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媒体阵地的开发与运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2017-10-23宋明

文学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内容摘要:随着以智能化手机为主体的移动科技产品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移动媒体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被高校逐渐地认识、开发与运用起来。高校借助自身技术平台,充分运用移动媒体的自身功能,把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具有高效、直接、亲和、自然与全覆盖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移动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互联网的“可移动、便携化”使移动媒体“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及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1]其在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效果的有效性缺失”的“信度危机”同时,[2]也为高校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设了契机,使其更具有灵活性、随机性、全程性与覆盖率的特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媒体阵地的开发

尽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移动媒介工具,且其功能不断提升,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依然需要高校及主管部门从内容上加以丰富,载体上加以开发,才具有真正的教育作用。

1.1手机移动媒体阵地的开发

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看,可以做出两种开发:一是手机媒体的管理功能板块开发。即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尤其是院系领导与班主任、辅导员等,他们通过双方手机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其中以对大学生的指令性教育为主,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大学生处在必须遵守且执行的层面。二是手机媒体的情感联络功能板块开发。相对前者而言,这种阵地开发强调的是互动,多以管理者对大学生的情感性关怀,实现对大学生内在驱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1.2平板电脑移动媒体阵地的开发

依据平板电脑的优势,主要是两种开發路径:其一,开发邮箱阵地。即学校根据大学生注册的学习或管理功能的邮箱,按照学校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其发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材料使其得到教育。其二,开发各种交流工具阵地。这类阵地主要是qq、msn、易信、飞信与新浪show等。学校根据大学生注册账号,运用学校公共账号通过加其好友或关注的方式向其施加思想政治影响。

1.3学校公共wifi覆盖性移动媒体阵地的开发

这种开发出于两种考虑:第一,高校网络软硬件技术对大学生移动网络运用的控制性。即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大学生在学校运用网络情况,无论他们运用什么移动媒体开展网络活动,都会首先接收到来自于学校技术性、强制性与全覆盖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大学生网络运用的免费性引导。除了上述技术性的控制外,免费的网络普及是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媒体阵地的运用

根据大学生运用各种移动媒体的种类,高校可以从大学生最常用、最喜欢用与最擅长用的功能切入,以适当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最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2.1qq群交流性教育的运用

根据大学生高频率甚至全天候登陆qq平台的现状,学校可以班级或院系为单位建立学生qq群,运用群的力量去发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与教育作用。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群共享文件教育。在群内发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享文件,让广大学生展开学习并接受教育。二是群内思想政治内容主题交流教育。让大学生在群内通过讨论、辩论甚至争论的方式,完成对大学生的反思性、梳理性的教育过程。

2.2微信、微博交流性教育的运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交服务手段”,微信与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3],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最佳的移动媒体契机。这种阵地的运用与qq群既有相似之处,即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院系主管领导与辅导员参与;也有着不同之处,就是微信与微博的用户相对qq网友而言身份相对真实,且相互之间大家都认识或明确对方是谁。因而,在运用中有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公共性两种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形式具有覆盖面大、内容主导性强的优点,但由于阅读或关注的主动权在大学生自己手里,因而,其教育效果难以控制。

2.3短信温馨提示性教育的运用

短信是当前高校管理学生、师生友情亲情联络与教育教学沟通的最重要的桥梁之一。尽管qq、微信与微博具有着强大的综合性功能,但依然无法替代短信的即时性、大学生的重视性、内容的针对性与服务的精准性。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有三种功能:第一,编发经典、精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短信;第二,编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链接;第三,发布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种通知。

3.开发与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媒体阵地的意义

由于当前大学生通过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投入到各种网络学习与生活中,因而开发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媒体阵地,显得尤为重要。

3.1全程性教育

所谓全程,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大学生全部的时间段。体现在三种时间段:第一种,正常工作日的休息时间段;第二种,双休日时段;第三种,各种假期时段。全程教育的实施,为大学生的成长创设了充实、密度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内容,让他们可以随时地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每一个时间段。

3.2即时性教育

即时性教育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是应急性与针对性,主要以针对具有广泛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事件的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能量事件。主要是指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其具有丰富性、创新性的事件。二类是负面消极事件。即那些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与道德习俗的且被广为传播的事件。这种教育的实施,意在抓住适当的契机趁热打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与效果即时强化,既可以积累时事性教育的经验,也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化,并对其进行随机性教育。

3.3互动性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媒体阵地,相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活动而言,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课堂与课外互动与移动媒体间互动,是其最突出的优势之一。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互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师生观点交流互动。即在充分发挥移动媒体交互性基础上,让师生之间以平等人格和认知开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交流,既可以是讨论、辩论,也可以是争论,使大学生在互动的积极参与中明确与坚定个人政治方向,培养与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其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互动中成长。上述的移动媒体阵地环境,为大学生之间的思想政治互动创设了理想的平台,他们在各种知识的学习、观点的交锋与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得到了充分与全面的互动机会,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与资源共享,且在他们之间实事上营造了某种相互督导、互相促进的氛围,实现大学生自身的自觉成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移动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大学生运用起来,因而,在立足当前大学生应用的主要移动媒体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发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媒体的功能。同时,根据大学生运用移动媒体广泛开展娱乐活动的现象,把“电影的商业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可以达成他们运用移动媒体娱乐中的以“贴近时代、人性和生活”[4]的方式,使移动媒体达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70-73

[2]伍安春,陈彩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危机及其应对思考[J].探索,2013(5):142-145

[3]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51-54

[4]何小勇.电影媒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美电影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初探[J].理论月刊,2011(6):182-1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维护政治稳定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S14-076。

(作者介绍:宋明,阿坝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部书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授,研究方向:宣传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