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历史保护性的旧建筑开发利用研究

2017-10-21范琳雪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

范琳雪

【摘要】: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于其间的已失去原有功能的非历史保护性的旧建筑的去与留已成为二轮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评估旧建筑的潜在价值,继承、保护、挖掘其中的文化历史价值,对于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旧建筑进行非历史性保护的重整与改造,以使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转移到现代化城市当中。

关键词 老旧建筑;开发利用;保护规划

1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面临的问题

本文中“旧建筑”是指一般性的旧建筑,即不具备受保护的条件,也不符合现代建筑功能,但是本身又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建筑条件尚可的一般性旧建筑,如:废弃的工业厂房、废弃的码头和火车站、破旧的私人住宅等。由于经济、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等问题,政府划为文物并给予有效合理保护的旧建筑是有限的,其他大量的旧建筑在城市发展中被拆除。但同样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物,我们是否能基于其历史文化特质对尚有利用价值的旧建筑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活力,使之融入现代城市并制造新的价值呢?

早在1965年,美国景园大师劳伦斯·哈普林在美国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的设计实践中,便已经提出了“建筑再循环”理论。“再循环”是功能的变化,是将其内部组成重新调整成为当下社会能够接受的,与简单的修复不同,为介于毫无价值的废弃建筑和文物建筑之间的旧建筑保护、改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2旧建筑再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情感方面,旧建筑为人们保存了城市发展特有的历史和延续性。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我们当下的生存空间体系;环境方面,环境污染总体的34%以上是因建筑业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全球半数以上的能源在此期间消耗,避免大拆大建也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一种体现;经济方面,一幢建筑的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三分之一,改建可节省更多资金,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于投收比上更加有利。

3旧建筑的价值评估

就在当下城市开发和市场而言,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需要在开发利用前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商业开发价值与文化地标价值。考量旧建筑是否具有足够的商业开发价值,除土地价格外可基于其历史研究价值进行评估:即该建筑在历史上是否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其历史阶段、建造形式、生产机制或器械等是否能够组织在一起形成历史演变脉络或者具备一定的文献研究价值,如产业的兴衰、生活模式的演变等。若旧建筑作为一种城市形象的烙印,可以唤起一种情怀、一份基于历史角度的记忆或思考,那么这些旧建筑的余温便隐藏着一定的商业价值。同时,文化圈和文化地标的拉动作用是综合的,地缘影响也可以作为历史文化价值影响的衍生来看待:旧建筑是否作为当地“灵魂城区”,是否从城市文化上可以作为城市人群建立城市认同的心理地标,是否影响着或可能影响着城市面貌,成为城市记忆等要素,均可作为商业开发的“软价值”进行评估。

4旧建筑改造的处理手法

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设计涉及到旧建筑的历史文化保留、建筑空间特征、建筑结构情况以及周围整体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功能置换、化整为零、结构改造、扩建重建、本体改造等多种处理手法。

4.1“功能置换”下的老城记忆旧建筑的改造利用

四川省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宽窄巷子”就是再次规划和重新改造的案例,利用旧建筑的原有空间,改变原来的使用功能,对使其固有的单一居住功能进行丰富与置换,实现对原有建筑空间的动态保存:依照建筑、街区原有的结构、特征进行修复并完善更新旧建筑内部设备和陈旧设施,改造成具有现代设施的现代文化与商业空间:规划出一片区域用来展示一些早已经失传的或将要失传的文化和古老艺术,打造如旧时画馆、特色纪念馆、茶馆等;作为该区现代界面的井巷子,是其多元化、开放性、动感力的消费空间代表,形成以甜品店、酒吧、小型特色零售、创新时尚为主题的复合功能娱乐区。以“旅游、文化、商业”为核心的功能转变,将现代产业文化与旧建筑风格协调地融合在一起。

4.2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下的旧建筑再利用

随着我国大量产能落后的传统工业被市场淘汰,大量旧工业遗留建筑在拖累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而这类建筑在处理上面临着相较于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更加严峻的问题:带有城市工业特征和特殊城市记忆的工业建筑群由于年代较近、区域面积较大而没有被视为“文明见证”,多被潦草处置或整体推平进行房地产开发。是否可以通过创意产业对“工业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使之在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后能和现代生活的结合,以新的面貌产生社会效益?

4.2.1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曾是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的厂区,2001年经政府要求停产,2009年成都市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使之得以进行整合资源形成新的音乐创意产业。从上世纪五十到九十年代初的各类厂房中,该厂包括有沉淀工业情感记忆的红砖厂房、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以及极具工业符号感的架空管廊、烟囱、水塔等多种建筑及构筑物。[杨鹰,《建筑学报》,2012.]在改造中,設计师保存、调整、复原了有特定历史感的建筑,这种叠加式或者说结合式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如同设计展示古董的托架基座,用以提升其古物的文化属性和展示其材料属性:以计划经济时代美学为主导思想,用当代美学思维去实施,将原厂保留下来的工业部件作为景观元素进行设计,营造有工业历史感和当代时尚感的景观氛围;根据各个区域原始氛围,赋予各自相对独立的主题,打造出不同区域的特色景观节点;新建部分大量选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相似的建筑材料;注重资源的再生,利用原有架空管廊敷设水、电等新设管道并作为园区的向导,利用原水塔为高位消防水箱,利用烟囱为园区标志性照明。

4.2.2里卡多·波菲办公室总部

1973年里卡多·波菲发现了一个水泥厂:一个上个世纪工业综合体,包括30个筒仓、地下仓库和巨大的机房。它曾是一个工业建筑各种形式的注解——可以被解释为野兽派,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楼梯不能到达任何地方、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承载物、很多铁质构件空悬着以及巨大的空白的空间。改建进程从拆除开始,爆破无用的楼板构件“仿佛是在混凝土上进行雕刻”;当空间确定、水泥被清除后,工厂转变为建筑事务所的总部,筒仓被改建成工作室、制作模型实验室、档案室、图书室,并将一个大的工业空间改造成“大礼堂”,最终整个建筑被新种植的绿色植物覆盖,如同立体花园。

这两个案例体现了化整为零和结构改造、扩建重建的设计手法,设计师复原了有特定历史感的建筑,对于原有建筑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造,做到结构可行,满足基本使用功能,之后这两个案例都是对原有大空间进行水平或垂直的划分,形成若干小空间,然后投入使用,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大空间的工业建筑、单层厂房、火车站、仓库和废弃的海滨码头。

5 结语

无论是怎样的改建方式,设计师都需要抓住建筑的基本特性、特征,深入旧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特点等多方面因素,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在现代手法的不断演绎下,最大限度地发掘旧建筑的潜在价值,达到旧建筑与新功能的最佳契合点,赋予其新的生命与活力,使之以新的方式适应今天的社会经济要求。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作为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造开发模式,即实现了其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了文化价值的延续,重视这一模式将有利于今天城市面貌、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吕斌,等.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61-63

[2]唐恬.结合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谈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山西建筑,2014.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
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浅论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