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救治小儿急性中毒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探究*

2017-10-23俎惠娟

关键词:灌流中毒小儿

俎惠娟

(许昌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 许昌 461000)

血液灌流救治小儿急性中毒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探究*

俎惠娟

(许昌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探索改进小儿急性中毒抢救中针对血液灌流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治疗组给予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抢救效果。结果:优化护理组患儿的抢救效果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抢救小儿急性中毒病症时,血液灌流配合以优化护理更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血液灌流;小儿急性中毒;护理

三岁以下的儿童易发生意外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摄入有毒物质的情况,且常发展成为急重症,需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血液灌流是首屈一指的治疗急重症中毒患者的方法,治疗时间越早临床效果越好。作为净化血液的常用方法之一,血液灌流的原理是将血液引流至体外,经内含活性炭的吸附装置过滤,除去血液中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有毒物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增强血液灌流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不断调整、改善急诊血液灌流的护理流程对提升急诊抢救效果意义重大。本研究中选取本院2000年3月—2017年3月急救小儿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护理流程改进方面的探索,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0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中有男童12例,女童8例,平均年龄(2.2±0.8)岁,平均中毒时间(50.6±20.9)min,平均Glows评分(6.2±0.8)分,中毒原因为药物中毒10例,食物中毒8例,农药中毒2例,其他中毒0例。对照组有男童14例,女童6例,平均年龄(2.1±0.6)岁,平均中毒时间(53.6±22.4)min,平均Glows评分(6.1±0.7)分,中毒原因为药物中毒6例,食物中毒10例,农药中毒0例,其他中毒4例。经统计,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用作比较分析。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急性中毒的诊断标准;(2)患儿年龄需在3岁以内;(3)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抢救过程中死亡者;(2)同时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用无菌血液透析导管,使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引出端,选用18 号留置针,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后,用0.5 mg/ml淡肝素盐水封管备用。将管路正确连接,然后用5%葡萄糖500 ml预冲,轻拍灌流器排出气泡。最后用0.9%氯化钠溶液3000 ml 加肝素钠6000 U/L 浸满管路,持续20 min。预冲结束后,开始启动血泵治疗。两组患者灌流血流速度均为40~100 ml/min。首剂肝素50~100 U/kg,后追加持续量5~15 U/(kg·h)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治疗结束后时可用鱼精蛋白中和。每2 h更换灌流器,每次治疗时间4~8 h。治疗次数需视临床病情而定。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急诊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1.3.1体征护理 监测心电、瞳孔反射、血氧饱和度、排尿量、体温等生命体征:当患儿血压下降明显时,应立即减慢血液灌流速度,减少过滤量,垫高患儿脚部,必要时给患儿扩充血容量或注射升压药;当患儿出现呕吐症状时,将其头转向一侧,打开呼吸通道,避免窒息;给予昏迷的患儿特殊安全防范护理,做好抢救准备。

1.3.2出血和凝血护理 血液灌流一方面可导致血液粘稠度降低,另一方面还因活性炭吸附血小板造成凝血功能下降,因此常常发生患者口鼻腔粘膜、消化道、尿液、穿刺部位等出血或渗血的情况。护理过程中,发现患儿出血倾向应立即告知医生,遵医嘱调整肝素量。若发现灌流血色变暗、静脉压升高,则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避免凝血。

1.3.3器械护理 在灌流时, 反复检查患儿的血液通路,不可被挤压、被扭曲、被拔出,且保证固定良好,血液管路通畅。

1.3.4低体温护理 血液灌流时,若周围环境温度低或者灌流器缺少保温功能时,患儿可能会出现寒战、憋闷、呼吸窘迫、发热等症状,可通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救治,同时辅以保暖处理,不宜轻易停止灌流耽误患儿抢救。

1.3.5感染护理 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急诊护理无菌操作标准执行,对灌流器械和血流管路进行消毒杀菌,保持敷料干燥,可每天更换一次,同时确保室内空气清洁流通。

1.3.6心理护理 抢救中患儿难免会恐惧、烦躁,若哭闹则容易发生管道滑脱、回血、引流不畅、空气栓塞等,应先给予安抚,无效时可遵医嘱给予以咪达唑仑0.2 mg/kg镇静。

1.3.7饮食护理 大多数患儿由于先行洗胃治疗,胃黏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暂不提供除牛奶以外的辅食,也可静脉营养提供热量。

1.4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儿血液灌流后的治愈、好转、病死的人数。治愈:中毒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生命体征24 h保持基本稳定;病死:在抢救过程中或抢救后死亡。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都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抢救成功率以百分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认定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儿血液灌流后的治愈、好转、病死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见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0%。经χ2检验分析后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抢救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儿抢救效果比较

3 讨 论

在三位一体的救治流程中,应全程贯彻五大生命体征监测、五大管道监测和五大平衡监测的三个五原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中毒小儿患者采取如上所述的多方面的细致护理(包括生命体征护理、出血凝血护理、器械护理、低体温护理、感染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故可考虑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庞飞,周玉宝.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13-15.

[2] 张海明.血液灌流抢救重症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173-174.

[3] 阮春花,廖浩.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5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9):76-78.

[4] 陈芳,周丽,王小梅,等.急救护理流程改善在儿童急性中毒血液灌流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8):1374-1376.

[5] 胡梅仙.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36-37.

[6] 屈妍杰,高海艳,占亚萍,等.28例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191-192.

[7] 周美,黄鑫,吴伟萍.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817-1818.

[8] 袁昌秀,郑利.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与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7):185-186.

俎惠娟(1979—),女,河南许昌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是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

R473

B

1004-7115(2017)10-119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10.043

2017-07-19)

猜你喜欢

灌流中毒小儿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夜盗小儿(下)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