(三)研究领域小类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语言学中大类上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应该深入各个研究领域观察具体研究的发展状况,表2中笔者分析了小类研究中的立项数量情况。

第一大类是语言本体的研究,其中“汉民族共同语”领域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普通语言领域研究。这方面课题共有13项,占总数的16.9%;“方言”领域包括了各方言区的问题研究,以及跨方言区的普通研究,这类课题一共有11项,占总数的14.3%;少数民族语言领域的课题共有4项,占总项目的5.2%,其中涵盖了:藏,苗,蒙,哈萨克等多种语言;“濒危语言”类一共有3项,占总课题的3.9%;“汉语与外语的比较”一共有2项,占总课题的2.6%。这一部分表明,在语言本体这一大类中,汉民族共同语是研究的重点,其次是方言部分。

第二个板块是“翻译”类,笔者将翻译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汉语与民语的翻译,二是汉语与外语的翻译,表2显示,在2011—2016这六年的重点项目中,并没有汉语与民语的翻译,并且在六年之间,只是在2015年出现了一项汉语与外语的翻译。可见,翻译类课题在重点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小,重视程度不高。

第三个版块是“语言运用的研究”类。在传统的语言学学科里,语言本体的研究一直是重点,但语言作为工具,必将服务于交际,所以语言研究不能脱离社会。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2011—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语言运用的立项数已经略高过语言本体的立项数,其中“语言的规范与使用”“新学科”这两部分分别占据15.5%和13%的比例,可见语言运用已经成为整个语言学重点项目立项中的热点部分。

第四个部分是“其他”类别,这个板块分成“辞书”“语言学史”“汉字”三个类别。其中“汉字”类除了在2011年没有立项,在2012—2016年均有一项立项,是这三项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语言学史”和“辞书”这两类分别占总数的1.3%和3.9%,两项所占比例总额相加没有超过“汉字”所占的6.5%。可见,“汉字”类也是语言学重点项目的重点类别,属于立项中的热点。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汉民族共同语”这类所占的比例最大,占16.9%,其次是“语言的规范与使用”占15.6%;“方言”占据14.3%;新学科占13.0%。这几类在立项中占据较高的比例,是这几年语言学重点项目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2011—2016年中,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重点项目中研究的相对薄弱的部分,如“汉语与民语的翻译”“汉语与外语的翻译”“汉语与传播”。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汉语与民语的翻译”以及“汉语与外语的翻译”所占的比例很小,致使“汉语与传播”这一类别的比例也不高。

(四)研究热点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下面我们就从语言本体研究、翻译、语言运用研究和其他这四大类中的热点做重点分析。

首先是语言本体的研究,关于本体的研究多在汉民族共同语这一类别上,研究的范围非常广,还包括“上古汉语复句研究”等古代部分。

语言运用的研究中,研究热点为“语言的规范与使用”以及“新学科”。“语言的规范与使用”这一大类六年来一共立项12次,占据总比例的15.5%,其中包括了如“新疆多民族语言关系与和谐语言生活的创建研究”“汉语语用标记形成机制的多视角研究”“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生态建设研究”等多项研究。从图1中,可以得出“语言的规范与使用”从2011没有立项到2014年增加到五项,发展较快。除了“语言规范与使用”这一类,在语言运用的研究中,“新学科”也值得一提,“新学科”包括了计算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利用其他学科知识来研究语言的立项,如2013年“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标准特征参数研究”,2014年“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语言产业安全问题研究”,2016年“大数据背景下汉语语块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及“语料库语言学意义发现理论建模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语言的规范与使用”还是“新学科”这两类的立项数目都在2014年达到了一个最高值,主要是由于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数量是六年以来最高的,达309项。

“其他”这一大类中,“汉字”是热点之一。关于汉字的研究多在于“甲骨文”“金文”等方面。汉字规范化研究这两年也渐渐增多。关于汉字的研究包括了2012年“中原出土商周铜器铭文的分域整理与研究”,2013年“历代训注古今字汇纂”以及2016年“殷墟甲骨文与战国文字结构性质的比较研究”等。

(五)地区学校分布

本文对77个立项课题单位进行了统计汇总,共计49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笔者列举出立项课题在三项以上的单位。

表3 语言学重点项目分布单位

表3表明,语言学中重点项目分布单位多为高校,尤其是985,211类重点大学。这也是符合常理的,重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设施齐全,能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学校所在城市多是发达地区。整体上看,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这也是现在语言学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之一。

(六)立项成果数据统计

表4 语言学重点项目立项成果分类

根据表4显示,在立项成果分类中专著是最主要的预期成果,共有54个项目选择专著作为预期研究成果,要特别说明的是,联合形式的预期成果将算作两项,如“专著+研究报告”将会分别统计到“专著”和“研究报告”中。其次,“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集”也是语言学重点项目立项成果的重要形式,而“电脑软件”“工具书”这两种类型则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

三、“重点项目”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设立于1986年,旨在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重点研究问题提供有力支持。作为国家社会科学最高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金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居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客观上反映了各学科研究的重点、热点、现状以及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对重点项目中语言学研究趋势和热点等做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语言学研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下:

从总体上看,“重点项目”语言学类研究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语言学处于稳步发展中。重点项目语言学类立项单位多在重点高校和东部发达城市,可见语言学研究的主力方向比较集中,分布并不是特别均匀,在大体上,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

从具体的研究内容、类别和热点上看,近六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言学类的研究重点还是在语言本体上的研究,社会语言生活类研究逐步受到学界的重视,翻译类的研究在重点项目中不受重视,立项数量少发展缓慢。从研究热点上看,汉民族共同语、语言的规范与使用、新学科、汉字在语言学研究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学科的快速发展显示着语言研究已经不仅仅限于语言自身,它的发展将会促进语言学的进步,使语言学彰显出勃勃生机。

[1]吴珊.中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十年(2001—2010)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统计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93-97.

(责任编辑:王 芳)

Development Trend and Hotspots of Linguistic Study:A Perspective of Key Linguistic Projects Supported by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from 2011 to 2016

SI Yi-ru
(School of Literatur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chi 830017,China)

In this study,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key linguistic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in China has increased from 2011 to 2016,accounting for a larger part of the total projects.Key universities and developed cities in the mid-east regions are the major institutions that undertake the projects.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 Han nationality,Chinese characters,specification and use of language are hotspots for the research.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linguistics;language ontology research;language application research;approved project

H059

A

1672-8572(2017)05-0095-06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5.15

2017-06-18

司亦如(1993—),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义语用。

猜你喜欢

重点项目社科语言学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IPO&并购
IPO&并购
社科成果展示
IPO&并购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IPO&并购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